• 24团中学魏金兰二年级《画家和牧童》两课时教学设计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21、《画家和牧童》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浓郁现代气息的传说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一个牧童指出唐朝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课文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充满童贞童趣的语言渗透了谦虚、从善如流和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人本理念。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了近两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识字方法,识字是重点,但不是教学的难点。怎样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成为我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材处理: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优势和学生中的人文资源,引导学生抓住围观人的表现与小牧童的话进行对比感悟,在读一读、想一想、评一评、演一演中充分感受戴嵩的谦虚和牧童的勇敢,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设计特色是弥补缺失,取舍文本;对比感悟,启思立新。

    教学目的: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图文结合阅读理解,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教学难点:

    会认会写生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出示《三牛图》和《归牧图》)小朋友,老师让大家欣赏两幅名画,一幅叫“三牛图”,一幅叫“归牧图”。看了这两幅画,你想说什么呢?(学生交流)

    这两幅名画是我国唐朝一位叫戴嵩的画家画的。(板书:戴嵩。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强调“嵩”与“高”读音的区别)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讲他和牧童的故事。(老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 读了课文,你能简单说说画家和牧童之间发生的故事吗?

    三、借助课件,自主识字。

    过渡:刚才我们同学们在读课文的时候有碰到不认识的字吗?你们都会读吗?

    1、开火车读词语。

    2、出示字卡。

    3、学生读字宝宝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识记。(小组交流)

    4、同桌互认生字。

    5、开火车读词语进行检测。

    四、重点指导,强化写字。

    1、观察下面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2、观察字形特点,按结构、偏旁归类。(如“兄”“呆”都是上下结构,口字旁;“抹”“挤”“拱”“批”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字,它们都有提手旁,字义与手有关)

    3.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字形。

    4.重点指导容易写错和不容易写好的字。(提示:“商”的同字框里不是“古”;“抹”右边上横长,下横短;“批”右边的两个“匕”,大小不同。范写“钱”“购”二字)

    5.学生书写。(注意写字姿势,老师随机指导,组织评议)

     

    五、拓展阅读,体会运用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些字宝宝在阅读材料中又组成了新的小故事,现在打开阅读材料按要求读资料,遇到不认识的字同桌之间互相帮助,老师巡视指导。

    六、随堂说话、写话巩固运用

    1.今天所学的汉字用处可大了,组成了这么多的小故事,你们能用这些字也组成一段话或者一个小故事吗?至少用三个字。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习作。

    3.讲评学生习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2、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点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2、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难点

    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准备:字卡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几个生字你们还认识,会写吗?

    抽个别学生读词语并听写生词。

    (二)品读课文,理解主题。

    1、听到小牧童这样喊,围观的人什么反应?结合插图想象当时的情形:人们又会说什么?

    2、戴嵩是怎么说怎么做的?轻声读课文5、6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戴嵩和牧童的对话:练习读、同桌分角色读、指导读、范读、评议读、表演读。

    4、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全文:教师和学生共同表演,其他学生可以当观众,也可以当围观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牧童和围观人态度的对比,在多种朗读中感受文本,体会出牧童的实事求是和戴嵩的谦虚。

    5、深入思考:

    ⑴ 读到这里,你想说点什么?想对谁说?指名任意说。

    ⑵ 课题这样写合适吗?

    (教师重新写“牧童”,字的大小和“画家”一样大。)

    (三)拓展阅读,深入主题。

    翻开阅读资料学生按要求读资料,学生间互相帮助,老师巡视指导。

    (四)写话训练。

    重点欣赏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和李苦禅的《鹰》,请学生为他们的画配上话,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能写几句都行,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五)评价反馈,修正补充。

    根据学生上课的表现教师适时进行评价,指正,补充。

    板书设计:

                                 画家和牧童
                    著名   挤
                 和蔼、惭愧   喊
                      了不起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 请在这里输入段落内容...
    • 标签:
    • 牧童
    • 教学
    • 学生
    • 阅读
    • 生字
    • 会写
    • 课文
    • 指导
    • 故事
    • 重点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