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4月-丰乐中心校-苏慧-蜜蜂引路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蜜蜂引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列宁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养蜂人的故事。表现了列宁具有非凡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列宁是个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人。

    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列宁是怎样找养蜂人的。第四段讲了列宁找到了养蜂人。

     

    •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附近”“惊讶”造句。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能正确回答课后练习1的两个问题。

    4.初步懂得遇到疑难的事情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事物之间的关系,就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理解课文内容。

    •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 课时安排

    2课时

    • 教学准备

    见PPT

    •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嗡嗡嗡,小蜜蜂飞呀飞,想要回家了,只要你喊对它的名字,他们就能飞回小屋子了,谁来帮帮它?

    2.可爱的小蜜蜂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作用?

    相机引入“蜜蜂还可以引路”,揭题。

    3.同学们已经在上节课读通了课文,谁还记得课文主要写了谁和谁之间的什么事?

    二、品读课文

    (一)学习一、二自然段

    1.列宁住在哪儿?

    指名读第一、二小节。

    板书:莫斯科,简笔画小山。

    2.完成“我会填”。

    3.列宁为什么要找养蜂人? 用“因为……,所以……”句式回答。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列宁怎么去找的? 默读第三自然段,把列宁经过的地方画出来。指名答。

    A.列宁一边走一边看,他看到了花丛。谁能说说花丛在哪儿? 你怎么知道的?

    B.那么,园子在哪儿? 你怎么知道的?

    C.最后,养蜂人的小房子呢? 。

    D.同学们真聪明,自己就读懂书把这些地方搞清楚了。谁能把这些地方连起来说说?

    列宁住在         ,山下有条小路,小路的旁边有      ,          有一座园子。   有座小房子,那儿就是养蜂人的家。

    2.说得真好.现在我们来看看列宁是怎样想办法找到养蜂人的.

    A第三自然段一共有三句话,请大家读读第一句.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有许多蜜蜂。”

    列宁在路边发现了什么? 他是怎么想的呢?

    B列宁又怎么做的呢?请大家读第二句。“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

    什么叫观察?  列宁观察到什么了?

    你们猜这所小房子是谁的?为什么?

    C结果如何呢?我们来读第三句话。

    哪个词证明列宁想的和看到的完全一样?   结果和猜想完全一样的时候用“果然”。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出示图片。最后养蜂人和列宁见面了,养蜂人看见列宁自己来了,他感到?

    (养蜂人非常奇怪)

    师引读,他惊讶地问……

    而列宁找到了养蜂人,他的心情?(很开心)

    师引读,于是列宁笑着说……

    2.分角色朗读最后一段,师叙述旁白。

    3.PPT出示:养蜂的人更加奇怪,他问:“我的蜜蜂怎么给你引路呀?”列宁说……

     

    • 三、拓展写作一

    续写列宁的话语。

    同学们写得真好,请你说说列宁是个什么样的人。

    师总结:只有善于观察和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后两句应为老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不应写进写话要求。

    • 四、拓展阅读

    待修改。

    • 五、拓展写作二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 板书设计

    • 标签:
    • 列宁
    • 蜜蜂引路
    • 2012观摩课
    • 丰乐
    • 自然
    • 养蜂
    • 找到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