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导入 (1'45")
- 教师活动
- 未填写
- 学生活动
- 未填写
- 师生互动
- 1.复习词语 自读-齐读【建议让个别学生造句读】
- 媒体信息
- 未填写
- 反思内容
- 未填写
-
-
-
五张插图 (2'37")
- 教师活动
- 未填写
- 学生活动
- 未填写
- 师生互动
- 1.看图说:小猴子下山经过了哪里?看到了什么? 支架:小猴子下山,经过()、()、() 生:经过了一块玉米地,看到了玉米地 生:经过了玉米地,看到玉米;经过桃子树,看到了桃子;西瓜地,看见大西瓜;树林,看见兔子。 生:连贯说:
- 媒体信息
- 未填写
- 反思内容
- 建议引导渗透句型,如何连贯说,连接词是什么
-
-
-
初读课文 (5'36")
- 教师活动
- 未填写
- 学生活动
- 未填写
- 师生互动
- 1.自由读课文;问题:小猴子看见的这些东西分别是什么样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2.反馈: 生:玉米又大又多 生:又大又红的桃子 生:又大又圆的西瓜 生:蹦蹦跳跳的小兔子 3.总结 又…又… 4.什么特点呢? 特点 你说说其他的?【引导拓展巩固】 生:老虎又大又可怕;弟弟又肥又胖
- 媒体信息
- 未填写
- 反思内容
- 1.读文扫清障碍,如何进行
-
-
-
1段 (1'51")
- 教师活动
- 未填写
- 学生活动
- 未填写
- 师生互动
- 1.出示第一段,引导阅读 2.第二段:看到玉米,动词:掰
- 媒体信息
- 未填写
- 反思内容
- 方法总结:老师可做动作帮助理解
-
-
-
2-4段 (4'16")
- 教师活动
- 未填写
- 学生活动
- 未填写
- 师生互动
- 1.小组合作 小猴子看到桃子、西瓜、小兔子分别是怎么做的?用⭕️圆圈把表示动作的词语圈出来。 2.反馈 生:扔、摘 师:看到兔子是怎么做的? 生:抱、扔、追 师:没找对的修改完善; 齐读动词:掰、扛、扔、摘、捧、抱、追
- 媒体信息
- 未填写
- 反思内容
- 未填写
-
-
-
归类识记动词 (3'36")
- 教师活动
- 未填写
- 学生活动
- 未填写
- 师生互动
- 1.火车车厢 2.一起表演 3.追 生:追小偷、 4.掰 生:左中右结构 5.将词语和图片匹配【可以让学生边说边连】
- 媒体信息
- 未填写
- 反思内容
- 1.师的动作还可以再激情生动一些 2.第一课时的生字目标?
-
-
-
复述故事 (6'31")
- 教师活动
- 未填写
- 学生活动
- 未填写
- 师生互动
- 1.根据屏幕上的插图、句式、短语和动词,讲讲小猴子下山的故事。 支架:小猴子来到(),看到()、就()。 2.反馈: 生一上讲台,看着板书插图进行说话【学生表达不错】【建议增加点评,同伴评价】 3.同伴说一说。【这两个环节思考一下,顺序调整之后呢】
- 媒体信息
- 未填写
- 反思内容
- 1.句式前面的渗透不够,体现在:学生说话时对于句式强调不够;动作的表演不够。 2.同伴评价的好处是,他要评价别人要自己理解然后必须进行深入思考。 3.巩固迁移的前提是前面要进行扎实训练,讲解渗透到位。
-
-
-
观察插图,巧妙补白 (1'58")
- 教师活动
- 未填写
- 学生活动
- 未填写
- 师生互动
- 生:好多桃子啊 生:这下可没白下山,这下可不会饿坏肚子了,可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生:哇,树上那么多桃子,带几个回去做水果沙拉吧,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师:见到了…就…,见到了…就… 见一个扔一个
- 媒体信息
- 未填写
- 反思内容
- 未填写
-
-
-
拓展阅读 (6'25")
- 教师活动
- 未填写
- 学生活动
- 未填写
- 师生互动
- iclass三篇阅读材料 5分钟后说感受: 生:三心二意 生:小猫钓鱼三心二意,去捉蝴蝶…
- 媒体信息
- 未填写
- 反思内容
- 未填写
-
-
-
综合输出 (0'24")
- 教师活动
- 未填写
- 学生活动
- 未填写
- 师生互动
- 你想对小猴子说什么 生:你怎么天天
- 媒体信息
- 未填写
- 反思内容
- 未填写
-
优点记录:
1.注重说话训练:(1)设计丰富且有层次有目的的活动(2)提供支架(插图、文字等)
2.句式填空训练(表达、总结)
3.复述故事
暂无资源
暂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