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方案——观察物体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课程信息

    授课老师:原 杰

    所在学校: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焦东路小学

    点评人:

    • 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是 “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每一学段要求不同。第一学段是“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第二学段是“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第三学段是“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知识。本册教材中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http://wenku.baidu.com/view/a7c4281a10a6f524ccbf8534.html  中19-21页的内容。)

    • 设计理念

    1、生活化的活动情境,打通孩子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

    2、趣味性的游戏,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

    3、关注学生的独有文化,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多维有效互动

    4、借助多种技术手段让课堂成为孩子探索世界的窗口,成为孩子人生旅途的加工厂和加油站,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

    • 教学目标分析

    课程标准

        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学习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一些方法,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本节课的目标是要求学生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等活动,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拍照、展示、评价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判断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高科技对我们了解未知世界的帮助,适时的渗透爱科学、爱祖国的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般特征

    1、低年级孩子性格开朗活泼,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2、低年级孩子的概括能力相对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逻辑关系。

    3、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空间观念还未完全建立,学生的观察能力还比较弱,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也不是很强。

    初始能力

    1、预备技能分析:在观察物体方面,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一年级时,学生已经学过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位置关系的相关知识,少数同学已经初步知道一个物体的前面、后面、侧面、上面、下面等相关概念。大多数学生能简单操作计算机和数码相机。

    2、目标技能分析:在观察的基础上,逐步发展空间想象力,能够根据看到的物体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3、学习态度分析:低年级学生喜欢生动活泼的情境,善于动手操作、善于观察。

    • 教学策略

    在课堂中主要引导学生运用观察—体验--思维—表达为一体的探究性学习方式,通过小组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借助数码相机、摄像头、谷歌地球软件等技术手段,形成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局面,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具体观察情境中,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看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教学难点:让学生根据看到的物体形状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解决措施:
    1、给学生提供直观的、形象的学习材料,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体验观察的方法。
    2、由实物抽象到实物图形的练习,是帮助学生建立间间观念的一种有效途径。
    3、借助照相机、摄像头等技术手段使学生直观的感受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 资源准备

    资源与媒体应用分析

     

    知识点

    媒体内容

    与形式

    使用方式与时机

    使用目的

    资源与媒体

    来源

    正面、侧面、背面

    实物和课件

    照相机

    课件展示图片

    实物重现反馈

    从三个不同位置拍摄学生听讲照片

    提供直观形象的观察材料

    实物及拍摄的实物照片

    同时可以看到两个面或三个面

    摄像头

    将学生观察的物体投射在屏幕上。

    将学生不易观察到的面直观展示。

     

    根据图形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课件、图片

    针对重难点的练习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突破教学重难点。

    河南市基础教育资源网的教学资源

    欣赏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

    视频、图片

    视频播放与观察相关的古诗,欣赏摄影家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

    课程整合,感受全面观察的重要性。

    河南市基础教育资源网的教学资源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是不一样的

    Google地球软件

    简单介绍软件,欣赏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香港的大楼。

    开拓学生视野,拓宽学习渠道,感受科技力量,树立学习信念。

    网络

    • 活动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环节

    教学

    内容

    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策略、方法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猜一猜

    引出课题

    3分

    逐步出示玩具小象的尾巴、腿、耳朵、鼻子

    根据老师的提示猜猜这是谁?

    通过观察和猜测初步感知,全面观察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合作观察,

    探究新知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

    25分

    1、引导学生观察小象正面、侧面、背面的照片,初步感知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2、实物观察小象,并借助摄像头展现可以同时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3、根据照片判断,这三张照片分别是谁拍到的?

     

     

     

     

     

     

    4、小组合作,观察物体。

    1、观察三张照片,感知小象的正面、侧面和背面是不一样的。

     

     

     

     

     

     

    2、观察实物小象,加深直观体验。

     

     

     

    3、根据看到的照片确定观察者的位置。

     

     

     

     

    4、在小组内进行本位观察和换位观察,再次感受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选取学生喜爱的玩具作为观察对象,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将信纸的教学无痕的渗透与观察活动之中。

    同时借助摄像头的直观演示,使抽象的空间思维变得形象直观,便于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将本班学生拍的照片作为学习的对象,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这一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比较,判断,表达的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体会观察结果和观察位置的对应关系。

    巩固练习

    拓展新知

    根据看到的形状,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7分

    1、淘气和笑笑看到的是汽车的哪一面?

     

     

    2、这三只恐龙分别是谁看到的?

     

    3、书上第67页做一做

    1、独立观察,小组交流

     

    2、独立观察

    汇报交流

     

    3、独立完成连一连,汇报

    通过独立观察、思考、交流,让学生进一步悟道明理,通过小组讨论,借群体智慧产生“思维共振”,在同学间的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相互感染中摆脱思维僵化,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是教学难点层层突破。

    多样整合

    提升素养

    体会观察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科技的魅力

    5分

    1、欣赏宋代诗人苏轼的名篇《题西林壁》,体会诗人观察物体后的收获。

     

     

     

     

    2、欣赏摄影师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精彩瞬间,感受从不同位置观察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3、欣赏本班同学从不同位置拍摄的照片,巩固新知。

     

     

     

     

    4、介绍Google地球,感受从不同角度看到的香港的高楼,激发爱祖国爱科学的情感。

    欣赏,并畅谈收获。

    选用学生拍摄的照片作为探究的素材,有效实现了数学问题的生活化。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溶入具体的情境中,会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让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学生自然会充满激情地去努力实践,去体验思维活动的乐趣。

      通过多种技术手段,使学生将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整合在一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信息量,使学习的内容更加生动直观,最大限度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使学生感受到了科技带给我们的全新的学习方式,为学生今后独立自主的学习拓宽了道路,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教学评价

    学习目标

    练习与检测

    1、能正确描述看到的物体的正面、侧面和背面,感知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2、根据看到的物体形状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1、小组观察物体,并交流汇报

     

    2、三组相关练习,检验学习效果

    ①淘气和笑笑看到的是汽车的哪一面?

    ②这三只恐龙分别是谁看到的?

    ③书上第67页做一做,独立完成。

    • 教学反思

    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知识、能力、情感三条主线并进才能将孩子推向着更加广阔成长空间。在本课教学中,我抓住低年级儿童的心理需求,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张扬,思维的碰撞、热烈的气氛、感官的震撼都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曾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都须有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有兴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教学之初,我故作神秘的为学生逐步出示玩具的尾巴、腿、耳朵、鼻子,深深的吸引着学生步步深入的猜测,学生在最后逐渐顿悟,要想了解物体的全貌就要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从而引出课题。在进一步的观察活动中,通过照相机、摄像头的直观演示更加激发起学生的观察兴趣,使学生在有趣的实践活动中,学到了知识。这节课中,学生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学习状态,教学效果很好。

    2、注重体验,经历形成过程。

    教学中我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的机会;参与、表现的机会,注意学生的亲身体验。在观察小象这个环节,我事先准备了三个同学从三个方向观察小象的情景让学生判断,学生经历了亲身体验后,进一步感知到: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图像是不一样的。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活动中交流,同时对自己的想象加以验证。在体验中学生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这种教学活动中的欢乐与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3、多样整合,拓宽学习渠道。

    适时恰当的课程整合,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最大限度的丰富学科内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本节课我充分利用省资源库中的视频、声音、图像等多种优秀资源,借助谷歌地球、摄像头、照相机等多种技术手段,将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整合在一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信息量,使学习的内容更加生动直观,最大限度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使学生感受到了科技带给我们的全新的学习方式,为学生今后独立自主的学习拓宽了道路,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本节课通过实物观察、课件展示、媒体渲染、技术拓展等,将观察与思维有效地结合起来,并能有效地形成学生清晰的表象,进而使学生把具体和抽象结合起来,激发出学生强烈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自主地探究学习,促进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更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 专家点评
    • 标签:
    • 学生
    • 物体
    • 看到
    • 位置
    • 观察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