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2013学年下崔素芳5月教学设计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女娲补天》+《夸父追日》教学设计

    223团中学 崔素芳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金光四射、云霞”等词语。

    2、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引发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课文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2、难点是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塌、挣”等5个生字,会写“隆、塌”等13个字,正确读写“创造、轰隆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3、教学重点:学会字词,有感情朗读
      4、教学难点:读重点词句感悟女娲补天过程的艰辛。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
    、在家人的讲述中、在课外阅读中、在影视作品中,我们了解到许多有趣的神话故事,常常引起我们美好的遐想。让我们了解什么是神话故事?

    2、你们喜欢神话故事吗?个别说。

    这些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瑰丽神奇,是我们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颗颗璀璨明珠。让我们再来读一个神话故事《女娲补天》。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女娲补天”。认读“娲”,说出的形近字(窝、锅、郭、蜗……)提醒学生注意区别字形和读音,并组词读一读。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板书:谁?为什么补天?怎么补?结果怎么样?)

    二、感知大意


    1
    、想知道这个故事吗?赶快读读吧!自由读。


    1)要求学生不指读, 读准、读顺。 (2)明确课文讲了什么事?

    2、学习生字词

       你会读吗?(课件出示词语)去掉拼音后还会读吗?(课件去掉拼音)

    3、识记书写

    1)自主识记生字,同桌交流识记小窍门。这13个生字中,有觉得特别难记的、或者容易写错的吗?提出来,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如:换偏旁法,“抬”字换偏旁变成“冶”字;“睁”字换偏旁变成“挣”字等;联系字意法,“燃、熄、炼”和火有关系……
    2)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这一课有10个左右结构的字,有9个左窄右宽的字,有1个左右均衡的字,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左窄右宽的字如何占格,教师范写“隆、喷”等字。

    4、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1)提示:课文写了女娲为人类做了哪些好事?

    2)生答,教师归纳:(女娲创造人类之后,为了把人们从水火中救出来,她立刻去找雨神熄灭天火、又造了许多小船、拣来五彩石冶炼,终于补好了天。)

    把长长的课文读成一句话,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可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本领)

    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可是,有一天,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课件演示天塌地裂的可怕景象)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补天的原因

    1、(出示文字)天哪,太可怕了! 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全班齐读)

    2、老师引读: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女娲————

    女娲怎样拯救人类呢?我们下一节课再继续学习

    老师引语:在女娲的努力下,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可是——(学生说: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因此女娲决定——

    师:怎么补天呢?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

    四、拓展阅读

    1、读了课文,女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不顾艰险、为民造福。)

    五、拓展阅读

    写一写

    由此,你想到了哪些神话故事里的人物?写一写你喜欢的神话人物形象,说说为什么?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渲染气氛,激发学习欲望

    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手指课题,读)。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几句话说一说吗?

    1、(出示文字)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全班齐读)

    师:天崩地裂,人类出于水深火热之中,女娲多么难过,多么着急,

    抓住“难过极了”、“立刻”指导读。

    (出示文字)女娲难过极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4、老师引语:在女娲的努力下,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可是——(学生说: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因此女娲决定——

    师:怎么补天呢?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

    二、朗读感悟,品词析句,感受补天艰难

    ㈠整体感知,理清故事线索

    1、请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思考:(课件出示)①女娲为了把天补好做了哪几件事?②女娲遇到了哪些危险和困难呢?用“——” 画出有关的句子。

    2、交流:

    ㈡寻找五彩石,感受补天艰难

    1、重点句子品析

    (出示句子)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   

    师:(贴女娲图)为了找齐五彩石,女娲跳进了波涛汹涌的大海,也许会被滔天大浪打痛;——还到哪里去找呢?可能遇到什么艰难险阻呢?

    师:女娲冒着生命危险找了一天,两天,三天,四天……白天找,晚上找,不分昼夜,她————(接读)(“忙了几天几夜”变红)

    (出示句子)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此时,女娲已经筋疲力尽,随时都会倒下,可是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接读)

       此时,天地间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危险到处存在,可是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接读)

    此时,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可是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接读)

    师:老师发现你刚才读的时候,脸上带着微笑,为什么呢?

    生:找齐五彩石,就可以补天啦,很开心!真不容易啊!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出来的?(“找啊找啊”“终于”变红)

    师:女娲终于找齐了五彩石,可以松口气了,她的心里十分喜悦。

    师范读——生齐读。

    师:啊!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这充满危险与困难的找石过程吧。(出示“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男女生赛读。

    (三)冶炼补天,感受女娲神力

    1、边听边想象

    师:女娲冒着生命危险找齐了五彩石,她是怎么炼石补天的?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出示文字:第4自然段,师读)

    2、 交流。

    A、抓住动词体会

    师:你好像看见了什么?可以用文中的句子来说说,如果能说出自己的体会就更棒了!

    1:女娲顾不得休息,她……

    师:你真行,抓住动词体会到了女娲的辛苦。

    B、抓住“五天五夜”从时间上体会

    师:刚才,你的脑海里又出现了什么画面?

    2;女娲已经筋疲力尽了,还要炼五天五夜,太辛苦了,怎么没累死?(五天五夜变红)

    师:她心中装着人类,为了把天补好,她不顾生命危险硬撑着!

    C、再读读这段,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3: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女娲这样一泼就把天补好了,太神奇了!

    (课件演示“金光四射”)

    3、齐读,感受女娲神力。

    4、复述课文。

    师:如果在这段文字中加上一组表示顺序的词。“先……然后……最后……”

    请你试试应该加在什么地方?

     [课件]演示加入顺序词后的课文。

    [课件去掉其它文字,只留顺序词]引导学生复述课文。

    三、回归整体,总结全文,领会女娲精神

    1、你们想对女娲说些什么呢?你觉得女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2、师小结。(不顾艰险、为民造福。)

    四、拓展延伸,阅读《夸父追日》,濡染神话神奇

    1、自由读《夸父追日》,思考交流:

    夸父是什么人?为什么追日?怎样追?结果怎样?你体会到了夸父怎样的精神品质?

    2、对比阅读,填写表格

     

    文章

    人物

    神奇本领

    为人们做的事

    《女娲补天》

     

     

     

    《夸父追日》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能在体会神话故事的神奇,了解神话故事“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这一写法的基础上学会创编神奇的小故事。

    教学过程: 

    一、梳理课文,引入主题。

    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回忆一下,女娲与夸父这两位神,有什么神奇的力量,为了人类做了什么好事呢?

     

    文章

    人物

    神奇本领

    为人做的好事

    写作手法

                   《女娲补天》

    女娲

    感动雨神、造船救人、炼石补天

    拯救人类、

    炼石补天

     

    神奇的想象、

    大胆的夸张

    《夸父追日》

    夸父(巨人)

    跑得快

    身体变大山、手杖变桃林,为追求光明的人们解渴。

     

    二、自主阅读,启发思维。

      不论是女娲,还是夸父,他们都拥有神奇的本领,而且为人们做了许多好事。今天,老师也带了几位小朋友的文章,在他们的笔下,自己拥有了神奇的力量,他们身上究竟发生什么神奇的故事呢?让我们到阅读天地中去看看吧!

    1.认真阅读《我是超人》、《我是助人小天使》。

    2.汇报(填表)
     

     

            文章

    人物

    神奇的本领

    为人们做的好事

    写作手法

    《我是超人》

     

     

     

     

    《我是助人小天使》

     

     

     

     

     

    文章

    人物

    神奇的本领

    为人们做的好事

    写作手法

    《我是超人》

    超人

    力大无穷而且会飞

    救助受伤人员

    神奇的想象、

    大胆的夸张

    《我是助人小天使》

    小天使

    拥有魔杖而且会飞

    救助贫困小朋友,派机器人帮助残疾小朋友。

     

     

    3.小结、板书:

                   神话故事的主要特点:

                  人物:神奇的本领

                  主题:造福于人类

                   写法:神奇的想象、大胆的夸张

    三、主题深化 指导写法

    大家读了这些有趣的文章,一定有收获,你喜欢哪一篇,主人公的变化,为人类做了哪些事?

    如果给你一次变的机会,你想变成谁?你想拥有什么神奇的力量?我们可以变成任何自己想变的东西,变化的对象可以是具有神奇力量的人(医生、警察)、物品(笔 魔法棒)动物、植物、自然想象(雨、风、云、雪)等。

    但是要注意:变什么?为什么变?怎么变?变后做什么是贯穿全文的一条基本线索。

    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生活经历不一样,因此,每个人想象的内容应该是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大家都有许多美好的心愿,更有许多奇妙的幻想,这次习作,就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圆我们心中那美丽的梦吧!ppt

    写一篇想象作文。(题目自拟。)

    提示:

    1、确定变身的事物。(变什么 为什么变)

    2、转化角色,想象要大胆合理。 (怎么变 变后做什么)

    3、内容要具体,语言形象生动,情节曲折、神奇,如果你能运用所学的心理、动作、语言的写作方法来突出人物品质,那就更好了。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神话故事
    • 想象
    • 神奇
    • 教学设计
    • 出示
    • 人类
    • 学习
    • 女娲
    • 文章
    • 课文
    • doc
    • 人们
    • 年下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