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堰-汪玲-语文-《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 第一次抱母亲
    •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具体语言文字的朗读、品悟、感受、体验、表达,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让学生学会感恩。

    •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朗读揣摩体会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

    2、体会文中所表现的母子深情,以及母爱的伟大。

    •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播放歌曲《母亲》。

    2、情境导入,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都是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长大,歌颂母亲一直是千百年以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上节课我们就学习了一篇歌颂母亲的文章《第一次抱母亲》。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抱母亲,多么简单的一个动作,却让我的心情很不平静。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走进这篇饱含深情的文章,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来感受一份博大、无私的母爱。)齐读课题

    //这种导入的方式,通过歌曲和言语渲染气氛,值得肯定。但同时注意要让学生简要回忆上节课处理过的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整体感知全文,找出情感差异之处。

    1、请同学们拿起文章,轻声读一读,看看文中作者2次抱母亲,是在什么情况下抱母亲的?哪些句子直接描写抱母亲的情形?划出来然后读一读。(教师巡视,学生读书)

    1、护士要换床单情急之下抱起母亲。

    2、深情抱母亲入睡

    //建议把这一部分整体感知,找出什么情况下抱母亲的属于理清文章脉络的问题,放在第一课时处理。第二课时的前20分钟还是尽量抓住情感主线来处理。

     

    三、品读“无意之抱”体会母爱的伟大

    大家看,同样是抱着母亲,由最初的情急抱起到后来发自内心的抱着母亲入睡。这个过程中作者的内心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先来看前三个自然段,文中说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心情是怎么样的?(难过,愧疚)

    (1)、大家回想一下,作者很关心母亲,看到母亲下床都很吃力,(课件:学生跟读)他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母亲坚持要自己转身下床,但他每做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吃力,做儿子的着急了赶紧说(生齐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赶紧”一词说明了什么?(我"赶紧说",不仅是速度快,更重要的是表达一种心情,表达我对母亲的体贴。)

    (2)、这么简单的动作后,他怎么会这么难过呢?投影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竟然”是什么意思?

    //跨越式语文课堂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予学生探究文本机会,鼓励获得真实情感体验和共鸣。这在中高年段尤为重要。因此在这部分教师抛出问题后,建议让学生去通过阅读,自己寻找答案。而不建议直接投影出示问题的答案。

    2、(1)、在作者的印象中母亲是什么样的?

    投影出示: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此处也是一样,鼓励学生寻找答案。

    师引读:是呀,在崎岖的山路上,母亲总是手里——,背上——,肩上——

    在狂风暴雨中,母亲总是手里——,背上——,肩上——

            在烈日炎炎、骄阳似火中,母亲总是手里——,背上——,肩上——

            在大雪纷风、冰天雪地中,母亲总是手里——,背上——,肩上——

    同学们,会读书的人不仅要读懂字的意思,还要能看到字面背后的意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母亲就是用她那80多斤重的身体,去承受的仅仅是肩上的100多斤的东西吗?她的担子里面挑起的还有什么?

    过渡:母亲的重担里面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母亲挑的不仅是100多斤的重担,她挑的其实是家庭中的半边天。

    (2)、那么,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瘦弱母亲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呢?(母爱)

    (3)我们长大了,已经可以干活了,但是要是有重的家务劳动,或者是背重的东西,母亲还是叫我们放下,她自己来干,这是为什么啊?(母爱)

     我想,当母亲这样要求的时候,孩子们肯定会心安理得地把担子交给母亲去挑,因为他们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而其实?

      是呀,直到今天,作者才知道母亲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事他为什么一直都不知道呢?(粗心;母亲从不抱怨、诉苦,从不叫苦叫累)

    (4)、师:现在,当你了解了母亲肩上的重担,当你知道承受这么重的担子的母亲竟然只有80多斤,相信你一定也读懂了作者此时心中的难过和愧疚。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5)同学们,当我们这样理解了“重担”的意思之后,再回过头来看“翻山越岭”这个词,母亲仅仅是翻过那真实的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还指什么?(母亲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为了子女,走过了多少曲折的、不平坦的道路。母亲用那孱弱的肩头,带着我们全家度过了生活中的一个个难关。)

    同学们,"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说的是母亲养育儿女的艰辛,“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说的是母亲在儿女生病的时候的焦虑和对儿女的照料。"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是母亲为了教育子女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说的是母亲对远行的儿女的体贴和牵挂。

    (6)、母亲为了子女付出了多少啊!现在就让我们用心朗读作者回忆的段落,用心体会,读出感动,悟出真情。(指导朗读)

     

    3、第三自然段:投影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作为一个儿子,当他看到眼前已经病重的妈妈,再回想起往事,他的内心不仅仅是难过。更多的是愧疚,后悔。连护士也被感动的说:"大妈,你真了不起!"可母亲是怎么说的?同学们,母亲付出那么多,护士夸她,她却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从母亲的表情,母亲的话语中,你们看出了什么?

    母亲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不值得一提。多么伟大的母亲!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在这一部分为处理作者第一次抱母亲过程中的情感,汪老师设计了大大小小近8个问题。在这里我们给出老师两点建议:

    (1)主问题设计精炼,控制好数量:在中高年段情感线索较多,当可以处理的点也比较多时,一定要注意通过深入的研读教材,提炼出围绕突破这节课情感目标的最为关键的主问题。比如说第一次抱母亲时,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为什么产生了这样的情感,母亲是怎样看待她所做的一切的呢。围绕这些主要问题,让学生亲自深入文本中,进行研读,而至于“赶紧是什么意思”,“竟然是什么意思”,这种碎问题可以作为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来体会文意的一种方法,而不要以问题形式提出。

    (2)写法的渗透:在处理中高年段的课文教学时,注意有时候要相应的渗透写法,“在崎岖的山路上,母亲总是手里——,背上——,肩上——”这体现了作者来描写叙述中的何种描写方法。在处理的时候,进行适时点拨,那么学生在后续写话的过程中就能够更易上手。

    四、品读深情之抱,感悟母子情深 。

    这就是母亲,把自己的所有都给了自己的儿女,不须表白,也不图回报,母爱是最无私的,是最伟大的,母亲的胸怀是最宽广的。有人说,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还大的是胸怀。其实不然,比天空还大的是母亲的胸怀!这就是母亲,这就是伟大的母爱,其实全天下的母亲都是这样,其中也包括大家的母亲。母爱体现在点点滴滴中,甚至让我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可是当病榻上的老母亲这么轻描淡写的话更让我愧疚万分,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千般滋味,万番感慨,一齐涌上了心头。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什么想法,拿起书齐读。

    养育之恩,无以回报,此时此刻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深情地抱着母亲入睡吧。请同学们看着插图,听老师读最后一段,一起来体验这浓浓的亲情。(教师感情朗读最后一自然段)谁能给给这幅图起个名字?最后老母亲流泪了,你们觉得这是什么样的泪水?(幸福、欣慰、又苦又甜)

    此时,母子俩的内心都波涛汹涌,可是什么也没有说,母子的亲情就在这一刻交流着、升华着,让我们再来轻轻地读一读这段。(指名读)

    小时候母亲曾经无数次抱我们,(板书:母亲无数次抱我)作者仅仅是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就觉得那么欣慰,那么激动,那么幸福,那么甜蜜。此时此刻,你想到的是什么?你想说些什么?老师现在最想说的是《游子吟》中的一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父母给了我们太多的恩泽,我们永远不能回报。让我们用感恩的心学会回报父母的爱,让我们一起大声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齐读,体会含义)是啊,一生一世不求回报的爱是母爱;一生一世值得最爱的人是母亲。母亲的两行热泪从眼角流下时,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只要儿女尽一份孝心,母亲就会觉得是天大的幸福

    //两次抱母亲,第一次详细处理,第二次略处理,详略处理得当。

    建议这里可以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如“儿子抱住母亲时,他们各自想些什么呢?”为了促进深层次的阅读,需要问一些超出课文的,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五、拓展阅读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感受到了浓浓的母子情,课外阅读:《母亲的爱》、歌颂母爱的短文

    //这里需要写明设计意图,为什么选用这些文章,它对加深学生对于本课主题的理解有何促进作用?

     此外,一篇拓展阅读材料似乎过少,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增添一些阅读材料。

    六、写话

    母爱伟大,天底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想起了自己的妈妈,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自己的妈妈说吧,曾经,我们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妈妈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认为妈妈为我们付出是理所应当的,而他们也没有一句怨言。而今天,我们还是那么心安理得、觉得他们是理所应当的吗?请把你对妈妈最想说的话写在准备的千纸鹤上。

    2、指名学生读写的话,及时评议。

    (提示: 清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晚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生病时,母亲____________;当我伤心时,母亲____________;当我____时,母亲___________ ……)

    (从你们动情的述说中我倾听到爱的流淌,从你们真挚的言语中我触摸到爱的回应。愿天下母亲健康、快乐!)

    //这个写话题目对象可以将范围稍微放宽些,写妈妈,爸爸,家人,甚至是老师都可以。因为,不管写的人物是谁,关键要引导学生写对于所写人物的何种感情,辛劳,对家庭的奉献,对我的关心~~~~,从这个角度启发学生去写作。而尽量避免没有指向性的话题(你对妈妈最想说的话,这样设计歉具体明确)

    3、同学们,母爱是真诚的,母爱是伟大的,为了我们的成长,母亲总是默默地无私地奉献着自己,今天我们写出了对妈妈想说的话把写好祝福语的千纸鹤轻轻放在妈妈的床头,给妈妈一个惊喜。《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能永远留在你的心里,让我们永怀一颗感恩之心,当我们的亲人老去时,他们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时,别忘了伸出你拥抱的双手,就像小时候,他们抱你那样……

     

    • 标签:
    • 学生
    • 汪玲
    • 母亲
    • 第一次抱母亲
    • 柏堰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