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小学-单宝霖-蜜蜂引路-2012年4月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蜜蜂引路》第二课时电子教案

    //一份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起码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因此请添加: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分析

    学习者特征分析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资源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写词语,利用生字词语卡片,组织学生读写。同桌互相检查评议。

    //'利用生字卡片进行生字词的复习时一种比较好的方式,但是同时也会比较耗费时间,可以尝试运用ppt技术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2、指读课文。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此处的指读课文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呢?

    二、讨论

      1、提出问题,引导读书: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

      2、合作学习:结合插图,想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想办法弄清楚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启发学生可以用语言叙述过程、画路线图、表演等方法。

      3、汇报交流:鼓励学生采用自己的方法,展示自己的读书收获,教师相机引导。

      如:学生用画画加辅助语言的形式,画出“列宁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等景物,然后按课文内容进行叙述。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边说边指,理解课文。

      学生用语言叙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如”因为......所以......“”先......然后......最后......“等,把话说清楚。

      4、抓住重点词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读书。鼓励学生有创意的理解、表达,在读书和汇报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想像、分析和解决总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体现整合的思想。)

    // 是否可以添加教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指导朗读的?

    三、感悟

      1、启发学生思考:你认为列宁是个怎样的人?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强调抓住课文的相关内容,把自己的理由说得有理有据。

      (通过交流,挖掘人物的精神,让学生在理解与分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突出文章的中心。同时强调抓住内容进行说明,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讶、敲“,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2、学生尝试书写,教师巡视,注意重点笔画的指导。如:“敲”字应左宽右窄。注意右边“攴”不能写成“支”。

      3、同桌互相评议。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附近:靠近某地的。

      常常:时常

      往常:过去的一般的日子。

      惊讶:惊异

      观察: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

    //课文教学一般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侧重解决认知目标,也就是识字教学和写字部分的内容,第二课时侧重解决情感目标,也就是列宁遇到困难仔细观察并解决困难,因此此处的写字指导应该放到第一课时解决,而并非在第二课时完成。

      相关链接

      列宁: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1870--1923)。列宁于1870年4月22日出生在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父亲是一位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活动家,哥哥亚历山大因参加谋刺沙皇而被处死。在家庭的影响下,1887年秋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然而,不久他就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而被学校开除,遭到逮捕和流放。第二年,回到喀山后,他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普列汉诺夫的著作。1892年,他又开始筹建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了俄文,还写下了第一本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这时的列宁已由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了

    // 第二课时的拓展阅读和写作内容请添加,跨越式语文教学的基本模式是识字-阅读-写作三位一体,在时间上划分就是211模式,简单来说是前20分钟的课文处理,10分钟的阅读,10分钟的写作,这三大环节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仅仅围绕着课文的教学目标开展,阅读环节是让学生接触更多跟本文主题相关的文本材料,能够不断深化主题思想,写作也是围绕着本文的情感目标,例如遇到困难仔细观察的特征

    • 标签:
    • 列宁
    • 进行
    • 教学
    • 学生
    • 教师
    • 阅读
    • 课文
    • 课时
    • 指导
    • 引导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