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跨越式试验中的扩展阅读资源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小学语文跨越式试验中的扩展阅读资源
袁茵* 林君芬** 何克抗**
*深圳市向南小学 (518054)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100875)
【摘 要】 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扩展阅读资源是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条件。作者基于多年参加语文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以下简称为“跨越式试验”)的实践,认为扩展阅读对于扩大识字量、增进自然和社会知识、深化情感类教学目标以及提高写作能力有重要作用,并结合小学语文的不同教学内容,阐述了扩展阅读材料的选编要求和在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关键词】 教学资源 扩展阅读 教学设计 跨越式发展
每节课都要进行大量扩展阅读是实现语文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何克抗,2004)。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什么样的资源才算是优质的扩展阅读资源?优质的扩展阅读资源应该如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才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新课标的贯彻?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两个重要问题。
-
一、当前在扩展阅读资源的选择与运用上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现状看,由于很多教师对于扩展阅读的意义与作用认识不清,导致对扩展阅读资源的选择和运用出现不少问题,有些甚至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1、对教学目标的分析不准确,使扩展阅读资源偏离课文主题
扩展阅读材料的内容必须与课文主题密切相关。但由于许多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分析不够准确,甚至有偏差,所以往往只从文章体裁或只从形式上去把握扩展阅读材料和课文的相关性,而没有真正从内容及主题上去把握。这一问题在成语故事类、写景类以及托物言志类课文的扩展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尤为突出。如人教版小学第二册《四个太阳》一课,目前选编的扩展阅读材料都是描写四季景物的文章,而没有涉及表达造福人类、优化环境的美好心愿的内容;又如《狐假虎威》、《坐井观天》等成语故事类课文,阅读材料尽管很丰富,但都是一堆成语故事的罗列,而没有考虑这些成语故事的内容及主题是否真的与成语“狐假虎威”(或“坐井观天”)具有相关性。
2、过分关注课文与扩读材料之间的知识相关性,而忽视语文学科的人文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落实语言知识的教学(包括字、词、句的理解以及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训练等)以外,还要重视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对学生审美情趣的熏陶。很多教师本来明白这一道理,然而在时间紧迫、不容易找到理想资源的情况下,往往就选用一些知识相关性较强的资源,而不注重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熏陶,使很多语文课变成了环保教育课、旅游知识课。如《黄山奇石》一课的教学,许多教师也没能抓住“奇”字去启发与训练学生的想象与思维,从而使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之美,而是给学生提供很多有关黄山及其它景点的介绍性资料。
3、片面理解扩展阅读,使扩读变成可有可无的点缀
有些教师以为扩展阅读只是为了扩大识字量,因此读什么、怎么读都只考虑学生扩认了多少字和词;另有一些教师则认为扩展阅读既然是作为课标的深化和延伸,自然是在落实课标的前提下进行扩展阅读,如果课文较长、较难,需要较多的时间来讲解,扩展阅读环节就不一定需要。这两类认识在实践中的表现就是——扩展阅读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环节(如果有时间就进行,没有时间就算了)。
-
二、扩展阅读的重要作用
参加试验以来,我们也走过上述一些弯路。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笔者以为,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扩展阅读的意义与作用认识不清,只有真正认识与理解扩展阅读的重要意义与作用,才有可能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坚持扩展阅读这一环节并加以创造性的发挥。扩展阅读有着巩固、深化和延伸课标要求的作用,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扩大识字量
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是低年级学习的重点,它可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朱慕菊,2002)。如何让学生较快地掌握一批汉字(包括音、形、义三个方面)就成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实践证明,扩展阅读既可以在阅读中理解生字、巩固生字,还可以进一步扩大识字量,并可掌握更多的词汇和句型。儿童的天性就是就喜欢听故事、读故事和看小人书,所以在兴趣盎然的读故事(扩展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扩大了识字量,丰富了词汇。而且这样学到的汉字因为是在阅读过程中即在语境中习得的,所以能够“音、形、义”全面掌握,这样既降低了记忆的负担,也减少了形近字或同音字混淆的现象。
2.增进自然和社会知识并深化情感类教学目标
多层次、多角度的认知才能使人们认清复杂事物的本来面目,把握其本质。语文教学的目标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客观世界,感悟为人处事的道理,从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大量的扩展阅读则为这个目标的实现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如在教《太空生活趣事多》一课时,学生在扩展阅读材料中读到大量关于太空的知识,以及在宇宙飞船上生活的种种不便、宇航员从太空返航时的感受、宇航员为上太空所经历的一系列体能、心理素质训练等方面的文章才使学生们认识到:看似“有趣”的太空生活实际上是很艰辛、很危险的,从而只是单纯对太空生活的“新奇”转化成对宇航员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又如在《北京》一课中,在学完课文后,我们适时地给学生提供了有关北京其他名胜古迹的大量描写文章,以及古代与现代北京的图文并茂的材料,学生在阅读后不由自主地感叹“北京真美啊!”。不用教师说教,学生热爱北京之情已油然而生。再如在《掌声》一课中,我们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有关残疾人的遭遇、残疾人的内心世界和残疾人如何自强自立,以及正常人如何关心、尊重残疾人等扩展阅读材料。这些材料不仅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使课文的情感目标真正得以落实——使学生不仅懂得要关爱残疾人,而且明白尊重是最好的关爱;残疾人身残志不残的事迹更使他们深受感动,不少学生表示很敬佩这样的残疾人,并认识作为一个健康人应使自己的生命体现出更大的价值。
3.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扩展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具体表现在:
- 扩展阅读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识字量,还可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句型,了解更多的语言现象,获得更丰富的语言知识,这是写作的基础。
- 扩展阅读可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认识事物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使学生的写作言之有物,有的放矢,使写作内容更加充实。
- 扩展阅读可以深化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可为写作内容的思想性、政治性提供保证。
- 扩展阅读可以为学生的整体构思、布局、谋篇和写作技巧提供大量的优秀范例和借鉴。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强调的扩展阅读是指跨越式试验的基本教学模式“课文讲授→扩展阅读→写作表达”中的一个环节,即通过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结构,在高效率完成课标要求的前提下,在语文的常规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扩展阅读,它并不要求增加课时来完成,所以它有别于通常所说的课外阅读。
-
三、扩展阅读资源的选择要求
为了使扩展阅读环节能够真正发挥作用,扩展阅读材料的选择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 扩展阅读材料的内容、主题要与课文的内容、主题密切相关;
★ 扩展阅读材料的体裁要与课文的体裁相同或接近;
★ 扩展阅读材料的难度要与使用该阅读材料的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而且第一学期的扩展阅读材料要求全部加上拼音标注,尤其是拼音教学阶段的扩展阅读必须全文逐字注音,有些内容甚至还要配上朗诵的声音(如诗词),以消除阅读障碍,从第二学期开始对疑难字、生字加注拼音,逐渐减少注音的字词;
★ 扩展阅读材料应在保证无科学性、政治性错误的前提下,具有趣味性、益智性和知识性。
由于不同的课文内容要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所以尽管所有扩展阅读材料的选择都应符合上述四个条件,但不同课型的教学中对扩展阅读材料的要求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下面就来进一步讨论这方面的问题。
1、对拼音课型扩展阅读资源的要求
拼音教学阶段的扩展阅读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巩固拼音认读,二是运用拼音识字。由于拼音教学阶段的学生对汉字的积累还很少,而且拼音的拼读能力尚在逐渐形成过程中,因此扩展阅读材料的选取以短小、琅琅上口为基本原则,主要有儿歌、顺口溜、绕口令和脍炙人口的古诗词等。
2、对识字课型扩展阅读资源的要求
识字课型的扩展阅读材料有两类不同的要求:一类是帮助记忆本课生字字形的字谜、儿歌、短文和生字的典故(如王羲之写“鹅”的故事),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本课生字的学习,在语言运用的具体情境中去再认生字并理解字词的含义;了解这些生字在不同语言情境的不同发音及不同用途,从而为学生在写作表达阶段用课文生字编故事、编儿歌积累素材和提供借鉴。另一类是与本课的识字方法相类似的材料,其目的是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种识字方法,从而为后面的仿编打写奠定更牢固的基础。
3、对阅读课型扩展阅读资源的要求
一年级的课文相对比较简单,而且识字是教学的重点,这就要求两类扩展阅读材料:一是和本课生字相关的短文、儿歌、字谜等;二是和课文主题和体裁紧密相关的文章。而从二年级开始,不少课文的篇幅更大,语境也更丰富,为了达到扩展阅读的目的,主要选编课文的背景资料以及跟课文主题、内容密切相关、体裁相近的材料。换句话说,扩展阅读资源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课文学习的背景资料或者是为落实教学目标所需的铺垫性材料;二是与课文主题密切相关、体裁相近的材料。例如在《阿德的梦》一课中,第一部分的资源就是课文中所出现的各种科技产品的图文介绍资料;第二部分的资源则是关于科技时代人们的生活和梦想方面的材料。再如《一株紫丁香》一课中,第一部分资源除了让学生了解紫丁香、教师节等知识外,重点让学生了解教师关爱学生的点点滴滴;第二部分资源则是学生关爱教师、赞美教师的文章和诗歌,通过这样两个方面的材料阅读,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
四、扩展阅读资源的运用策略
有了丰富的、优质的扩展阅读资源,如果不能合理运用,其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如上所述,扩展阅读环节对于课标的贯彻落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扩展阅读材料的选择与运用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并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切实加以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
1、拼音课型的扩展阅读策略
通过诵读儿歌、编绕口令、顺口溜以及组词造句,可以使原来枯燥乏味的拼音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而且有效地促进了识字学习,从而使儿童感受并体验到学习拼音的成功和喜悦。拼音阶段的扩展阅读可以在学生拼音字母的形并掌握其发音后,通过“找一找拼音宝宝”的方式让学生读和拼音字母有关的儿歌、谜语。考虑到刚入学儿童的自主学习意识还比较薄弱,而且学生之间程度参差不齐,在拼音教学的开始阶段,扩展阅读的实施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先由教师带领读,然后是全班(或小组)集体读,最后再过渡到个人自主读。
2、识字课型的扩展阅读策略
识字课型教学一般分两课时来进行,其中第一课时以生字认读、课文的整体感知、生字的书写教学为重点;第二课时则以朗读指导和课文内容理解为重点。下面以《一去二三里》一课为例,说明在识字课型的教学中如何进行扩展阅读。第一课时的资源运用包括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在“开火车”检查完十二个生字的读音后,让学生通过读谜语、猜谜语的方法巩固生字的读音和字形,接着再让学生仿编字谜;第二个步骤是在十二个生字学完之后,让学生自主阅读《猜一猜》、《鸡妈妈》、《数星星》和《过大桥,猜桥墩》这四首儿歌,通过读儿歌可以有效地巩固对生字音、形的识记,同时又扩大了识字量。第二课时的扩展阅读是在课文讲授之后,主要是让学生自主阅读资料城中与本课主题密切相关的一组古诗,其目的有二:一是扩大识字量,二是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运用简单枯燥的数字也能写出意境优美的诗文。
识字课型的扩展阅读要注意以下三点:一要注重生字音、形的巩固尤其是字形的巩固;二要注重某些生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读音及不同含义;三要把握扩展阅读的时机——第一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安排,第二课时一般是放在课文讲授之后,但有时也可放在讲授之前(见下面的例子)。从这个阶段开始,扩展阅读主要采用自主阅读的方式进行。
3、阅读课型的扩展阅读策略
阅读课型的扩展阅读策略和上述识字课型的第二课时基本相同——即可根据课文内容类型和教学设计的需要在课文讲授之前或之后进行,并且是让学生完全自主地进行。由于阅读课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阅读课型的教学应如何贯彻实施扩展阅读策略,受到语文教师的普遍关注。为此,我们在下面给出一组有关这个问题的实际教学案例,以飨读者。
(1)扩展阅读安排在课文讲授之前,以便为课文学习奠定基础
【案例一】课文:《我们成功了》
这篇课文不长,但内容却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较大的距离,使学生很难体验到那份喜极欲狂的心情。朗读指导和情感目标是本课教学的两大难点。怎样才能为孩子们的学习做好铺垫呢?我们利用“资料城”里的若干篇资料,再用几个问题穿插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先通过扩展阅读了解课文的背景和相关知识:
①“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奥运会吗?”——适时引入《奥运会的产生和意义》这篇资料让学生阅读,读完后再指名提问:你读明白了什么?学生不仅了解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由来,也明白了在我国举办奥运会的重大意义。
②“同学们,为了争取举办奥运会的资格,全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让我们去看看他们都为申奥做了些什么?”——引导学生阅读《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申奥》。
③“人们为申奥做了这么多,你愿为申奥做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针对这个问题纷纷举起小手,争着表达自己的意愿:
李佳说:“老师,我要用五彩缤纷的画笔画出我们美丽的河山,寄给奥委会。让他们一看就想到我们中国来。”
陈磊说:“老师,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使环境变得更漂亮,这样,奥委会和各国运动员来的时候,才会喜欢我们的国家,才会同意我们举办奥运会。”
……。
孩子们都把自己当成了申奥的一分子,愿意用自己的方式为申办奥动贡献一分力量。
④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当时盛况的时候了——我开始播放视频,让学生观看申奥成功的真实场面。“同学们,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此刻你会说什么?做什么?”
小方:“我会激动得晕过去!真是太刺激了!”
丽丽:“做了那么多,终于成功了,我一定要到大街上去,把这个喜讯告诉所有的人!”
……。
有了前面的层层铺垫,学生的感情已被激发。这时,再让他们打开课本去读课文,不必教师多讲,只需稍加引导,学生们的朗读已是声情并茂,显然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已达到一定的深度。
对于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课文内容,把相关的教学资源嵌入到课文学习之前进行扩展阅读,可以让学生通过资源更好地了解课文的背景及相关的知识,从而使扩展阅读资源成为学习课文的基石,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领悟课文主题及教学目标要求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2)在课文教学过程中渗透扩展阅读,以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案例二】课文:《要下雨了》
这是一篇知识性童话故事。跟本课主题相关的扩展阅读资源大都是谚语类,如:“燕子飞得低,明日雨潸潸;燕子飞得高,艳阳当头照。”,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谚语,我们在每条谚语的后面加上了必要的解释。但是应怎样运用这些资源,才能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自然现象,又能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呢?
我们将课文分成几个场景。在学完小白兔和小燕子的对话后,对学生作这样的引导:“燕子能预知天气的变化,劳动人民通过观察燕子的表现,总结出许多谚语,这些谚语对人们的帮助可大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然后让邻座同学合作学习有关燕子的谚语。其他段落的学习,则让学生进入“资料城”自主阅读和小动物有关的谚语和解释,从而使学生不但了解了动物在天气变化前的反常现象,还体会到劳动人民的智慧,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一定的思想教育:只要认真观察,善于学习,就能从生活中学到许多知识。这样,课文中的知识和课外的知识,通过扩展阅读就融会贯通在一起,并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理解得更全面、更深入,同时也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一派生动活泼景象。
在课堂上进行扩展阅读,不仅可以利用资源来化解教学的重点、难点,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使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真正落实到实处。
(3)扩展阅读安排在课文讲授之后,以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案例三】课文:《三个儿子》
这是一篇关于孝顺主题的情感类课文。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缺少相关的生活经验,即使教师反复讲解,仍难以使他们真正领会课文中老爷爷所说的话的真正含义。我们在教学中没有对老爷爷所说的话作过多的分析,而是让学生进入资料城中去自主学习三类扩展阅读材料(一是有关不孝的故事;二是一组批判文章——用于抨击只说漂亮话、而不用实际行动孝顺父母的现象;三是真心关爱和孝顺父母的故事),并让学生在扩展阅读后写出自己的读后感。经过这样的自主学习和写作表达,学生们对老爷爷所说的话的感受与理解就深刻多了。
前面提到过的《北京》和《掌声》两个课例也采用了类似的处理方式——讲完课文后再进行扩展阅读。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深化对课文主题的理解(有助于情感目标达成),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见闻,增长学生的知识,从而为实现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的双跨越创造了条件。
总之,扩展阅读是语文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教材中的课文和拓展阅读材料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精读和博览之间的关系。扩展阅读资源的运用要以服务于教学为根本原则。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必要引导是充分发挥扩展阅读作用的重要保证。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来选择和开发教学资源,并依据教学设计的需要以及学生在课堂中的反馈情况来考虑教学资源的运用时机与方式,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在实践中,一定要注意避免围绕教学资源来进行教学设计的本末倒置做法。
-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 儿童思维发展新论与语文教育深化改革. 教育研究,2004(1)
[2] 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
-
- 标签:
- 教学
- 学生
- 阅读
- 材料
- 课文
- 教学设计
- 扩展阅读
- 资源
- 阅读教学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