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小学-谢成才-画家乡2012年4月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画家乡》教学设计

    一、概述

    教材分析

    《画家乡》这篇课文中五个孩子以画画的形式介绍了自己的家乡,向我们展示了祖国蔚蓝无垠的大海,山清水秀的乡村,平坦辽阔的平原,一碧千里的草原以及现代化的繁华城市。课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可以说是一幅极具人文色彩,适合欣赏、领悟的风景画。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积累了美的语言,获得了美的享受,培养了美的情操。一幅幅优美的画面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祖国的美丽与家乡的可爱,更激发了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使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想拿起笔去画自己的家乡。

    二、教学目标:

    //建议写清楚两个课时的目标分配如何,第一课时完成什么?第二课时完成什么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随文学习生字“原、奔、密、匹、市、楼”。认识课文中“我会认”中的生字。

    //只处理这几个生字吗?那其他二会字和四会字怎么处理?建议补充详细怎么处理,在第几课时中处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4-6自然段的优美语句。

    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文体会作者想像之美,并仿照课文进行创造想像,用口语表达自己喜欢的家乡。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将生字识记方法或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体验协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注意到写字姿势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感悟作者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

    2、感受美丽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力求做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升华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通过家乡所表达的心愿。
    2. 画中感悟,品读文本,积累运用语言。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教学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

    知识基础

    1、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能够识别并且写出一些生字词,也掌握了部首的概念;

    2、学生对创新识字、阅读、写作等语文活动很感兴趣。

    3、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拼读能力以及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能借助汉语拼音阅读平台中的阅读材料。

    认知能力

    1、学生喜欢直观的教具以及一些图片、动画等;

    2、学生能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字谜、编儿歌等方法识字。

    3、学生的思维活跃,能够通过交流和合作在帮助下编出完整的儿歌或小故事。

    学习动机分析

    1、自身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赞扬。

    学习风格分析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他们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他们的思维方式以直观、形象为主,也存在理解能力较弱、注意力持久性差等特点。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第四大点和第五大点内容应该互换

    自制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英特尔网络资源;

    供学生自主阅读的资源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资源指的是自制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英特尔网络资源、供学生自主阅读的资源。以下应为设计思路而不是资源

    1、课件 (平原、草原、城市美丽图片,课文插图、音乐等)激发动机引入新课

    通过用故事创设情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2、识字教学

    通过先看flash和教师对生字的正确书写,然后自己练习写田字格掌握生字的写法

    3、朗读

    课件朗读,个人朗读,集体朗读等形式

    4、主体策略

    分两种层次的阅读贯穿在两个课时中,第一个课时注重字音字形,主要为生字服务;第二个课时主要为文章主旨服务。

    5、造句或写一段话

    通过造句和写一段话在两个层次上使学生加深对生字词和课文内容的把握。

    六、教学流程分析 

    //建议教师在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时,每个环节后都增加一个”设计意图“,这样会更完整。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祖国各地的图片,有什么想说的吗?(生自由发言)

    2、有这样几个孩子也说自己的家乡美,还把美丽的家乡画下来。

    3、板书:画家乡

    4、全班齐读课题。

    二、揭题:

    师: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①谁画家乡?

    ②他们的家乡在哪里?

    ③他们是怎样画家乡?

    ④他们的家乡漂亮吗?

    ⑤他们为什么画家乡?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重点词句)

    三、检查预习情况。

    //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处理生字的音形义,音形义中最重要的就是形部分,音义由于学生有强大的母语基础,只需将难点点出来即可。在谢老师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中没有体现这一点重点,在生字部分只处理了音部分。随着年级越来越高,生字越来越多,注重学生识字方法的渗透、识字能力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

    跨越式教学与一般的识字教学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我们将识字、阅读、说话训练、思维拓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识字的同时,就鼓励孩子通过编儿歌、编谜语、情境识字、图文结合识字、生活识字、找规律等方式进行说话训练,并且在拓展阅读中让孩子进行情景识字。而不是将识字课上成单纯的”只识字“的课。

    过渡:同学们真会提问题,想知道答案吗,我们赶快打开书本102页认真读一读吧!

    //读完之后可对课文内容做一个基本的反馈,整体感知完后在进入识字环节,他们是谁 ?他们的家乡分别在哪里?

    建议教师识字环节这样处理:首先处理音,先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让同桌互读生字,请小老师说说有没有哪些字的读音需要特别注意(比如说前不音、后鼻音、平舌音、翘舌音等等),然后通过开火车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在出示去拼音的生字,比赛”看看谁组的词多“,开火车检查,这样在检查学生音的基础上,又能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进行思维训练。然后在处理形,先小组(四人小组或者同桌)讨论”你怎么记住这个字?有什么识字方法吗?“在全班汇报,汇报过程中,教师注意对识字方法进行总结,并且出示按某种方式(如部首、结构、识字方法等)归类的生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用生字进行造句,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说一句不是太短有完整的话的难度不大,教师应该在造句的同时鼓励学生将句子说得尽量丰富完整一些。最后处理写字,尽量用一些情景语,如”把生字宝宝送回家等“引入写字,从识字到写字环节比较紧凑。指导书写。(观察、笔顺、字形、描红、书写)

    这几个大环节,如果教师能用几个词串起来更好,如本节课使用的捡贝壳、采蘑菇、闯关、把生字宝宝送回家等等。第一课时保证识字部分处理扎实后再去处理课文。

     

    1、挑战第一关:捡贝壳——媒体:(我会读:12个带音节生字贝壳)

    这些生字老师已经请同学们去预习了,现在请读给同桌听,看谁读得最认真。

    A、同桌互读生字。(谁有自信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读生字。或开火车)

    B、出示带音节的生字小老师领读。

    音节躲起来了,你们还能读出它们的名字吗?

    C、全班抢读没带音节的生字图片。(读对的生字落到篮子里)

    2、挑战第二关:采蘑菇——媒体:(生字词语)

    请学生自选读喜欢的蘑菇上面的词语。

    过渡:恭喜同学们顺利过关,现在请打开课本102面自己读读课文吧!

    四、自学课文,初步感知文本。//调换到上面,详见上一行红字部分。

    (1)、读读课文思考:有几个小朋友画了自己的家乡,他们是谁 ?他们的家乡分别在哪里?

    (2)、了解课文掌握情况。

    A、谁来说说有哪些小朋友画了家乡,他们的家乡在哪里?(贴画片)

       B、课件出示:句子(A的内容)学生齐读句子。

    //处理生字完后,可以在回文通读课文,读准确。然后直接进入拓展阅读环节。

    五、图文结合、朗读感悟(细读第2自然段)                //此环节下移到第二课时

    //建议把课文处理放到第二课时,文段结构相同的课文处理,可能需要老师精讲第一自然段,边讲边总结学法,让学生通过学法自主学习其余自然段,教师在稍加总结提升。在课文处理时应更加注重学法的教授,而不是代替学生讲课文。学生汇报过程中,老师再结合本段的语言训练点重点讲解,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过渡:孩子们的家乡可美了,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课件图片。

    问:这是谁的家乡?——(涛涛)

    (一)、指导看图

    1、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按一定顺序)

    指导学生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景物?小朋友在做什么?

    2、指名试读(学生把喜欢的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

    3、指导朗读(学生读喜欢的句子)

    第二句:读好“那么……那么……”的句子。

    *能学着它的样,用“那么      那么       ”说话吗?

    //此处教师可以通过一张ppt上呈现多张图片作为支架提示学生,如星星那么多,那么闪亮;西瓜那么大,那么红……否则学生有可能思维受限。

    第三句:由“装满了鱼和虾”想象渔民丰收的喜悦。

    第四句:体验涛涛的快乐。

    4、齐读课文。(带上笑容美美地读第二自然段。为换位介绍涛涛的家乡作准备)

    5、试试当小导游介绍涛涛的家乡。(涛涛到底画了什么)

    (如果你就是涛涛,你想怎样向其他小朋友和老师介绍你的家乡?)

    6、总结学习过程:看一看、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边讲的同时要边总结学法边板书

    我们学习涛涛的家乡时,先看一看图上画的是哪里,小朋友在干什么。再读一读课文是怎样描写的,然后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句子,最后还当小导游介绍涛涛的家乡。(出示课件)我们可以按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的小朋友的家乡。

    课文3、4、5、6自然段。  

    1、山山、平平4位小朋友也想邀请小朋友们到他们的家乡玩玩,把他们的家乡介绍给大家,你们愿意吗?

    媒体出示四位小朋友家乡的图片。

    瞧:这是——的家乡……请同学们到想去的地方旅游吧!

    2、学生自由组合成四个小旅游团。

    (一)、小组合作,品读课文。

    过渡:哪些小组能当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介绍你们去旅游的地方的美丽景色?我们比比哪些小组说得精彩,哪些小组听得认真。

    (二)、小组汇报

    1、朗读学习的段落。(朗读员可以单独读也可以一起读)

    2、读读喜欢的句子,说说读懂(知道)了什么。(汇报员)

    3、说说那里的景色怎样?(用文中的语言、或用自己的语言)

    七、回归全文升华情感。

    1、我们的祖国像个大花园,有蓝蓝的大海、山清水秀的山里、平坦宽广的平原、碧绿的草原、美丽的城市。孩子们因为爱家乡,所以了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

    板书:爱、美

    2、读课文。(合作朗读课文)

            请你们朗读自己喜欢的一段,用你们的表情,用你们的声音告诉大家你喜欢这个地方,觉得它很美。

    八、指导书写。//可以调换到以上处理生字环节。从识字到写字,环节更加完整。

    同学们课文读得这么棒,相信字一定也写得很漂亮。

    课件:我是小小书法家。学生齐读。

    今天我们要学会写两个生字。它们是 —“男、爱”。

    指导书写。(观察、笔顺、字形、描红、书写)

    九、拓展:我的家乡美

    //第一课时没有拓展阅读吗?第一课时拓展阅读和写作主要围绕生字进行。写作可以让学生用生字看图写话。教师提供几幅图片,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运用生字进行组词、写话。

    二课时的拓展阅读和写作在围绕本节课的课文主题、情感目标进行。

    孩子们,我们用五彩的画笔也画画自己的家乡吧!

    1、你想画哪些能代表家乡的景物?

    3、你想为我们可爱的家乡做些什么呢?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过渡:上一节课咱们学习了孩子们的家乡,这节课我们再去看看吧。出示课件图片。

    问:这是谁的家乡?——(涛涛)

    (一)、指导看图

    1、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按一定顺序)

    指导学生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景物?小朋友在做什么?

    2、指名试读(学生把喜欢的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

    3、指导朗读(学生读喜欢的句子)

    第二句:读好“那么……那么……”的句子。

    *能学着它的样,用“那么      那么       ”说话吗?

    //此处教师可以通过一张ppt上呈现多张图片作为支架提示学生,如星星那么多,那么闪亮;西瓜那么大,那么红……否则学生有可能思维受限。

    第三句:由“装满了鱼和虾”想象渔民丰收的喜悦。

    第四句:体验涛涛的快乐。

    4、齐读课文。(带上笑容美美地读第二自然段。为换位介绍涛涛的家乡作准备)

    5、试试当小导游介绍涛涛的家乡。(涛涛到底画了什么)

    (如果你就是涛涛,你想怎样向其他小朋友和老师介绍你的家乡?)

    //根据学生的程度不同,可以提供一些句式帮助学生减低困难:我的家乡在( ),它有(      ),有(      ),还有(       ),那个正(   ),就是我。小朋友,欢迎你们到我的家乡来玩。

    6、总结学习过程:看一看、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边讲的同时要边总结学法边板书

    我们学习涛涛的家乡时,先看一看图上画的是哪里,小朋友在干什么。再读一读课文是怎样描写的,然后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句子,最后还当小导游介绍涛涛的家乡。(出示课件)我们可以按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的小朋友的家乡。

    自主学习课文3、4、5、6自然段,选你喜欢的一段进行,然后进行小组汇报。  

    1、山山、平平4位小朋友也想邀请小朋友们到他们的家乡玩玩,把他们的家乡介绍给大家,你们愿意吗?

    媒体出示四位小朋友家乡的图片。

    过渡:哪些小组能当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介绍你们去旅游的地方的美丽景色?我们比比哪些小组说得精彩,哪些小组听得认真。

    (二)、小组汇报

    1、朗读学习的段落。(朗读员可以单独读也可以一起读)

    2、读读喜欢的句子,说说读懂(知道)了什么。(汇报员)

    3、说说那里的景色怎样?(用文中的语言、或用自己的语言)

    //教师在学生汇报过程中可以运用每个地方的图片激发学生想象,鼓励孩子们说出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注意语言训练点的落实,如“金黄的稻子、雪白的棉花、一大片一大片……,又……又,”,也可以提供一些句型帮助学生降低说话的困难,如,我的家乡在( ),它有(      ),有(      ),还有(       ),那个正(   ),就是我。小朋友,欢迎你们到我的家乡来玩。

     

    七、回归全文升华情感。

    1、我们的祖国像个大花园,有蓝蓝的大海、山清水秀的山里、平坦宽广的平原、碧绿的草原、美丽的城市。孩子们因为爱家乡,所以了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

    板书:爱、美

    2、读课文。(合作朗读课文)

            请你们朗读自己喜欢的一段,用你们的表情,用你们的声音告诉大家你喜欢这个地方,觉得它很美。

    //这里完后直接进入拓展

    一、        复习导入:

    //这里的设计与上面重复,低年段的课文不需要字字剖析,只需要在朗读的基础上渗透学法,鼓励让学生运用学法自主学习,教师归纳总结,落实语言训练点或思维训练点,让学生感悟那种祖国江山的 美即可。

    1、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24课。(生齐读课题:画家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五个可爱的小画家,他们是谁?(生说,师贴出板书:涛涛、山山、平平、青青、京京)

    2、引读第一自然段:这些小画家爱家乡,也?(生齐读: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

    3、复习第二自然段:我们欣赏了涛涛的画。引读第二自然段。(屏幕出示文段:涛涛的家乡在(海边)。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4、复习第三自然段:我们还到山山的家乡参观了。山山的家乡也特别美,谁愿意来描述一下。(生可读第三自然段,也可用自己的话说说,然后齐读)

        (设计意图:识字与积累词语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复习,既帮助学生巩固了上节课学过的字词,又为本节课的新授奠定了基础。)

    二、新授:学习课文4-6自然段

    过渡语:听你们这一读啊,觉得山山的家乡真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真是个鸟语(花香)的地方!(引导学生用四字词语夸夸山山的家乡:山山的家乡柳绿花红。山山的家乡莺歌燕舞……)同学们真了不起,小脑袋里有这么多的好词,夸山山的家乡夸了这么久。有个小朋友都等不及了,你们听,她在说什么?

    (设计意图:这一巧妙自然的过渡,调动了学生的词语储备库,对以前学过的词语进行复现运用,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知识的有用性,从而以更大的热情进行下面的学习。)

    (一)学习第四自然段

    1、屏幕显示平平的画面:一(1)班的同学们,快来我的家乡参观吧!

    过渡语:平平向我们发出了邀请,我们赶紧去吧。请同学们打开书103页,按要求学习第四自然段。

    2、出示学习要求:

    (1)把第四自然段读两遍,注意读准字音。

      (2)用“——”划出平平的家乡在哪里。

      (3)用“~~”划出你喜欢的景物,多读几次。

    (4)不懂的地方自己做个小记号。

    (设计意图:像这种易操作的学习方法,或者是说课文段落的一个学习过程,一年级的学生完全能够胜任。我们应常进行这种训练,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汇报学习情况,相机指导:

    (1)学习句子: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广。

    想看看这平坦而宽广的平原吗?欣赏平原美景,用自己的话赞美一下。并适当提提祖国的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设计意图: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平原”是一个陌生的词语,通过图片的欣赏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像这样平坦、宽广的地方就是平原”。适当地介绍祖国的三大平原,能让学生对“祖国的广大”有所理解,也可能在一些学生心中播下地理知识的种子。)

    (2)学习句子:有金黄的稻子,雪白的棉花,还有一大片一大片碧绿的菜地。

       看图,认识稻子、棉花、菜地。练习用“一大片一大片”说词组。平原那么宽广,有一大片一大片碧绿的菜地,还有……(生看图说词组)

    一大片一大片金黄的稻子

    一大片一大片雪白的棉花

    一大片一大片火红的高梁

    一大片一大片青翠的甘蔗林

    ……

    (3)学习句子:正在田野上奔跑的小女孩就是平平。

       平平的画上有自己吗?她正在干什么?学习生字“奔”、生词“奔跑”,引导学生想像说话。

       平平奔跑着追赶蝴蝶。平平奔跑着去菜地摘菜。

       ……

         (设计意图:这两处充分体现了,文本中处处可寻语言文字训练点。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还有助于学生的感情朗读。充分理解后,他们会把“一大片一大片、奔跑”这样的词语读得格外生动。)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语:平平的家乡真美,我们真想和平平一道在平坦而宽广的平原上玩个够。可是,你们听,有人骑着骏马来接我们了。(响起马蹄声),她就是谁?(青青)青青的家乡在哪?(草原)那就让我们一起骑上骏马到草原上去走走吧。

        (设计意图:这样的过渡新颖、有趣,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指名同学读读这一自然段。

    2、草原大吗?你从哪个词语知道的?(一眼望不到边)还有什么也一眼望不到边?(练习说词组: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海、、一眼望不边的稻田)

    3、现在请同学们仔细看看,草原的草长得怎么样?(又绿又密)练习读句子:草长得又绿又密。学习“密”,用“密”组词。再次读句子。谁把句子中“又……又……”换成“那么……那么……”,读给大家听听。

    (设计意图:这里要体现的是如何让一年级的学生随文识字。这种分散识字法,更利于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把生字记得更牢。)

    1、看哪,这些又绿又密的草把谁吸引过来了?(羊)读句子:羊群在草原上走来走去。还会有谁?牦牛在草原上走来走去。马群在草原上走来走去。

    2、青青呢?青青正在干什么?找到这个句子划上“——”。读句子:一匹骏马从远处奔来,青青正骑在马上走着羊群。学习“匹”。

    3、骑在高大的骏马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在碧绿的大草原自由自在地奔驰,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啊。现在就让我们骑上骏马,在祖国美丽的草原上走一遭吧。欣赏图片;这是伊犁草原,在新疆;这是呼伦贝尔草原,在内蒙古自治区;这是锡林郭勒草原,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的;这是位于青海和甘肃的祁连山大草原……

    4、大草原美吗?那就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遍这个自然段吧。

    (设计意图:指导朗读一定要让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体验,因为只有入情入境,才能与作品产生共鸣。让学生讲自己的感受,带着自己内心真正的感受来读文,在感悟中朗读,真正让学生读出了理解,读出了情感,这样的朗读才算是发自内心的情动而辞发。)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过渡语:读得这么投入,你们也想继续和青青骑着马儿,赶着羊群吧。别,赶紧从马上下来吧,跟青青告别。我们还得去一个地方呢,那是谁的家乡?京京在哪?京京啊,是唱着歌儿来迎接我们的。(播放《北京欢迎你》)

        (设计意图:这样过渡体现了学科间的整合,能活跃课堂气氛,轻松自然地过渡到下环节的学习。)

    1、歌曲中唱的是哪一座城市?(北京)学习“市”。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你还知道我们祖国有哪些城市?(上海、天津、广州、香港……)

    2、出示语段,引读第六自然段:这些城市都那么(美),都有宽宽的(街道),高高的(楼房),还有(一座座街心公园)。那个正(跑向科技馆的小男孩),就是(京京)。

    3、京京是个爱学习的孩子,他给大家出了一道题:(播放录音:一(1)

    班的同学们,你们参观了我的家乡,能不能替我当当小导游,介绍一下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 ),我画的(  )那么(  )。(   )的街道,(  )的楼房,还有一座座(   )。那个正(   ),就是我。小朋友,欢迎你们到我的家乡来玩。

    (1)指名填一填,读一读。

    (2)齐读一遍。

    (3)练习说说前面几个自然段的内容。

    过渡语:同学们真棒,一学就会。现在,涛涛、山山、平平、青青也想请你们替他们当当小导游,也这样替他们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行吗?四人小组先练习说说,说的最棒的就起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前一段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获得信息的能力、感受语言的能力。此时引导他们,由文本联系生活,调动生活的体验,进行巩固运用,将文本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迁移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三、拓展 

    //拓展材料选择的数量和质量,数量尽量保证3--5篇,质量上要选择与主题相关,讲授其他小朋友家乡或者祖国江河的文章。让学生通过阅读,也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进而达到情感目标的升华。

    过渡语:同学们说的真好,让老师深深感受到了祖国的广大和富饶!让我想起了一首儿歌《祖国多么广大》(本单元园地中的儿歌)。

    1、出示,师生齐读一遍。

    大兴安岭,雪花还在飞舞。长江两岸,柳枝已经发芽。海南岛上,到处盛开着鲜花。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

    (设计意图:这是本单元园地中“读读背背”的儿歌,用在此处总结全文,能让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得到升华,)也体现教材编排的连贯性,我们可以巧妙地整合。)

    2、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也自己的家乡,你们能像涛涛、山山、平平、青青、京京一样画画自己的家乡吗?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3、现在请你们画自己的家乡,你准备画什么?欣赏家乡美景,说一说,为画家乡作准备。

    (画莲花山,莲花山那么高,那么绿;画长安公园,长安公园那么大,那么美;画荔枝,荔枝那么红,那么甜……)

        (设计意图:这样的铺垫化解了难点,学生定能画出自己美丽的家乡了。)

    4、同学们,我们除了可以用画笔描绘家乡,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我们可以怎么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呢?(提示用歌声,用照相机留住家乡的美景,写诗等)

    5、学生一边欣赏歌曲《长安是我家》,一边拿出画笔画家乡。

        (设计意图:有趣的拓展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增强了趣味性,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增加一个拓展写作,可以在主题的基础上,在拓展阅读的层次上,让学生写写自己的家乡,或者提供几幅图片,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形式仿写。一年级下学期需要将写话落实到笔头上

    作业布置:

     

    1、完成画家乡这幅作品

    2、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板书设计:

    24、画家乡

     

    涛涛    海边    捡贝壳

    山山    山里    采蘑菇

    平平    平原    奔  跑

    青青    草原    骑马赶羊群

    京京    城市    跑向科技馆

    //建议教师再增加一个教学反思

    《画家乡》课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可以说是一幅极具人文色彩,适合欣赏、领悟的风景画。教学本课,我根据课文特点,以插图设计教学主线,体现课堂教学的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课文插图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加课本的形象性而精心绘制的,利用插图来组织教学显得新颖别致,符合学生的心理,能给教学增色不少。根据课文段落的特点,可以让学生结合图,挑自己喜欢的段落加以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精神。

           一、阅读方法的指导
      本课重点内容有五个自然段,我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涛涛的家乡

      二、学习能力的培养
      1、遣词造句的训练。课文中“……那么…..那么…..”这个关联词语,多处出现。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我让学生练习说话,要求学生能说出一种景物的两个特点。如:“花儿那么香,那么美。”教学第二自段时,通过比较,让学生发现“山那么高,水那么清。”与第二自然段不同在于,只写一种景物的一个特点。然后,让学生练说。此外,课文的第二幅图中,还有一些景物没有描写,我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又__又___”和“那么”等词语说说图中的其它景物。

          2、积累语言的能力。文中的好词佳句很多,在学完每一段时,我让学生说说:最想写下来的词和句子。如“金黄的、雪白的、碧绿的”等等,又如“宽宽的、高高的”等等。我还让学生说说同类型的词语。
      3、模仿写话。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家乡。课后布置学生画家乡,并学着课文第二到第六自段其中一自然段的样子,给自己的画配上一两句话,要求能用上本课中学到的词语。结果,孩子们写得有模有样,特别是我们班李菁菁,最后一句是这样写的:那个坐在院子里写作业的小女孩就是我。整段话模仿得入情入境。

     

    • 标签:
    • 家乡
    • 识字
    • 协同备课
    • 学习
    • 句子
    • 学生
    • 设计
    • 生字
    • 课文
    • 祖国
    • 自然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