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肥西一年级下《两只鸟蛋》教学设计2(2012年3月)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教材分析:

    这首儿童叙事诗主要讲一个小朋友从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在这首清新流畅的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的对小鸟的关爱,对生命的珍爱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当孩子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时,孩子看到了小鸟的明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希望——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 学情分析:

    诗歌语言优美流畅,学生以前也有过接触,他们比较喜欢这种形式,教师可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进一步体会诗歌的节奏美、音韵美和意境美,从而让学生逐渐熟识诗歌。另外文中的字大多数学生已经认识,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主交流识字经验,激发他们识字的热情。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听、唱6个字。

    能力目标:从妈妈的语言,我的神情动作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鸟蛋实物、录音机和磁带。

    课时安排:        两课时

    •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词。

    2、初知文章内容。

    教具准备:

    ppt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1、听音乐。放音乐《百鸟朝凤》: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师:在大自然中,鸟类是个大家族,无论是陆地、海洋还是天空,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鸟妈妈是怎样把它的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呢?(板书课题)

    2、出示实物。教师让学生摸盒子里的实物:猜猜这是什么?(鸟蛋)你们对小鸟和鸟蛋有哪些了解?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有关鸟蛋的诗。(创设对话平台。)

                                            

    自学(设计理念: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利于提高自学效果。)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字或句子作上标记。

    2、学生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小节读一读,其他人认真评议:发现他哪个字音读得准,你就向他学:他哪个字音读得不太好,你就提醒他。

    识字(设计理念:多种形式复现生字,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加活动。)

    1、合作识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让学生先进行小组学习,会读的读给小伙伴听,不会读的互相帮助,然后请小伙伴合作读。

    2、交流识字。哪些字你已经认识了?你是怎样认识的?同座交流,看谁的办法最好。

    3、竞赛识字。出示词语大转盘,让学生自己转动,转到哪个词就领读三遍,看谁读得准,认得多。

    朗读(设计理念:读说思议练结合,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1、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回忆刚才摸鸟蛋的感觉(小小的、凉凉的)体会着读一读。

    (2)比较“鸟蛋凉凉的”和“凉凉的鸟蛋”: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这类词语的特点:词序不同,但表达的意思相同。)除了凉凉的鸟蛋还有什么是凉凉的?

    (3)你还能像这样再说几个吗?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可进行指导,把写有“花儿、小草、柳枝、大海,红红的、绿绿的、软软的、蓝蓝的”的词语卡分给学生,让拥有不同词语的学生去找朋友,再让两个朋友变换左右顺序。)

    2、学习第二小节:

    (1)轻声读文,思考:你怎么知道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2)出示小鸟破壳的图片或课件,引导学生说一说。

    (3)启发想象:鸟妈妈焦急不安是什么样?你能表演一下吗?

    表演后试着把妈妈的语气读出来。

    (4)你还能用焦急不安说句话吗?看谁说得和别人不一样?

    背诵(设计理念: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背诵积极性,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语言。)

    练习有感情的背诵前两个小节。

    写字(设计理念:在自主发现中引导学生体会汉字之美。)

    1、认读“听、唱、连、远”,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重点指导口字旁和走之旁,学生练习书写。

    3、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 。

    阅读训练。(朗读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理解读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感受能力。)

    1、请同学们打开阅读材料自由朗读第92——97页的几篇儿歌。

    2、说说你喜欢哪一首儿歌,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和启发。

    写话训练。

    1、试用“仿佛”这个词写几句话。

    2、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3、教师适时指导写话,并展示优秀学生作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2. 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

    1.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情感。
    2. 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教具准备:

    ppt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理念:朗读(设计理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理解读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感受能力。)

    1、学习第三小节: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描写我的神情动作的词语。

    (2)学生做动作理解“小心、连忙、捧着、轻松”等词语。

    (3)小组练习演读课文,体会我送还鸟蛋时小心翼翼的样子。

    2、学习第四小节:

    (1)组内读文,讨论:我为什么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结合插图理解“投向”)

    (2)想象读文: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听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当你抬头仰望蓝天时会看见什么?体会着读读这小节。

    (3)仿佛一词怎样理解?(可以和好像互换)你还能用它说句话吗?

    如:鸟儿仿佛 ------                                             

                                       

         3、配乐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设计理念配乐渲染气氛,情景交融,使学生情感和课文语言合二为一,进入物我同一的审美境界。)

    背诵(设计理念:竞赛更易于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积极性。)

    分小组以挑战冠军的形式背诵全文。

    练习(设计理念:延伸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1、读文抄写文中你喜欢的词语,争取记住它。

    (这是积累语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读、写、记好的词语,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运用语言的能力。如文中“凉凉的、焦急不安、连忙”等词语。)

    2、学生想象最后一节诗所描绘的画面,并画一幅画。

    3、寻找有关鸟的图片、文字资料,想想我们应该怎样保护他们。

    写字(设计理念:自主练习书写更易于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学生自己描红,练写“定、向”两个字,并说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两个字,教师相机指导。

                                             

    阅读训练。(朗读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理解读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感受能力。)

    1、请同学们打开阅读材料自由朗读第97——104页的几篇阅读材料。

    2、说说你喜欢哪一篇文章,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和启发。

    写话训练。

    1、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说一说:你平时是怎样爱护小动物的,(设计理念:自由发言,积累素材,为写话做准备。)并把它写下来。

    3、教师适时指导写话,并展示优秀学生作品。

    • 标签:
    • 两只鸟蛋
    • 理念
    • 语言
    • 教师
    • 诗歌
    • 朗读
    • 协同备课
    • 词语
    • 学生
    • 设计
    • 安徽肥西
    • 一年级下
    • 鸟蛋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