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11014908方玉婷《灰雀》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简介

    角色设定有点混乱,基本是将学生设定为“小侦探”,“小侦探”们根据课文内容找出小灰雀为什么不见了,并且在获得结论之后分析其中的一些思想感情。引出关于“爱”的主题,最后以“人与自然”的相处结尾。

    其中有些情节因为个人原因还是比较混乱,有些部分很可能会让学生走神,走出课文本身,因此还需要改进很多。

    PPT本身可能有些地方跟下面的描述有所不一样,有些东西需要教师讲解,PPT中根本就没有出现。

     

     

    • 教学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件的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男孩的语言和行为已经告诉列宁,灰雀的消失与他有关;如何使孩子认识到将灰雀捉走是错误的从而自愿将小鸟放回来,需要循循善诱。列宁没有问孩子是否将灰雀捉走,也未进行任何说教,而是借助一句“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的感叹,使孩子内心受到震动,从而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在整个事件中,处处可以发现列宁善于观察对方的言语、行动,既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又能使对方认识到错误的巧妙的教育方法,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列宁对儿童人格的尊重和爱护。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要学生认识到列宁对儿童的爱护;二是要通过对人物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同时,学生还可以受到爱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 第一课时

     

    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

    “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2~13是课文的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描红、摹写。

    5. 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 第二课时

     

    复习生字

    依旧是第一课时的生字,教师引导学生对生字进行复习。

     

    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 修改意见

    老师的意见

    我的修改

    我的思考

    1、6~8生字的教授中可以适当加一些组词,更方便学生学习和记忆. 生字的大字呈现应该加上田字格,比较符合学生书写学习的需要;生字按笔画依次呈现;

    没修改TT

    笔画的呈现,由老师自己在黑板上写出来,感觉效果会更好,而且我不认为老师所要讲的内容都要在PPT上呈现出来

    2、第八张的初读课文是否应该放在第六张之前

    改变次序

    个人呢,教学经验基本为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理解能力不是很了解,因此在PPT的设计过程中出现这种现象是正常的。

    但是我是这样想的,先认识字了才可以更好的可以朗读课文

    3、第6、7张识字教学层次性不强、趣味性似乎也不太浓

    没改TT

    个人觉得有时候趣味性是由教师个人魅力体现出来的,同样一件事,有的人可以讲得很有趣,有的人可以讲得很乏味。在这点上,我相信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讲得很有趣的

     

    有些动画效果比较乱(23页),完善了一下

     

     

    修改后课件

    201011014908-方玉婷-第5册-《灰雀》.rar

    • 标签:
    • 列宁
    • 学生
    • 教师
    • 生字
    • 课文
    • 孩子
    • 自然
    • 男孩
    • 灰雀
    • 体会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