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谜语导入 引出课题 (0'10")
- 教师活动
- 未填写
- 学生活动
- 未填写
- 师生互动
- 两则谜语的谜底分别是铅笔和橡皮,由此引出“文具”这个词语,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文具的家》。(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两遍)
- 媒体信息
- 未填写
- 反思内容
- 未填写
-
-
-
二、学习课文 ,感悟《文具的家》 (0'0")
- 教师活动
- 未填写
- 学生活动
- 未填写
- 师生互动
- 过渡:文具也和我们一样有自己的家,它们现在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一)品读1、2自然段,找出关键词,读出感情。 1、“丢”是什么意思呢?先别急着回答,读了第二自然段,看你能不能在文中找出一个词语告诉了我们“丢”的意思 (学生:“找不着”) 2、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个句子,谁来试(指名)。 铅笔,只用了一次,不知丢到哪里去了。 橡皮,只擦了一回,再想擦,就找不着了。(可惜) 3、从这两句话中那可以看出贝贝是个什么样的孩子?(粗心) (二)品读第3-6自然段 1、的确啊,铅笔,只用了一次,就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橡皮,只擦了一回,就找不着了。多么可惜啊 ,粗心的贝贝是怎么做的呢?请小朋友自己小声的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生:贝贝每天一回家就找妈妈要新的铅笔、新的橡皮。 2.贝贝每天都要新的铅笔、橡皮,小朋友仔细看看插图,这时妈妈的表情是怎样的呢? 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么样呢? 生:生气、吃惊 师:是啊,贝贝每天都丢东西。每天一回到家,就会找妈妈要新的文具:现在你知道了妈妈为什么这么生气了吧。(读一读妈妈说的话) 3.这个时候贝贝又是怎么说的呢?指名读贝贝的话 (1)再看看插图,想想贝贝再用怎样的语气说的。 (2)你读得真好,你还像贝贝一样眨着一双大眼睛呢。(加上贝贝的动作在读一读。) (3)女孩子来扮演妈妈,男孩子扮演贝贝,老师读旁白,咱们分角色一起来读一读。(带上表情和动作) 4.听了贝贝的话,妈妈又是怎样说的呢?请你自己仔细读一读第四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妈妈说的话。 (1)妈妈对贝贝说了什么?观察插图,妈妈对贝贝说这些话的时候是怎么说的呢? (2)齐读妈妈说的话。(同桌互相扮演妈妈教育小贝贝说的话并带上动作) “平平安安”是什么意思? 文具的“家”在哪里? (3)再读妈妈说的话,感受妈妈的亲切,和蔼。 5.听了妈妈的话,贝贝会怎样做呢?(齐读课文6自然段) 6、总结全文:完成希沃课堂活动。 没“家”时, 文具丢了,找不着了 ; 有“家”后, 文具都回家了。 文具跟我们一样,也要有个家。
- 媒体信息
- 未填写
- 反思内容
- 未填写
-
-
-
三、拓展阅读 (0'0")
- 教师活动
- 未填写
- 学生活动
- 未填写
- 师生互动
- 过渡:文具们都开心的回到了自己的家,它们之间也会发生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必读:1、《小书包》2、《小尺子》3《小铅笔》4《笔的歌》 选读:《文具的争吵》 《文具家族的童话》
- 媒体信息
- 未填写
- 反思内容
- 未填写
-
-
-
四、快乐写话 (0'0")
- 教师活动
- 未填写
- 学生活动
- 未填写
- 师生互动
- 1.创设情境:静悄悄的夜里,文具家族的宝宝们在说着悄悄话,他们高兴地讲着自己有家以后的幸福生活,都在夸小主人贝贝呢?大家快动笔把文具宝宝说的话写下来吧! 2.练习写话,教师巡视。 3.交流展示。
- 媒体信息
- 未填写
- 反思内容
- 未填写
-
-
-
五、课堂总结,齐读儿歌。 (0'0")
- 教师活动
- 未填写
- 学生活动
- 未填写
- 师生互动
- 无家文具找不着, 着急去找妈妈要, 自从文具有了家, 天天回家乐淘淘。 铅笔尺子和橡皮, 天天帮助我学习 不损坏,不浪费 学习用品要爱惜。
- 媒体信息
- 未填写
- 反思内容
- 未填写
-
优点记录: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加入动作,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受,进而有利于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评分总数:
109
暂无资源
暂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