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玉泉—赵焕焕—第12课 元朝的统一与拓展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教学背景分析
    • 课程标准

    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

    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板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上承“宋辽夏金并立、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又下启“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强盛”。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它结束了五代以来长达数百年的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成为继秦和隋统一以后我国古代历史上又一次大统一的时期。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时序,体现课程标准“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素)”的要求,课文首先介绍了成吉思汗的崛起和蒙古政权的建立及扩张,其次讲元朝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及忽必烈即位之后即推行依汉法进行的改革,最后叙述元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和治理。本课内容应突出和强调元朝拓展疆域及管辖治理的方式。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有巨大贡献和深远影响的主题。全课分成以下三目组织课文:第一目“蒙古族的崛起”。讲述蒙古族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建立蒙古政权。1206年,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最高首领,尊称“成吉思汗”,蒙古政权建立起来并创制蒙古文字。第二目“元的统一和忽必烈改制”。讲述忽必烈1260年继位,1271年改元号,1276年灭南宋,于1279年统一了全国;忽必烈即位之后即开始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他确立的行省制度,对元朝辽阔的疆域进行了有效的管辖,以后历代沿用。至今,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仍可看到它的影响。第三目“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讲述元朝通过设置宣政院,首次对西藏实施行政管辖,西藏纳入中国版图;通过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群岛;对云南、岭北等边陲进行开发,拓展了元朝辽阔的疆域,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本课“蒙古族的崛起”“元的统一与忽必烈改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这三目之间是用“统一”联系起来的。

    本课内容承前启后,在整个中国古代历史的学习中占有突出地位。特别是元朝的行省制度,特点鲜明,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它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 学情分析

    本校七年级的学生非京籍约占五分之三,学生课外拓展学习方面很少。部分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小学语文知道成吉思汗、广阔疆域的元朝。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自我表现欲强,对历史课较感兴趣。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历史学习,部分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就本课而言,由于学生年龄尚小,关于行省制度等许多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的地名,理论性较强,比较枯燥。同时,学生看待问题又只重表象、轻实质,所以让学生理解分析起来有较大的难度。

    •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成吉思汗和蒙古帝国的早期军扩张;知道忽必烈行汉法,建立元朝;知道元朝灭南宋,统一全国;知道行省制度和元朝宣政院管辖西藏标志着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过程与方法

    在了解忽必烈行汉法和统一全国史实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在结合《元朝疆域图》分析元朝的特点中,提升观察能力、比较能力,逐步明白时序与地域、延续与变迁等概念,对史实进行理解与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忽必烈行汉法结果的了解,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吸纳的价值,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强大是多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认识到元朝结束了我国境内长期割裂的局面,重建了大一统国家,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对忽必烈行汉法结果的了解,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吸纳的价值

    2.教学难点

    理解元朝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首都博物馆为设计的APEC的“夫人团”的元代青花凤首扁壶解说词:“在这件器物上我们既可看到世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元素,比如它使用的青料是从西亚进口的,发色浓艳。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它又是中国南北文化交流的产物,它的造型吸收了北方游牧民族使用的扁壶风格。”

    思考并回答:

    从这段解说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元朝有哪些特点?

     

    从学生身边入手、从实事入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初步体会元朝的特点。

     

    新授:

    一、蒙古族的崛起

    1.蒙古族简介

    2.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

        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1206年,铁木真完成对蒙古各部的统一,建立大蒙古帝国。被尊称为成吉思汗,他建立军政合一的蒙古政权,还命人创制了蒙古族通行的文字。

    3.蒙古帝国的军事扩张

    [PPT演示、讲解]

    占领了这么庞大的地区,如何管理呢?

    4.不同文明的碰撞

    [出示材料]灭金后,一个蒙古近臣向当时的大汗窝阔台建议:存留这么多的汉人没用,“不若尽去之,使草木畅茂,以为牧地”。

        契丹人耶律楚材提出反对意见:我可以派一些人,设置征税所,保证半年之内就能从中原征收回一大批粮食和财物。

        结果不出半年,耶律楚材果然征收了大批的粮食和财物。

        窝阔台开始设置税所,以征税取代杀伐。从这个事例中我们看到蒙古帝国在初步了解汉文化后,初步地吸纳了汉文化。

     

     

     

    回答:“成吉思”是什么意思?

     

     

     

    观看演示

     

     

    朗读材料,回答:这位蒙古大臣提的建议是什么?

    思考:窝阔台会作何选择呢?窝阔台会得出什么结论?

     

     

     

     

     

     

     

     

    了解蒙古的军事扩张

     

     

    创设情境,分析材料。体会不同文明的碰播

    体会不同文明之学习吸纳是建立在了解基础之上的。

    二、忽必烈行汉法

    1.忽必烈称大汗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负责管理中原汉地。他积极学习汉地的治理方法,很多汉人谋士成为其侍从。1260年成为蒙古帝国的第五位大汗。

    2.行汉法的措施

    政治措施:建年号、改国号、定都邑

    1260年建年号:中统

    1271年改国号:大元

    1272年定都邑:以燕京为大都

    [出示元大都布局复原图]

    [总结学生回答]

    经济措施:劝农桑

    世祖即位之初(1260年),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元史·食货志》

    文化措施:办学校

    1261年忽必烈特诏各地方设提举学校官,由博学儒生充任。1269年在中央设立了国子学,任命北方儒学宗师许衡为第一任祭酒(校长)。

    3.小结行汉法的结果

    政治:皇权(君主专制)经济:重农(农业文明)

    教育:崇儒(统治思想)

    [得出结论]对中原的统治方式由蒙古式管理转变为中原式管理。

    [总结回答]

     

     

     

     

     

     

    思考:“中统”、“大元”语出儒家经典,说明什么问题?

    思考:从《元大都布局复原图》能猜出来设计者是哪个民族的人吗?

    朗读、翻译。

     

     

     

    回答:这些地方官办的学校会学什么课程?

    思考:我们是否看到传统蒙古政权的改变?

    蒙古的军事征伐加上中原的大一统思想,结果会是什么?

    知道忽必烈行汉法的原因是因为了解汉文化。

     

    设管问题串,引导思维,理解建年号、改国号背后的深层意义。体会元大都是民族交融的产物。

     

     

     

    史料研习,论从史出。

     

     

     

     

     

    体会蒙汉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吸纳将促使中华民族强大。

    三、统一全国

    1.统一过程

    结合地图讲述灭南宋的过程。

    2.探讨统一的意义

    [材料]衣冠不改只如先,关会通行满市廛(chan)。

    北客南人成买卖,京师依旧使铜钱。

    [总结学生回答]元朝是中原文化的延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这次统一对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至关重要。

    3.元代疆域辽阔

     

    [展示元朝辽阔的疆域]

    [展示、对比汉、唐、元、明四代疆域]

    [结论:元朝疆域面积最广]

    [结合地图]分析元朝境内真正实现了多民族的汇聚和融合。

    [出示蒙古帝国与元代疆域]在中外交往与民族融合中,诞生了回族。

    元代疆域超过汉唐,如何管理这么辽阔的疆域呢?

     

     

     

     

    朗读并分析:元军进入临安之后,当地人的生活有大的什么变化吗?

    思考:你是如何看待元朝灭南宋,统一南北的?

    观察地图,回答:元朝疆域有什么特点?它大到什么程度?

    思考:元朝的又一特点是什么?

    思考:你知道是什么方法吗?

    研习史料,看普通百姓眼中的元朝的统一。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判断,并分析出元朝的第一个特点。

     

     

     

     

    分析出元朝的第二个特点。

    引导出元朝的第三个特点。

    过渡,并引出元朝第四个特点。

    四、行省制度

    1.行省的概念与定位

    行省是一个中央的外派机构,也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行省身兼二职。

    2.对边疆的管辖

    (1)宣政院直辖西藏

    宣政院为掌管全国佛教和吐著僧俗政务的中央机关。元朝在藏族地区设了三个宣慰司,均直属宣政院管理。宣慰司在西藏清查民户、设置驿站、征收赋税、驻扎军队、任命官员等。

    [得出结论]元朝时,西藏正式归属中央

    台湾在元朝时属于江浙行省泉州路同安县澎湖巡检司管辖。

    [结合地图]西藏、台湾、蒙古这些边疆地区都已纳入元朝版图。

    [总结学生回答]元朝版图大体确定了我国后来疆域的轮廓。

    知识小结:

    蒙古从初期的军事征战中崛起,在与汉文明的交汇中力行汉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强大、统一中国。而统一使文明得以在更广阔的的空间得以更顺畅的交流,元朝最终创新发展了自己的文明成果—一行省制度。

    [总结学生回答]国家统一、疆域辽阔、多民族融合、制度创新均是强大的表现,又都能促进国家强大。

    [总结学生回答]元朝强大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学习吸收。正是多民族的共同努力,才造就了元朝的无比强大。

    国家可以因此而强大,我们自身是否也可以从接纳他人中提升自己呢?

    动笔,在书上画出元朝的10个行省。发现还有哪个地方没画进来?

    观察:西藏地区属于哪管?

    回答:这些内容说明了什么?西藏和中央是什么关系?

     

     

     

     

     

     

    回答:元朝的版图和我们现在的版图之间有什么关系?

     

    回答:你对元朝的印象是什么?强大的表现有哪些?为什么元朝会如此强大?

    思考:此时是否对“中华民族”这个概念有了新的理解?

    体会古人的政治智慧和行省设计的合理性,明白它传承至今的原因。

     

    从史实入手直接,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一一西藏隶属于中央。

     

     

     

     

     

    总结出元朝的一大历史贡献。

     

     

    通过明确元朝的特点,认识到元朝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认识到多元文明之间相互学习借鉴的意义,初步感知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落实于践行实践。

     

     

     

     

     

     

     

     

     

     

     

     

     

     

     

     

     

     

     

     

     

     

     

     

     

     

     

     

     

     

     

     

     

     

     

     

     

     

     

     

     

     

     

     

     

     

     

     

     

     

     

     

     

     

     

     

     

     

     

     

     

     

     

     

     

     

     

     

     

     

     

     

     

     

     

     

     

     

     

     

     

     

     

     

     

     

     

     

     

     

     

     

    12 元朝的统一与拓展.pptx

    • 标签:
    • 元朝
    • 12
    • 玉泉
    • 统一
    • 八一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