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报告#何克抗教授-新课标、新探索与新跨越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会议纪要

    新课标、新探索与新跨越

    会议时间:2013年7月27日星期六上午9:00

    会议地点:金满楼明珠国际大酒店

    主讲人:何克抗教授

    参与人员:参加年会开幕式的领导嘉宾、 北师大总课题组全体成员、全国各试验区领导及一线老师

    ---------------------------------------------------------------------------------------------------------------------

    主题词:第十届年会开幕式  安徽肥西

    会议内容:新课标、新探索与新跨越——何克抗

    开幕式结束,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北师大跨越式课题组何克抗教授围绕新课改下的新课标进行了主题报告。主题报告摘要内容如下:

    一、引言

    在基础教育领域的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何老师结合语文英语在2011和2001年发布的新旧课程标准,谈课改的新思路新做法,如何实现基础教育在质量提升方面的新跨越。

    二、课改的新思路与新做法

    1.三维课标:知识与技能(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做人);过程与方法

    “11版”语文课标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课标有了更明确的要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解决长期以来我国青少年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到底应该如何来培养的问题

    2.在“11版”语文新课标中“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得到清晰的体现与贯彻。

    主导——主体未能在旧课标中得到体现,西方极端建构主义的横行,2011年的新课标对原有课标做了修改:

    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标从三个方面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五种途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树立新的语文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创造性使用教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活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blend learning,e-learning和传统教育结合起来

    3.英语版的新课标——特别重视和倡导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新课标强调用英语学习中学生和他人交际的能力,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强调信息技术与课堂的真正结合,对教育发展产生出革命性的影响。

    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途径与方法——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深度融合”提升的背景,美国NETP(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教育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就需要有技术支持的重大结构性变革,而不是渐进式的修修补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学者):“教与学环境”“教与学方式”问题:教育系统没有实现由信息技术支持的重大结构性变革。

    四、实现基础教育大幅度提升方面的新跨越

    途径和方法:

    (1)课堂教学结构变革的具体内容: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四个要素地位和作用的改变

    (2)课堂教学结构变革中采用的“教学模式”小学语文 “211模式”  英语 “111模式” 数学学科的“教学模式”;

    (3)理论、模式、方法、资源的有效运用实现教育质量提升的新跨越

    图片4:何教授做主题报告

    会议记录:赵文涛

    拍照提供:王济军

    纪要审核:王赫男

    • 标签:
    • 主体
    • 学生
    • 跨越
    • 教育
    • 新课标
    • 体现
    • 深度
    • 学习元
    • 实现
    • 20130815111336
    • 语文
    • 融合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