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小英雄雨来

备课类

创建时间:2018-01-05 10:34

学习时间:暂无|年级:六年级上 | 教材:北师大版(2016)

  • 学习目标:

    暂无学习目标
  • 简介:

教材分析
《小英雄雨来》选自管桦的同名中篇小说,有改动。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儿童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日本鬼子勇敢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地和敌人斗争的优秀品质。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比较长,课文共有六个部分,各部分都是紧紧地围绕课文中的主要人物雨来的斗争事迹展开描述的。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 2.练习快速、正确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试着给课文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3.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通过文本和自己的体验,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英雄本色,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重难点
1.快速阅读文本,把握课文内容。 2.品读文本,感受雨来热爱祖国、英勇对敌的英雄本色。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情分析
从学习内容上来说,对于战争题材的内容接触非常的少,这个少一是课本上没有涉及,二一个是没有让孩子们读过这方面的课外书,仅仅是班班通安装好后在班里看过两部电影《举起手来》和《闪闪的红星》,孩子们对日本鬼子有了一些浅浅的了解。现在的学生似乎离战争比较遥远,炮火纷飞的镜头只在电视、电影中见过。战争场面虽然犹如发生在此时,但战场却是在遥远的彼地。因此学习本组课文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文章中的几篇课文,那样学生难以真正体会到编写本单元的主旨──“了解战争,呼吁和平,为世界和平做点事情”。教师应该从学生现有的经验出发,给学生比较广阔的视野,比较翔实的资料,比较感性的材料。让学生真正走近战争,更多地了解战争中孩子的生活,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进而从内心深处发出和平的呼唤。

导入


教师支持
一、复习巩固,回忆旧知 1、指名说出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2、说说小英雄雨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指名朗读课文的第四部分。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初读课文


教师支持
二、回顾全文,深入探究 1、从重点内容入手,理清段间联系。 (1)鬼子抓住雨来为什么要枪毙他? (2)雨来在鬼子面前为什么表现得如此坚强? (3)雨来又是怎样从鬼子手中逃脱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做? (4)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指导同学讨论、理解重点句子。 画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课文中的位置。重点 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这句话有什么重要的意思,从而体会雨来的 优秀品质。 3、指导归纳各部分的主要意思,提炼成为小标题。 (1)归纳各部分的主要意思。 第一部分:雨来家乡的景色优美,他游泳的本领高强。 第二部分:雨来上夜校读书,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部分: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第四部分: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始终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第五部分:乡亲们以为雨来牺牲了,都很难过。 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 (2)提问思考:怎样编写小标题? 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词语。可以用书上的语句,也可能用自己 的话编写。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品读课文


教师支持
(3)提炼课文的小标题: 第一部分:望着妈妈笑(或游泳) 第二部分:爱自己的祖国(或读书) 第三部分:掩护李大叔(或掩护) 第四部分:与鬼子斗争(或斗争) 第五部分:有志不在年高(或枪声) 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或脱险) 特别提示:对加小标题不要要求太高,只要学生基本上概括了本 部分的内容,语句通顺即可,不必强求一致。如: ① 游泳本领高 ②上夜校念书 ③掩护李大叔 ④勇斗鬼子 ⑤宁死不屈 也可以选用课文中的语句作小标题。引用原句要加引号。如: ①“望着妈妈笑” ②“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③“什么也没看见” ④“雨来没有死” ⑤“有志不在年高” 4、感悟景物描写的作用 课文为什么描写还乡河景色美? ①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②文章第五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好处? ② 文章第六部分有一段关于“还乡河静静的”描写, ③ 说明了什么? 文中三次景物描写,都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情感。由此看来, 成功的景物描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拓展阅读


教师支持
三、作业 1、摘抄课文中景物描写的词句。 2、利用课外时间阅读管桦的小说《小英雄雨来》。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暂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