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备课类

创建时间:2019-05-27 18:40

学习时间:暂无|年级:七年级下 | 教材:中国地图出版社

  • 学习目标:

    暂无学习目标
  • 简介:

    产业转移 运河中学高中部 朱琪老师
教材分析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学科素养,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深化地理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理解学科最核心、最本质的地理知识,养成学科独特的地理能力和观念,并能运用到特定的地理情境中解决问题。 本节课通过问题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本节课以联合利华产业转移的案例分析,以小见大重点阐述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通过课前学生课前调查联合利华的产品、产地,及企业历史等资料,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我们身边,进一步体会学习身边有用的地理。课上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产业转移的概念、分类、原因、影响因素之后,重点学习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来阐述。本课补充了联合利华从上海→合肥的产业转移的具体内容、整个上海地区产业迁出和合肥地区产业迁入的总体概况,概括产业转移对迁入区(上海)和迁出区(合肥)的影响,再以具有代表性的东亚进行普遍性的总结提升,得出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上升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生课前对联合利华产品及企业历史的调查,课上汇报,清楚产业转移的概念、类型、影响因素,提升地理实践力。 2. 通过对“联合利华”具体产业转移案例及相关图文资料的分析,说明产业转移对迁入区、迁出区的有利、不利的影响。提升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 3. 结合案例分析,总结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影响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4. 结合案例,明确产业转移促使区域地理环境可持续发展。落实人地协调观。
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不同类型的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学生在必修2中已经学习过了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在区域地理和选择性必修3的学习基础上对区域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具有较好的读图,依据图表、文字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障碍:学生对产业转移了解较少。同时对于区位因素对生产活动的影响本质理解还不太透彻,还只是停留在因素影响部门或因素简单影响某一生产环节的水平上,而不能将区位因素作为区域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和产业生产特点对区域环境的要求相对应,因此无法抓住主要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全面分析。

创设情景


教师支持
【出示】 联合利华的商标图片; 学生课前调查的家里和市场上联合利华旗下商品的照片。 【引入】联合利华旗下的商品遍布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下面请同学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联合利华的企业历史。 【学生介绍】联合利华集团背景知识: 联合利华集团其总部设于英国伦敦,是全球最大的食品和清洁用品制造商之一,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奥妙、金纺、中华牙膏都是其旗下的著名品牌。联合利华也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品牌,其在20世纪初就将生产工厂迁到了上海。联合利华在上海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却在2002年决定将生产基地从上海转移至安徽合肥,成为了第一家从上海转移生产基地的跨国企业。
活动备注
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并有意识的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解决问题。 落实地理实践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资源

概念学习


教师支持
【提问】 1、能否为这种工厂迁移的现象起个名字? 2、用你的语言给这个概念下个定义。 【出示】概念 【提问】如果将这两次产业转移进行分类的话,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出示】产业转移模式图,总结产业转移的分类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增强学生参与度,激发学生兴趣; 落实知识。 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活动资源

探究题


教师支持
【布置学生活动1】 结合所学,分析联合利华的生产基地为什么要从英国转移到上海。  小组讨论,在纸条上写下影响因素,贴到黑板上并说明理由;  小组间互相补充、纠错; 教师适当引导,出示资料加以验证 【小结】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目的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增强学生对区域地理环境差异的认识,理解区域间联系的必要性。落实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加强合作学习的能力
活动资源
教师支持
【提问】 1、 联合利华为什么又要在2003年将生产工厂迁出上海呢? 2、 产业转移的方向有什么规律? 教师适当引导,出示资料加以验证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应用所学知识,加深对影响因素的理解
活动资源
教师支持
【布置学生活动2】 结合学案资料,分析联合利华将生产基地从上海迁移至合肥,分别对两地产生哪些影响,并完成学案。 资料: 联合利华迁移工厂的决定,令上海市政府感到有些吃惊……在20世纪上海联合利华有限公司成立时公司员工一度达到2000多人,而随着联合利华等跨国企业先后离去…上海失业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9.53%……而联合利华选择落户的合肥市锦绣区,工业比重低,缺乏就业岗位,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最高峰有1 万之众。随着当地“筑巢引凤”引入联合利华生产工厂,创造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 虽然生产工厂已经搬迁至合肥,联合利华却表示:自己从未真正离开过上海。2004年6月,联合利华与上海市长宁区政府签约宣布在虹桥临空经济园区建立全球第六大研发中心和中国地区总部……有人说:“十多年前上海失去的是2000多名蓝领,如今换来的是2000名白领。” 新华网报道:合肥市政协委员要求联合利华工厂减少“芳香废气排放”。合肥联合利华生产基地,主要生产洗衣粉、洗发水、牙膏、肥皂等日用化工产品,工厂自生产以来,几乎常年累月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向空中排放大量的浓度较高的有害芳香气体,并伴有少量白色粉尘,严重影响了周边区域空气质量,尤其是对仅一路之隔的合肥师范学院校园空气质量影响最大,致使该院师生因长期吸入这种很浓的芳香废气而导致头晕、恶心,严重影响了师生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使学院教学环境遭破坏,师生身体状况遭摧残。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展示、质疑 【布置学生活动3】 归纳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落实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提升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提升学生答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资源

拓展提升


教师支持
【提问】 1、 联合利华将来是否还会继续转移? 2、 如果联合利华再次进行产业转移,你认为会转移到哪些地区?说明理由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时空发展观。
活动资源

巩固联系


教师支持
见PPT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活动资源

暂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