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方法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方法
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广大一线教师早已不再陌生,大家尝试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但是,在整合的过程中,课堂教学也出现了技术喧宾夺主、在网络资源中迷航、炫耀高技术、课堂管理失控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升教师整合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整合的效果,成为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通过对大量整合案例的统计分析,我们对整合方法进行了分类。
(一)整合方法分类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的设计,有三种可能的方法:(1)教师在设计课时将信息技术作为一个教学要素直接纳进来考虑,与教学内容、学生、教师和其他教学条件一同来考虑。(2)先不考虑信息技术,在常规教学条件下设计一节课的教学过程。教师将常规条件下设计好的一节课直接搬到信息技术环境下,生搬硬套。这两种方法的结果好与差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综合设计能力,更多的是灵感,但信息技术普及到学科教学中毕竟是近几年的事情,教师很难准确把握设计过程,很难有更好的灵感,所作的整合教学设计很难做到科学有效的程度。(3)假定教学条件只要能想到就能做到,设计一节课的教学过程,称之为理想状态下的教学过程。然后在此基础上,找到信息技术所能做到的有效支持,进而来选择教学环境、设计教学资源。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可以使信息技术使用得恰到好处,适时、适用和适度,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二)有效整合的基本方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需要科学有效的整合方法。我们认为上述的第三种方法,也就是基于理想状态的教学过程设计可以实现有效的整合。在这样的整合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了整合点[1]的概念。
1.整合点。首先我们认为在理想状态下的教学过程设计中,信息技术是与常规教学手段等同性质的教学工具。其次,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存在具有下列性质的教学步骤或环节时,才有必要引入信息技术:常规教学手段支撑其实施存在困难(或在质量及效率方面存在问题),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有效支撑(或能够提高实施的质量及效率)。这样的步骤或环节称之为整合点。所以,要做好整合,关键是要准确诊断出整合点,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
2.基于课程实施过程的基本整合方法。基于整合点的思路,我们提出了一种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的基本方法,称之为基于课程实施过程的基本整合方法(MIBP),它主要包括下列五个步骤:(1)本节课理想情况下的教学过程设计;(2)本节课理想教学过程中整合点的诊断;(3)本节课信息化教学环境的选择;(4)本节课理想教学过程中各整合点的整合方法选择;(5)本节课的课件设计与集成。在这五个步骤中,关于第三步“本节课信息化教学环境的选择”,不仅需要依据课堂教学内容评定,还与学校硬件设备息息相关;至于第五步“本节课的课件设计与集成”,课件也会由于环境的差异出现课件或者学件等不同集成。在此,本文并不将以上两步做为重点,而是对理想教学过程、整合点诊断以及其解决办法进行论述。 -
-
- 标签:
- 方法
- 教学
- 设计
- 有效
- 理想
- 教师
- 过程中
- 信息技术
- 整合
- 基本
- 本节
- 课程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