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贵的亲情与友情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课程信息

    授课老师:袁茵

    所在学校: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向南小学

    点评人:贺昉

    •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的第五组课文。本组课文围绕“可贵的亲情与友情”组织专题,先后编排了《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和《妈妈的帐单》等四篇三精一略的课文,分别讲述了父母对我们的关爱,朋友之间无私的友谊和人间可贵的真情。

    •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掌握相关“会认字”及“会写字”。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能了解自己身边的真情,并将感受通过“习作”,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推进学生将感动转化成实际行动回报真情。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切身体会,学生能感受真情(父母之爱、朋友之情、人间真情),通过对“扩展资源”的阅读和理解,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积累语言,深化本单元的单元主题。

    •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大多是9、10岁的孩子,在校已就读三年,具有如下特征:

    • 独生子女较多,在生活中,对身边的爱能够感受,但转化为回报的意识较差。
    • 学习能力较强,学习兴趣浓厚,能较好理解课文主题及“扩展资源”。
    • 学生能够独立思考问题,能够运用个性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 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愿意写出自己所见、所想。
    • 教学策略

    教学中运用了以下教学策略:

    • 资源整合策略:本组课文的教学,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将扩展学习资源和语文文本进行了深层次的整合。教学中,通过网络课件的巧妙运用,使丰富的扩展学习资源和教材的文本水乳交融,扩展资源的学习较好地突破了文本的重难点,对扩展资源的学习也很好地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通过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的高效整合、扩展学习资源和课文文本的高效整合,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更好的扩展。
    • 小组合作策略: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在本组课文的教学中,多次运用小组合作和策略进行教学,还多次运用同桌合作的方式开展学习,结合不同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同桌互说、互查,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不同学生在学习上的优势互补,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 资源准备
    • 教学所使用的教材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5组课文(第五单元)。
    • 老师使用的ppt教学课件。
    • 学生使用的网页型课件,以基础教育“跨越式”创新试验研究总课题组提供的网络课件为基础,进行优化、重组、改进后,发布在学校服务器上,学生通过IE浏览器使用。
    • 设施完备的网络教室。
    • 活动过程设计与分析
    • 第一课时

    一、读懂导语,梳理单元

    师: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什么的?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

    板书:人间真情

    师:我们的身边这个温暖又美丽的世界,充满着人间真情。本单元,我们就要通过不同课文的学习,去体验不同形式的真情,去感受相同的温暖。

    二、创设沉默,以情促思:

    师:父母帮你洗过衣服吗?他们帮你洗过哪些衣服?你帮父母洗过衣服吗?此刻你在想什么?

    学生打写——以手写心。

    三、对比图画,感受变化

    师:看图,分别用一个词来形容两幅不同的图。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两幅图上画的场景,发生在同一节课的课堂上。是什么使同学们的表情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6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2、要突出可贵的是沉默,该怎么读?要突出沉默是可贵的,该怎样读?

    3、课堂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才让大家的态度变化这么大呢?请打开课文,认真朗读课文,读谁字音,读通课文,读完了,试着用自己话来说说课文内容,看看谁能把长文读短,把厚书读薄。

    五、巩固生字,疏通课文

    读过检查预习情况,梳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词义。

    让学生通过自学、互查、汇报的方式来解决生字、词语。

    六、紧扣沉默,感悟文本

    师:找一找,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写了第一幅图?

    指导朗读:第9段,师生合作读。(师生对话,以突出学生的高兴、自豪。)

    思考:学生们为什么快乐?

    总结板书:父母的爱  感受

    师:“极为珍贵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2、找一找,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写了第二幅图?

    找到课文中描写孩子们“沉默之时”的自然段(13、14段),用横线画出描写孩子们神态、动作、表情的句子,体会此刻他们的心理活动。

    指名汇报——朗读指导——想象说话(“他们沉默着”,他们为什么沉默?)——再读,升华情感。

    七、课下思考,延伸学习

    师:思考:同学们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

    • 第二课时

    一、据疑读文,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

    二、感悟文本,解决难点:

    1、总结板书:回报。

    师:课文中的“沉默”可贵在哪?

    (孩子们在“沉默”中后悔、在“沉默”中反思、在“沉默”中思考着如何改正错误。)

    三、回顾文本,回顾主题:

    1、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四、对比阅读,深化亲情:

    (《妈妈的帐单》)

    1、联系前后学习课文:

    师:《可贵的沉默》中,孩子们懂得要回报父母的爱,《妈妈的帐单》这篇课文中的小彼得,又在看到了妈妈开出的帐单后明白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师:读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2、结合提问再读课文:

    师:彼得为什么要写这份帐单?

    师:妈妈爱彼得吗?你从哪里知道的?(结合学生的回答,提示妈妈的帐单的含义。)

    师:彼得以后会怎么做?(和同桌交流。)

    3、想象说话:

    读末段,想一想,哪个词写出了彼得此时的心情?

    师:把小脸藏在妈妈的怀里,彼得心里想……。

    五、结合实际,感受亲情:

    师:父母给我们的爱,像山一样高,像海一样深。不但课文里是这样,我们的生活中,更是充满了这样的例子。今天的课下作业,就是要完成下面的综合性学习的内容:

    出示相关内容及要求:

    学习内容:

    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并选取事例在班里汇报交流。

    学习方式:

    1. 询问:向亲人和邻居了解,你小时候父母是怎样疼爱你的。
    2. 观察:了解父母平时是怎样为自己操劳的。
    3. 回忆:打开影集或观看家庭录像,找到父母教自己学走路、陪着游戏的记录。

    思考:

    你想怎样回报父母?

    汇报方式:

    1. 请父母来和我们一起交流。
    2. 班内汇报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下节课我们来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

    • 第三课时

    一、回顾课文,再现亲情:

    师:《可贵的沉默》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母是爱“我们”的?孩子们从哪里知道自己错了?孩子们在沉默后有了哪些为变化?

    师:《妈妈的帐单》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妈妈是爱小彼得的?《妈妈的帐单》中小彼得从哪里知道自己错了?那时他的心情怎样?

    学生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二、扩展阅读,领悟亲情:

    师:父母的爱时时刻刻都包围着我们,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爱,我们才生活的如此幸福、快乐。

    师:父母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我们该如何去回报他们呢?让我们进入“资料城”,去再一次感受父母的爱的无私和伟大,也去向那些孝敬父母的好孩子们学习。

    自读资源。

    三、口语交际,重现亲情:

    汇报内容:

    1. 爸爸、妈妈为自己的付出。
    2. 自己以后想怎样回报父母?

    汇报要求:

    说的同学:(1)通过具体事例说明。(2)有感情,能感打听的人。(3)语言清楚、流畅。(4)辅助材料运用得当。

    听的同学:(1)认真听。(2)听后可补充、提问。

    汇报方式:

    1. 个人准备:(可借助材料,如照片,纪念品等。)
    2. 小组内互说,评出优胜者一名。
    3. 班里汇报。
    4. 完成《学生自我评价表》。

         附:(请在相应的星号下打“√”。)

    学生自我评价表

     

    ★★★★★

    ★★★

    通过具体事例说明。

     

     

     

    有感情、能打动听的人。

     

     

     

    语言清楚、流畅。

     

     

     

    辅助材料运用得当

     

     

     

    综合评价

     

     

     

    • 第四课时

    一、打写内容:

    师:听了同学们的话,连老师的心里都是暖暖的。因为,从你们的故事中,我看到了父母的付出,感受到了父母和子女之间亲情的可贵,更让老师欣慰的是,同学们不但感受到了父母的爱,而且能够用实际的行动去回报父母的爱。

    这一切,都是美的,都是感人的。让我们把这感人的一幕记下来吧。

    出示打写内容:(题目自定)

    1. 我和父母之间感人的事。
    2. 父母给我的爱。
    3. 以爱还爱,用我的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

    二、打写要求:

    出示打写要求:

    1. 通过具体事例来写。
    2. 表达真情实感。

    学生读,明确要求。

    三、学生打写:

    • 第五课时

    一、师生共同评改:

    1. 随机选取学生作品让学生读、评、议。
    2. 结合学生意见和建议,由老师统一修订。
    3. 学生读,对比评改前后的优劣。
      (参看《学生作品范例(1)》)

    二、总结评改要求:

    1. 改错:
    2. 提出修改建议:
    3. 打★进行评价:

    三、学生自评:

    四、学生互评:

    五、再自我订正:

    六、互读。

    •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学习会认字,掌握会写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的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通过学习文本和扩展阅读,感受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谊观。

    •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理解“朋友”:

    师:你有朋友吗?朋友为你做过哪些事?你为朋友做过哪些事?

    二、引入课文,整体感知:

    师:今天,我们要认识的小男孩,他为他的朋友做了一件感人的事。请打开课本读课文。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总结板书:阮恒   小女孩  输血

    处理生字,理解课文:

    同桌合作学习生字。

    再读课文。

    师:读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你发现了哪些问题?

    研读文本,感受“朋友”:

    师:谁能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

    师:进入“资料城”去认真读一读,你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师:阮恒为什么要为小女孩输血?

    师:课文是用一个词说明了输血的紧迫性,是哪个词?从字面上看,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结合第3段,谈词义,巩固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的学法)

    师:是谁答应为小女孩输血的?

    读第5段。

    师:你明白了什么?(抓住“颤抖、举、放下、又举起来”谈阮恒此时的心情。)

    朗读指导:面临来峻局面的句子时,语速要稍稍快一些。

    师:输血前,通过阮恒的动作,我们读出了他的内心非常害怕,那输血还能进行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老师给大家留了一个什么问题?还记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到课文里去找找答案吧。

    二、研读课文,感受“朋友”

    师:谁来说说你找到的答案?你从哪里知道的?

    研读9、10段:

    师:“小男孩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他有什么痛苦呢?

    师:用横线画出段中的动词,说说你读明白了什么?

    找出四个哭:“啜泣、呜咽、哭泣、抽泣”,通过比较的方法区分词义,帮助学生理解。

    师:课文写阮恒的哭,为什么不用同一个词而用了四个不同的词?

    师:阮恒为什么哭?

    三、结合课文,想象说话:

    师:阮恒的痛苦和哭泣引起了医生的注意,医生一边输血一边用轻柔的声音和他说话,这时,事情有了奇妙的变化。认真读第11段,想一想:医生会说些什么?竟然使阮恒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师:阮恒现在“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那他前面为什么会哭得那么伤心?

    师:既然学生输血会死,为什么还坚持要给小女孩输血呢?读最后一段,找出答案:

    齐读:“她是我的朋友”。

    师:在阮恒的心里,什么比他的生命还重要?

    总结板书:友谊

    师:课文为什么要用阮恒的话当成题目?

    四、扩展阅读,见证友谊:

    师:像阮恒这样把友谊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人,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许多,他们都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人。请大家进入“资料城”里去读一读,结合“阅读提示”,想一想,你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了什么?

    同桌交流阅读感受。

    五、回顾主题,延伸学习: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但认识了把友谊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阮恒,还认识了许多把珍视友谊,为友谊而做出贡献的值得我们学习的人们。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再一次见证了友谊的伟大与美好,也再一次深刻认识了友谊对于朋友之间的深刻含义。相信,我们真正领会了这个词的真正含义以后,我们的身边会凝聚着越来越多的好朋友。

    •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习会认字,掌握会写字。

    感情地朗读课文。

    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通过学习文本和扩展阅读,体会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回顾童话,感知特点:

    师:同学们读过童话吗?你喜欢读童话吗?为什么?

    二、引入新课,初读课文: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19课,也是一篇童话,它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为什么说列夫·托尔斯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呢?让我们先进入“课文学习”去读读“作者介绍”,就会对这位作家有更多的了解。

    师:这篇童话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不但故事情节非常感人,其中也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它。请打开课本80页,认真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学习生字,理顺学路:

    师:想要把课文读弄懂读好,学好生字可是重要的基础。同桌互相配合,用3分钟的时间自学生字,再接受老师的检查。

    检查生字识记情况,学生汇报记字方法。

    引入资源,理解课文:

    师:学完了生字,就能把课文读的更准确、更明白。大声朗读课文,读完了想一想:你明白了什么?

    (结合学生汇报,重点讲解第1段)

    师:故事的起因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到干旱很严重?用横线画出来。

    师:这个时候什么最重要?为什么?

    师:让我们进入“资料城”去读一读“资源(一)”,我们就能更深切体会到在干旱的时候,水的重要性。

    学生自读。

    师:谁能结合自己读的资源说一说:你明白了什么?

    师:是啊,课文第1段描写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况,谁能把当时环境的恶劣读出来?

    抛出问题,延伸思考:

    师:“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这个水罐可神奇了,它神奇在哪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 第二课时

    一、利用问题,引入新课:

    师:“小姑娘拿着神奇的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这个水罐到底神奇在哪里呢?请大家带着问题到课文去找一找,比比谁的发现最多。

    二、体会“神奇”,挖掘“爱心”:

    想象说话:

    师:课文哪些地方描写水罐的神奇?用波浪线画出来,再和同桌交流一下神奇在哪儿?

    结合回答重点引导第二段1——4句,并总结学法:

    出示句子“小姑娘又累又渴,她终于倒在沙地睡着了,她做了一个梦——”

    学生想象说话练习。

    2、朗读指导:

    师:这个地方的描神奇在哪儿?(空水罐——装满水)

    师:是什么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小姑娘对妈妈的爱)

    师: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她对妈妈的爱?用双横线画出来。

    师:请试着练习读一读,把自己当成小姑娘,把对妈妈的爱读出来。

    总结学法:

    师:让我们回顾一下,前面我们用了哪几步来学习水罐的这个神奇的变化?

    师生共同总结:找神奇——问原因——画重点——读出情

    师:请大家用我们刚才学习“空罐变水罐”的方法和步骤,同桌的两位同学合作,一起到课文里找一找其他的神奇和变化吧。

    指名汇报。

    其间注意几个问题的引导:

    ①水罐里为什么“会涌出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结合段一)

    ②课题为什么不用《七颗星星》?

    ③是什么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总结并板书:水罐、星星、爱

    三、扩展阅读,溶化“爱心”:

    师:歌里唱道:爱是人间的春风,爱心心灵的源泉。是啊,爱可以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爱,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让我们进入“资料城”,读一读“资源二”,相信,我们会对“爱”这个字,有了更深的领悟。

    学生自读。

    回顾主题,升华“爱心”:

    出示歌词《爱的奉献》,播放歌曲:

    这是心的呼唤,

    这是爱的奉献,

    这是人间的春风,

    这是生命的源泉。

    再没有心的沙漠

    再没有爱的荒原

    死神也望而却步

    幸福之花处处开遍。

    啊,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师:请大家齐读最后两句:“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师:让我们也来献出一点爱,让我们用爱心把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

    • 单元主题阅读及写作
    • 【教学目标】

    通过“扩展阅读”进行和本单元主题相关的扩展阅读,积累语言。

    自主选取主题进行打写。

    结合范例进行评改、订正。

    •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回顾课文,梳理主题:

    1、完成填空:

    师:请大家快速浏览本单元的导语及四篇课文,完成下面的填空。

    出示填空:

    本单元的课文,通过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让我们感受了         。其中《可贵的沉默》和《妈妈的帐单》让我们感受了         为我们付出的           ;《她是我的朋友》让我们体会了         的无私,《七颗钻石》则让我们懂得了         可以把人间变得更加温暖、更加美好。

    2、结合问题,选读课文:

    师:选一篇喜欢的课文,认真读一读,看看课文写了什么事情?你为什么喜欢这篇课文?

    自读,互说。

    总结板贴:选取典型事例来写。

    3、结合优点,总结方法:

    师:你觉得课文哪些地方写得比较好?为什么?

    同桌互说。

    总结板贴: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二、运用学法,加深理解:

    师:请大家再选一篇课文认真读一读,并对照一下我们总结出的两点写作方法,看看还会有什么新发现?

    三、扩展阅读,提供范例: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爱的踪迹。进入“资料城”里的“单元阅读”中去读一读,感受一下爱的温暖。读完了,选一篇喜欢的,结合老师的问题想一想,和同桌交流一下。

    出示问题:

    1.       文章选择了哪些典型事例来写?

    2.       文章是怎样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清楚的?

    3.       你觉得,文章还有哪些优点?

    • 第二课时

    一、总结写法,理清思路:

    师:同学们,如果老师请你以《人间处处有真情》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你想写哪个方面的内容?

    师:你想通过什么事例来写?

    师:你想给自己的文章取什么题目?

    师:要想把文章写好,你认为还要注意些什么?

    二、创新思考,自主打写:

    师:把你想写的内容和要注意的问题和同桌说一说,彼此可以互相学习,也可以互提建议。

    学生自主打写,完成习作。

    • 第三课时

    一、共同评改,树立典范:

    1.       随机选取学生作品让学生读、评、议。

    2.       结合学生意见和建议,由老师统一修订。

    3.       学生读,对比评改前后的优劣。

    二、进行总结,形成要求:

    1.       改错:

    2.       提出修改建议:

    3.       打★进行评价:

    三、学生自评,反思提高:

    四、学生互评,共同进步:

    五、自我订正,完成习作:

    六、互读作品,博采众长。

    (附)板书设计:

    (一)

    (二)1. 选取典型事例来写。

              2. 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 【教案点评】

    中高年级语文教材主题单元式的编排使得每一个单元中的几篇课文之间主题和写作方法的相关性都非常强,同时又各有侧重点和特色。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就分别涉及了“人间真情”的不同侧面:父母之爱、朋友之爱和人间博爱。老师从单元出发,先对整个单元的教学进行了整体规划,然后将单元教学目标分配到“精略结合”、“精讲课文”、“单元主题阅读”、“单元主题写作”等不同课型中去,通过层层递进的教学,最终达成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

    中高年级语文教学对学生的读和写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在她的单元设计中,不再像低年级那样把拓展阅读和写作都贯彻到每一节课当中,而是根据不同课型、不同课时各自的教学目标分别提供内容选材、时间长短都各不相同的拓展阅读材料(有些课时可能没有拓展阅读),并在整个单元教学进程中适时设计了两个口头表达练习和两个比较完整的写作训练。同时老师在进行课文教学时,就对写作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和铺垫,并在单元主题阅读、写作课上再带领学生进行汇总、对比、总结,并有意识地运用到写作中去。

    通过这种分工明确同时又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单元式”教学设计,学生也对整个单元的内容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而没有停留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状态。

    点评人:课题组 贺昉

    • 标签:
    • 学习
    • 学生
    • 单元
    • 总结
    • 感受
    • 教案设计
    • 课文
    • 父母
    • 课时
    • 结合
    • 妈妈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