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农二师三十六团叶丽一年级<我多想看看>教学设计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

               36团语文教师:叶丽                     

       一、教材分析:

      《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用第一人称,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课文中的“我”是一个山村的孩子。茫茫的大山隔阻了“我”的视线,却隔不断“我”对山外世界的向往,对首都北京的向往。诗歌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字字句句浸透着作者的情、流动着作者的情。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首都北京有一种天然的向往之情,教学中要点燃这种激情,利用这种激情,引导学生想象首都北京,在朗诵中感受北京。由于学生都没有去过北京,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北京的风光,向学生讲一讲北京的风光,为情感的激发创造条件。

    • 教学理念

        在学习的课堂里,常常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些通常是学生自己充满个性、充满智慧的天真想法。所以,在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快乐地学习。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设置游戏、同桌交流等环节让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看图等方式理解词语及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及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读好并理解诗中的语句.
    教学方法:
    请小老师, 同桌互相交流学习, 尝试自主探究式学习
    教学准备:
    北京天安门升旗仪式实况录像,北京风光图片等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多想去看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11、我多想去看看     (学生书空)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许多生字宝宝,老师现在就来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词语(请小老师带读词语):告诉、走路、京城、升旗、非常、广场、天安门、壮观、遥远、仪式

    过渡:小火车开得可真稳呀!这些生字宝宝又回到了课文中,大家快来读读吧!

    1. 自由朗读课文。(让学生小手指着字,身体坐端正。)

    二、理解词语,领悟课文

    1、(刚才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呀!)现在听老师范读课文,请同学找一找,文中都谁对谁说话了?(指名回答)

    过渡:小朋友说得对极了!

    1. 分角色朗读,谁愿意读妈妈说的话?谁想读读“我“的话?(指明读)

    过渡:你们读的很棒,连他们的语气都读出来了!

    1. 师:文中的小朋友家住深山,沿着弯弯的小路走出大山,还要坐很长时间的车才能到北京,北京离他的家乡怎么样?(指名回答)
    1. 那么“遥远”是什么意思?(非常的远)
    2. 出示课件:出示一副中国地图,看看我们这里离北京有多远。
    3. 谁能用“遥远”说一句话。(指名回答2—3名)

    过渡:同学们的理解能力可真强呀!很快就能说出这么多句子了!

    1. 师:北京城虽然很遥远,可妈妈说就在那里有一座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你们想去看看么?
    1. 出示视频《天安门升旗仪式》。
    2. 观看后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3. 出示课件:五星红旗就是我国的国旗,北京就是我国的首都。
    1. 师:广场上人又那么多,国旗班战士是那么威武,五星红旗是那么鲜艳,国歌时那样嘹亮,这个场面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壮观。
    1. 除了升旗仪式这么壮观,还有什么会让你感到很壮观的?

     过渡:老师这里有几幅图片,同学们来看看吧!

    1. 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壮观一词的意思。
    2. 小结"壮观"气势宏伟,场面很大.
    1. 师:那么遥远的地方,那么壮观的升旗仪式“我”是怎么想的?
    1. 读句子“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指导朗读。

    (第二句要读的快些,要读出迫切想去看看的心情。(指名朗读)

    板书:   多想    (特别)

             去 ---------北京

            看看-------------天安门

    过渡:现在你们知道了文中的小朋友想去看什么了吧!那就让我们带着感情快来读读课文吧!

    师:同学们读得可真棒呀!快来看看这里,你们会填吗?(出示课件,指名回答)

    过渡:同学们真聪明,都填对了,那就快试着背一背吧!(指名背诵2----3人)

    三、拓展阅读

    过渡:同学们真是记忆小高手呀!那我们就快到阅读资料城中去看看吧!读52-----53页的《小山村》  《青岛一游》 《望洞庭》 《天安门》

    四、小练笔

    1、你们想去什么地方到那里干什么?(我想去北京看看天安门)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

    《我多想去看看》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文章,句子琅琅上口,适宜朗读。但要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出来,并非易事。由于年龄小学生对于理解文本内容有一定的难度,掌握的不是很到位,就对于第一课时的字词掌握的情况来看那就更难了。

    首先,学生对课文内容很陌生。课文描写的是一个住在小山沟里的同龄男孩美丽而殷切的愿望,他在大树底下听妈妈讲新中国的首都北京的一些情况,北京城的美丽、庄严对于初涉学堂、牙牙学语的小孩来说,是神秘的,带有梦幻色彩的,是神圣的,凌然不可侵犯的,它具有无形的感召力,具有无限的诱惑力,所以男孩跟妈妈说,多想去看看。

    一方面,现在的小孩子体会不到小山沟里的孩子们的特殊心理——生活贫穷、视野闭塞、勤奋好学、懂得珍惜,特别向往外面的世界。就对于这一点,我采用了理解词语“遥远”来让学生感受小山村离北京的路途远。通过地图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远,学生理解的还是很到位的。但是到在右面一个词语“壮观”这个词很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也是通过图片让学生看看什么样的东西很壮观,在这里我没有做出口头解释,最好能口头做一下解释就更好了。对于“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我只强调了第二句要比第一句读的快些,这种方式很死板。有些老师给我提出了利用对比的形式,“我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一个“多”字让学生感受这种殷切的感情来,这样会更好的读出这个小男孩很想去北京看看的感情。

    另一方面,在我们这里的孩子们生活环境比起大城市的孩子有所差距,他们对于北京了解的还不够。

    其次,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在这一年龄段,他们的瞬间(短时)记忆占优势,但时间一长易忘,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家校配合,学校里学的东西回到家以后,马上复习巩固,增强记忆,这样第二天学习就轻松了。现在很多孩子们的学习问题就出现在“回家”复习巩固这个环节上,学习很大程度上成了同龄人之间比拼瞬时记忆!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能好到哪里去?学生连字、词都读不好,好多字词都不认识,怎么去读好句子,而且还要声情并茂地去读!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次讲课的反思,我认为这次讲课对我在以后的课堂上对于文本的理解和学生的掌握。如何抓住学生理解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起到了很重要的效果

    • 标签:
    • 学习
    • 词语
    • 学生
    • 理解
    • 想去
    • 我多想去看看
    • 过渡
    • 看看
    • 北京
    • 壮观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