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团中学刘锦凤二年级《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 一、概述

            儿子,这个字眼里在妈妈的心里是神圣的。可是,妈妈这个字眼,在儿子的心里是怎样的呢?我们感动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而大力赞颂母爱的时候,是否应该引导孩子们读读“黄香温席”、“卧冰求鲤”,这些颂扬子孙孝心的文章呢?
            本课中的在个儿童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难怪哦,老爷爷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因为他深知,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却能帮助妈妈拎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本课教学中,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在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就可以了。

    • 二、设计理念、
    • 1、《语文课程标准》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念。 2、语文有效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理念。
    •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及组成的词语,会写八个生字。

    2、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4、能够在10分钟内写上一段话。

    2、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掌握和体验识字的方法.

    2、能够通过同桌协作学习,相互交流,表达反馈进行学习。

    3、能够通过写话,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意见或看法。

    4、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将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体验协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他人协作学习,能够注意到写字姿势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让学生懂得帮父母分担家务,不让父母操心就是孝敬父母。

    •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二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是重要环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说出识字方法。

    • 五、教学策略与设计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着眼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活其认知潜能,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良好的协作意识与能力、自我扩充知识结构的意识与能力,实现语文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具体策略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与潜能,充分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尽量提高课堂效率。 

    •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课件

    • 七、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积累了很多的成语!老师带来四个成语想让大家积累一下:“扇枕温衾、卧冰求鲤、弃官寻母、怀桔遗母”。其中,扇枕温衾讲的是九岁的黄香孝敬父母的故事。(师讲故事内容)

        通过诵读经典,可以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今天,我们要来学习《23 三个儿子》,认识三个小朋友。相信大家学完以后,也会有很大的收获的。

        示课题:《23 三个儿子》 ,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按着老师的自读提示自由地读课文。

    2、出示读书要求。

    3、聪明的小朋友已经把问题解决了,也许有的小朋友还有疑惑,但别急,你们的问题我会帮你们解决,那你们先帮老师解决老师的问题。

       (出示生字)

       (1)请自由地读读生字。        

    (2)你发现了什么?(示课件,区分生字的前后鼻音)

    (3)这里,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个多音字呢?(晃)

    (4)认识“沉甸甸”的甸字单独读时读第四声,在这个词中读第一声。

         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5)你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呢?请把你的好方法告诉你的伙伴。

    (6)开火车认读生字。

    (7)老师也给这些生字找到了朋友,你会读吗?齐读生词。

    三、重点指导,强化写字

        小朋友真能干!一下子就把生字解决了,真了不起!老师相信你们写字也一样的了不起。

        1、认读我会写的字。

        2、引导学生整体观察。

        3、重点指导:膊和。

        4、师范写,生观察

        5、生练习写字,先描红,再临写。

        孩子们,你们的胳膊强而有力,写的字可好看啦!

     

    四、拓展阅读

     

        孩子们,请打开你的拓展阅读材料54——56,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读里面的文章。

     

    五、随堂写话巩固运用

     

        孩子们,我们学习语文不仅仅要做到会认字、读文章,最主要的是我们要会写,通过我们手中的笔把我们所看到的想到的,以及我们想说的写出来,让更多的人分享到我们的快乐。

        请你用上我们今天所学的生字写一段话,或编一个小故事,字用的越多越好,请你开始写话。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第二课时

    • 一、概述

        儿子,这个字眼里在妈妈的心里是神圣的。可是,妈妈这个字眼,在儿子的心里是怎样的呢?我们感动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而大力赞颂母爱的时候,是否应该引导孩子们读读“黄香温席”、“卧冰求鲤”,这些颂扬子孙孝心的文章呢?
      本课中的在个儿童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难怪哦,老爷爷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因为他深知,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却能帮助妈妈拎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本课教学中,我们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在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就可以了。

    • 二、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感兴趣的、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同时把跨越式发展的拓展理念与《新课标》有机结合起来,以拓展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拓宽学生的视野。

    •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了解本课的内容。

        2、揣摩三位妈妈说话时的语气,感情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过程与方法:

        紧密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懂得要孝敬父母,要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的道理。

       在拓展阅读中使学生的情感再次得到升华。

       学会仿课文中的段式进行随堂练笔,发展语言运用能力,产生写话兴趣。

    • 教学重难点分析

            落实“揣摩三位妈妈说话时的语气,感情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紧密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懂得要孝敬父母,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的道理。”上,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训练语言文字、培养语感又能明白做人道理。

    •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学习语文的能力,他们好奇、好胜、好表现,与文本进行对话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本篇课文通俗易懂,学生阅读起来困难不大,所以教师只要抓住本课的重点,处理好教材,在课堂上巧妙地引导,哪怕只有 20分钟的教学时间,也一样能为学生提供较大的语言实践活动的空间,学生一样能在课堂上充分朗读,学有所得,学得扎实。

    • 五、教学策略与设计

      抓住本课的难点——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儿子?组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学生在发现、提出问题后,老师的一席话(你们很会动脑筋,学习就应该这样,要善于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还要想办法解决问题。看看哪位能干的同学能解决这个问题?)巧妙地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使他们马上进入了学习状态。

            明明有三个儿子,但老爷爷却说:“只有一个儿子。”不急着让孩子寻找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进一步深入学习。三位妈妈说自己的儿子,前两位充满自豪地夸奖,而最后一位妈妈却十分平淡。如何指导学生读出三位妈妈不同的语气,在这里设计一道开放型的填空题,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思维空间,孩子们填上什么词,他就得用什么样的语气读,相信孩子们在对文本有了个性化的体验后,他们的朗读一定异彩纷呈,绘声绘色,朗读指导水过无痕,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在朗读的同时,我还十分重视说的训练,同样话题,引导孩子们继续深入学习,妈妈们很会夸奖自己的儿子,你们会学习妈妈们也来夸夸儿子们吗?扣住“既……又……”和“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这两道精心设计的练习题,让孩子进行说话训练。通过两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孩子们充分感受了妈妈口中儿子们的出色之处,那生活中这三个儿子又是怎样表现的?我让孩子画出妈妈需要帮助时,三个儿子不同的表现,对比前面学到的,说说有什么体会。前面妈妈口中出色的儿子在妈妈最需要帮助时,却在那儿忘我地展示自己的本领,一点用都没有,而没有什么本事的儿子,却二话不说接过妈妈手中的水桶就走。强烈的反差,必然能引发学生的自主思索,学生自然能明白“会帮助妈妈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的道理。

    •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课件

    • 七、教学课时:

        两课时

    •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内容,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继续来学习第 23课,请大家齐读课题——《三个儿子》。

            请大家回忆一下,课文中先后出现了几个人物?

            生回答,师板书。

     

    二、质疑

             师:请大家再快速浏览一下全文,我们的课题是《三个儿子》,但文中有一处说法与课题相矛盾,谁能找出来?

           (生找出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老爷爷说的话——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师:大家发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疑问?

            师:你们很会动脑筋,学习就应该这样,要善于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还要想办法解决问题。呆会儿,我们就来解决这个疑问。

     

    三、深入学文,感悟、朗读文中对话

            师:轻声自读课文2-6自然段,找出三个妈妈说自己儿子的话,用波浪线画出来。

            师:请大家读一读这三句话。

            师:你们没做过妈妈,所以这三句话你们很难读好,没关系。让我这个做妈妈的来帮帮你们!

            出示练习。

         (你能根据句子的内容,在括号里填上一个合适的词吗?)

            A、一个妈妈( )地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B、又一个妈妈( )地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C、另一个妈妈( )地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各抒己见,师将学生的回答输入括号里,并指导学生读出语气来。

            师:这回该知道怎么读这三句话了吧?谁来试一试?

            组织学生同桌互读,然后进行“星级”评定。

            师:光听这三位妈妈的话,你会怎样评价这三位儿子?

            师;前两位妈妈可真会夸奖自己的儿子,大家看,第一位妈妈用了一个非常棒的词,把儿子的 2个优点说出来了,你能找找吗?

    出示句子。

            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生找出“既……又……” )

            A、师:读一读这句话。

            B、师:大家能试着用“既……又……”说说话吗?

            (老师注意引导学生:不光夸奖,批评也可以用上“既……又……”。)

            出示句子。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A、师:读一读,假如你是这位妈妈,你还会怎样夸奖自己的孩子?

          (生用“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进行说话练习。 )

     

    四、通过对比,说出道理

             师:三位妈妈都爱自己的儿子,但是三位儿子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妈妈?看,考验他们的时候到了,一桶水可重了啦,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腰又痛又酸,这时他们的三个儿子来了——赶快读读课文的 9到11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三个儿子的表现,然后说说你喜欢哪位儿子的表现?为什么?

            师:难怪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位真正的儿子就是——?

            师:通过学习课文,老师相信大家都明白了怎样才是真正的儿子,谁能用“真正的儿子,要既又 。”把道理告诉天下的儿女们?

          (生回答,师相机板书。)

     

    五、拓展阅读

            师:拿出阅读材料来,翻开P57—62,读资料城里的文章,请你大声朗读。

     

    六 、随堂写话

            1、(出示课后练习: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2、大家能模仿这段话,写一写吗?

            3、完成片段练习:

            一( ) 。一( ) 。另一() 。

            4、点评个别学生的句子。

     

    • 板书设计:

                一个    既聪明又有力气               关心父母

    三个儿子    一个    唱歌好听                     真正的儿子

               另一个   没什么特别                   尊敬父母

    • 标签:
    • 学习
    • 学生
    • 交流
    • 生字
    • 孩子们
    • 老师
    • 课文
    • 三个儿子
    • 儿子
    • 妈妈
    • 引导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