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导入 (9'4")
- 教师活动
- 未填写
- 学生活动
- 未填写
- 师生互动
- 翻课本到语文园地五,感受人间真情,回报爱,献爱心! 回顾第五单元的四篇课文,分析每一篇课文讲述的情感故事——17课(亲情)18课(友情)19课(爱心)20课(亲情)
- 媒体信息
- 未填写
- 反思内容
- 通过回顾课文,帮助学生提炼本单元的主题思想,加深学生对各种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
-
-
单元写法总结 (13'51")
- 教师活动
- 未填写
- 学生活动
- 未填写
- 师生互动
- 1,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提炼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教师帮助习作段落层次的提示(怎么开头,可以用哪些方法) 3,可以使用的描写方法(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丁老师通过本单元的课文,让学生找课文里的一些细节描写之处,并帮助学生提炼 4,修辞手法(排比,比喻,拟人……) 5,看视频,《游子吟》理解母爱 6,看视频,“央视传承广告”——洗脚!老师引导学生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并引导学生回报父母的爱
- 媒体信息
- 未填写
- 反思内容
- 思维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总结提炼习作的方式方法,简单,直接,明了,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这样的思维图示,掌握习作的基本段落,层次,但是在细节描写上,或者说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可能稍微有点欠缺,毕竟是农村孩子,词汇量,语言表达能力,都不够!
-
-
-
阅读文章 (12'22")
- 教师活动
- 未填写
- 学生活动
- 未填写
- 师生互动
- 阅读课外读物,体会其中的感情和写作手法 1,出示必读文 2,学生自由默读
- 媒体信息
- 未填写
- 反思内容
- 学生默读阅读材料时,老师应该下讲台巡视,这样更加方便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以便随时可以相机指导!
-
-
-
学生写作 (14'42")
- 教师活动
- 未填写
- 学生活动
- 未填写
- 师生互动
- 1,出示写作要求 (1)画思维概念图 (2)老师示范画概念图 2,选择一个主题做事例,具体讲解分析习作的内容。(人物,材料) 3,选题目(简短,有趣,与主题相关) 4,学生自己画概念图,(教师提要求,选好主题) 5,学生操作,教师相机指导
- 媒体信息
- 未填写
- 反思内容
- 老师说教的时间过多,与学生互动比较少!在习作教学时,应该更多的引导学生感受主题情感,简单交代习作的要求,就可以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描写!
-
优点记录:
思路清晰,流程紧凑
讨论点:
师生互动较少,
听课反思:
习作教学中,概念图的用途确实有,但是跟之前我们要求学生习作之前列提纲有什么区别呢?
暂无资源
暂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