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位置与构图3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4 画面造型三要素

        画面景别、拍摄方向、拍摄角度

        拍摄位置使景物得到了不同的表现效果,拍摄位置的选择应以主题内容的表达为依据,选择能突出主题思想、景物本质和被摄体最具代表性的角度,包括距离、角度、高度三个方面。

    • 4.1 画面景别

        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照片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 4.1.1 景别的分类

    景别共分五级: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 4.1.2 远景
    • 远景是视距最远的景别,它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由远景所提供的视野宽广,景深悠远,能包括广大的空间,远景画面中的内容中心不明显。
    • 远景画面开阔、壮观,着重于整体气势和宏观表现,有较强的抒情性,提供广阔的视觉空间和表现景物的宏观形象是远景画面表现的最重要任务。它力求在一个画面内尽可能多地提供景物和与时间相关的空间、规模、场面、气势等方面的整体视觉信息。
    • 远景画面的处理,一般重在“取势”,不细琢细节。在远景画面中,不注重人物的细微动作,在远景中人所占的面积很小,一般难以区分其外部特征。

    • 4.1.3 全景
    • “全”,是相对于被摄主体或某一具体场景而言。全景是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被摄对象全貌的画面,并包含一定的环境和活动空间。
    • 全景视野较为广阔,但又有一定的范围,能展示比较完整的场景,可以展示人物动作、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 全景特别好地发挥了主体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运用全景,强调的是主体和环境两者并重。
    • 全景可确定人物、事物的空间关系,因此全景又称为“定位镜头”,即全景画面具有确定被摄人物或物体在实际空间的方位的作用。

    • 4.1.4 中景
    • 中景是主体大部分出现的画面,以主体富有表现力的部分为主。对人物来讲,中景是表现人的膝盖以上身体部分的画面,能看清人物半身的形体动作和情绪交流,中景也可以表现局部的场景。
    • 中景是一个恰到好处的景别,中景画面看起来很舒服,因为它符合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观看事物的习惯,人物关系、动作情节,在中景中都能得到完整清楚的交代。
    • 中景可展示人物动作和情绪,中景将空间和整体轮廓降到次要地位,重视情节和动作,因此,它特别强调画面中主体的形体语言,即神态。

    • 4.1.5 近景
    • 近景是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或物体局部的画面,是将人物或被摄主体推向观众眼前的一种景别它的内容更加集中到主体,画面包含的空间范围极其有限,主体所处的环境空间几乎被排除出画面以外。
    • 近景是表现人物面部神态和情绪、刻划人物性格的主要景别。
    • 用它可以充分表现人物或物体富有意义的局部,在大景别画面看不清楚的局部动作和细节,能够在近景画面中得到视觉满足。

    • 4.1.6 特写
    • 特写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常用来从细微之处揭示被摄对象的内部特征及本质内容。
    • 利用特写可将人物细致的表情和某一瞬间的心灵信息传达给观众。通过特写,可以细致描写人的头部、眼睛、手部、身体上或服饰上的特殊标志、手持的特殊对象及细微的动作变化,以表现人物瞬间的表情、情绪,展现人物的生活背景和经历。
    • 特写画面内容单一,可起到放大形象、强化内容、突出细节等作用。
    • 在拍摄特写画面时,构图力求饱满,对形象的处理宁大勿小,空间范围宁小勿空。


    • 4.2 拍摄角度

    拍摄角度 包括垂直平面角度(拍摄高度)和水平平面角度(拍摄方向)两个要素。

    • 正面:有利于表现正面特征,具有亲切感但透视差,立体感不强。
    • 侧面:正侧最能反映运动特点。斜侧透视最强,有利于分出主次。
    • 背面:纪实效果强。

    • 平摄:客观、公正、平凡、和谐,身临其境。
    • 俯摄:盛大、萎缩、压抑,交待。
    • 仰摄:净化背景、强调气势、透视、夸张、崇高、赞颂。
    • 标签:
    • 构图
    • 拍摄
    • 位置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