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4葡萄沟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协同备课说明及要求

    •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生产葡萄的地方。课文列举了葡萄沟盛产水果,介绍了种在梯田里的葡萄成熟后的迷人景色,(新疆人民的热情)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 学情分析:

    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会用一些方法识字、写字。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葡萄(大多数)学生都爱吃。但绝大多数学生对葡萄(葡萄干)生产特别是对葡萄沟缺少了解。教师应利用多媒体对葡萄沟的物产和景色有所感悟,让他们在朗读中产生对祖国各地风情的向往,增强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

    •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热爱之情。

    4、明白各民族是一家,要团结奋进。

    • 教学思路:

     1.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2.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

     3.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掌握需要认读的生字)

    •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使学生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以及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 课前准备:

    课件制作

    • 课时划分:

    两课时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吃葡萄吗?我国许多地方都出产这种水果。但是,出产最多、味道最甜的是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参观新疆出产葡萄的地方——葡萄沟。(板书课题:葡萄沟)出示地图让学生寻找葡萄沟的位置。你们想去吗?要想去,实现就要对有些了解。下面同学们自读课文。

      •  
      • 初读课文,走进葡萄沟。
        1. 出示自读要求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小组讨论、学习生字,纠正字音。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认清字形。

         

            (3)小组合作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1)以旧带新识字:难谁—维语—吾

        (2)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堡  沟(区分好“钓”和“钩”,这两个字学生容易混淆)

        (3)形近字对比识字:密—蜜

        (4)编字谜识字:弟弟站在木头边。(梯)

        (5)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

        3.出示带生字的词语

        (1)指名认读,小组赛读。

        (2)齐读。

        4.开火车朗读课文(每人读一句)

        写字指导:

        1. 课件出示会写字,指名认读。
        2. 分析字形结构,观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 学生提出难写字,教师范写。
        4. 。学生完成“我会写”。

        (B方案:在指导写字时,我通常让学生自己观察字形,说说写字时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如何记住这个字。)

        •  
        • 拓展阅读:
        1. 学生大声阅读拓展材料里“读一读”《葡萄沟》、《吐鲁番》这两篇短文。注意今天新认识的生字朋友。
        2. 交流阅读成果。
        • (这里可以多提供两篇文章让学生任意选读,以体现学生的不同层次性)
        • 写话训练:
          1. 在课文中或在拓展材料中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并从中挑选两个造句或选两个词语进行词语接龙。
          2. 在课文中或在拓展材料中积累优美的句子,把它抄在本子上。

          (B方案:建议设置难度系数不同的写话题目,让学生根据自身水平任选一题完成,这样能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第二课时

          •  
          • 复习巩固

             

            1. 摘葡萄游戏。认读生字。
            2. 出示词语让学生齐读。
            • (这里游戏识字会不会更好呢?)
            • 初读课文,感知葡萄沟。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围绕那句话写的?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2)用笔画出不懂的地方,和同学商量。”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说说这篇课文围绕那句话写的?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2)指名读出相关语句。

              三.品读课文,欣赏葡萄园

              1.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2)葡萄沟出产那些水果老师引读(老师读表示月份的词,学生读水果)(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家乡各个月份出产什么水果?为后面的写话打下基础。)

              (3)齐读这段。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同时他还是个景美人美的地方。

              2.学习第二段

              (1)默读这一段,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

              (2)指名读第二句,说说这一句写了什么?

              (3)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枝叶长得很茂盛?

              (4)课件出示枝叶茂盛的画面。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当你来到葡萄沟,来到这茂密的枝叶搭起的一个个凉棚下,你会有什么感受?带着只种心情读一读这段课文。(凉棚可以解释一下,什么东西像凉棚?为什么说它像凉棚?一个个说明了什么?可以引导学生去挖掘和捕捉词语的内涵。像凉棚不全是形像,还有清凉像,一个个说明葡萄架多。同时也可让学生照例说几个句子。)

              (5)学习第三句,自由读这一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从哪写词看出葡萄美丽?(课件出示葡萄五光十色的画面)(五光十色)描写了葡萄的什么美丽?(颜色)文中提到了那些颜色?形容颜色的词还有哪什么?(五颜六色)如果把“五光十色”换成“五颜六色”好吗?为什么?(其实“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都可以形容葡萄,甚至其他形容颜色的词语也可以用,只是课文中的“五光十色”最贴切,因为它还写出葡萄的光泽。这两个词只能说哪个更适合,而不能说哪个能用,哪个不能用。)

              (6)秋季,当我们再子来到葡萄沟,看到五光十色的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我们的心情会怎样呢?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来朗读这句话吧。

              (7)不管是夏季还是秋季,葡萄沟的景色总是那么美。那里的人怎么样呢?指名读第四段,从哪些词可以感受到老乡的热情好客?齐读这句话,体会老乡的热情好客。

              (8)学习了这一段,你了解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了吗?饱含深情的朗读第二段。

              (B方案:我在教学时,将文中有些句子中的修饰词去掉,让学生与原句比较,说说哪一句好?为什么?)

              3.学习第三段

              (1)默读这一段,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课件出示碉堡、阴房)让学生感悟葡萄干制造过程。

              (2)自由读,用——画出写葡萄干的词。

              4.同学们,学完了这篇课文,我们真的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 拓展阅读

                同学们,想不想进一步了解葡萄沟,下面请打开拓展阅读材料大声朗读吧!你将会有更大的收获。

                • 1学生朗读《世界葡萄植物园》、《维吾尔族的戴帽习俗》、《新疆奶茶》等短文。
                • 2读后交流阅读收获。
                • 写话训练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其实,我们的家乡也有丰富的物产,拿起手中的笔,用你们学过的知识,把自己家乡的物产介绍给远方的客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