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坪小学-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3、植物妈妈有办法 第一、二课时教学设计3.doc


    贵州福泉市试验区教学设计集

     

     

    课程名称:

    3、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师姓名:

     

    科目: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课时:

    第一、二课时

    【教材分析】 :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关于自然常识的诗歌。全诗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语言优美、生动,贴近儿童的生活,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索自然奥秘的欲望。

    全诗共五节。第一节提出问题:植物靠什么办法传播种子;第二、三、四节分别讲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第五节讲只要细心观察就能获得许多知识。诗中把植物当作人来写,读起来亲切、有趣。课文还配有三幅插图,形象地描绘出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班学生是生长在城镇与农村相结合的孩子,大部分儿童对课文中所列举的蒲公英、苍耳、豌豆并不陌生,加上课文采用拟人手法,语言生动有趣,能够引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不过由于他们年龄尚小,对身边事物无意注意,不可能观察得很仔细,因此,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将成为他们学习中的难点。教学时应在读中感悟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旅、蒲”等12个生字。会写“已、甲”等10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了解文中介绍的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收集一些植物制作标本,并介绍其传播种子的方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激发学生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和欲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识字的能力。

    3、情感目标:

    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正确认读、书写生字。

    难点:

    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理解文中“旅行”“穿着带刺的铠甲”等所表达的意思。

    【学习策略】: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像、自主识字,加强对字形理解的引导。

    2)通过实物、图片以及学生自己课前准备的标本等激发学生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和欲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阅读材料,教材,写话本。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旅、蒲”等12个生字。会写“已、甲”等10个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识字的能力。

    一、导入(1分钟)

    同学们,植物王国里有许多千姿百态的植物,那里发生了不少有趣的故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二、整体感知(19分钟)

    1、播放有关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配乐动画,教师伴随优美的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生动有趣的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探索新知的欲望。

    2、从刚才的画面中,你认识了哪几种植物呢?

    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出示词语:蒲公英、苍耳、豌豆。齐读词语。

    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蒲、苍”两个生字?(提醒学生勿把“蒲”字写成左右结构)

    去掉拼音,开火车读词语。

    3、借助拼音,自由小声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默读课文,在生字下面用铅笔画出记号,读准生字词的字音。

    5自选图形 2、小组内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由小组长为他贴上“ ” ,没有达到要求的,再把课文多读几遍。

    6、开展“我会读”的竞赛。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让学生在多音字“得”下画上记号。看看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得”的读音有什么不同。

    出示小黑板:

    (1)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

    (2)那里有许多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可得不到它。

    (3)蒲公英的种子,飞得多远哪!

    先认读“得”的三种不同的读音“děide”,再读句子,选音节注音,最后齐读这三句话。

    8、让学生在课文中找找还有哪些多音字?(为、降、乘……)画上记号,并给这些多音字组词。

    9、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听读、互读、赛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互助互学,人人参与,不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的感知,而且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提升自己的自信心。

    三、识记字形,练写生字

    【设计意图】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学生需要教的知识”,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1、识记生字

    出示文中的生字,自由练读,小老师带读。

    小组讨论: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生字。比比谁的方法好。

    全班交流。

    把生字宝宝送回课文,再次朗读课文。

    2、指导书写

    让学生观察本课要求会写的10个字,想想怎样才能把字写漂亮了。

    教师重点指导:

    ①“绞丝旁”的写法,提示学生注意两个撇折的起笔收笔基本上下对齐。

    比较“洼”和“娃”的字形。

    学生自由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江永琪、罗进、王中元书写。

    (师:同学们写的字特别棒,今天我们是不是交了很多生字宝宝朋友啊?)(生:是)(师:可是这些生字宝宝朋友很调皮,就在你们认真书写生字的时候啊,它们悄悄藏起来了,同学们,他们会藏到哪儿去呢?)根据学生回答相机过渡。(师:是呀,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们表现太棒啦,生字宝宝要带你们到阅读材料里去认识更多的小伙伴呢。)

    请大家拿出阅读材料,翻到17页。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三、快乐阅读(10分钟)

    [设计意图]:巩固本课时学习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阅读的好习惯。在短文中带着小问题阅读,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和探究兴趣。

    课件出示:

    1)阅读要求。

    2)必读:17--18页《读一读》、资料城中的《1.种子宝宝去旅行》

    3)选读:18—19页《2.植物种子传播的奥秘》。

    四、快乐写话(10分钟)

    [设计意图]:结合识字教学,巩固旧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兴趣。

    1)、课件出示生字“科、亚、呆、始、猜、拴、逗、户、角、周、床、病、张”等,学生读。

    2)、要求:选你喜欢的生字组词写话,比一比谁用的字词多。学生思考,指名三个说话,再写话。

    3)、教师巡视。重点指导中下等学生。

    4)、展示学生作品。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文中介绍的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3)激发学生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和欲望。

    一、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位植物妈妈,我们一起喊出它们的名字吧。(师举图,生举标本并呼名——蒲公英、苍耳、豌豆,师贴图)

    2、同桌展示采集的标本,说说这些植物的名称。

    3、教师出示词语卡片:蒲公英、苍耳、豌豆,指名学生上台前把卡片贴在相应的图片下面。

    4、全班齐读词语。

    【设计意图】贴图识字,让学生再次与生字见面,并复习回忆前一节课所学的知识。

    5、引入课文:课文中是怎样介绍这些植物妈妈呢?说了有关它们的什么事?请五位同学接读课文,每人读一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观察图画。

    6、四人小组一起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读完后,组员之间互相说一说。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既尊重了学生的意愿,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品读感悟

    1、说蒲公英

    我们先来看看蒲公英妈妈是怎么传播种子的?请喜欢蒲公英的同学一起读读第二节。

    让学生拿起蒲公英轻轻一吹,一边吹一边观察,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可以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全班交流:刚才给蒲公英吹气时,你看到了什么情形?

    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拿起蒲公英标本,边吹气边引导学生理解:风一吹,蒲公英身上的冠毛便展开了,像一把把降落伞四散开来,你们瞧,种子这里一颗,那里一颗,都从空中飘落下来了。(教师相机板画:蒲公英的种子)我们可以用哪一个词来描述?引导学生说出:“纷纷”。

    让学生想想还有哪些情景可以用上“纷纷”这个词,试着用“纷纷”说一句话。

    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一下,假如你就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妈妈给你们准备好了降落伞,微风一吹,你打算到哪里去玩耍呢?

    指导朗读:

    教师渲染气氛:蒲公英娃娃们,我们就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安家落户了,远方有什么呢?让我们带着遐想朗读第二节。(引导学生用较轻较慢的语调朗读。)

    哇,微风一吹,你们终于可以离开妈妈,到处旅行了,好开心呀!(生读)

    蒲公英娃娃们,你们勇敢地离开妈妈的怀抱,从高空中飘落下来了。(生再读)

    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齐读第二节。

    教师小结:(手指板书)蒲公英妈妈真有办法,能借助风的力量让自己的孩子四处去旅行。

    2、说苍耳

    师:认识了蒲公英妈妈,我们一起去找找苍耳妈妈。请喜欢苍耳妈妈的同学读读第三节。

    蒲公英妈妈是靠风来传播种子的,而苍耳妈妈又有什么好办法呢?谁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呢?画出相关的语句。

    让学生再次拿出苍耳标本,看一看,摸一摸,形象地感受“带刺的铠甲”。

    让学生任意把苍耳挂在自己的头发、衣服上,然后走一走、跳一跳,体会苍耳妈妈传播种子的妙处,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说,教师相机板画:兔子)

    苍耳宝宝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就能去田野、山洼。这个办法多妙呀!谁来夸夸苍耳妈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节。

    3、说豌豆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第四节,教师提出要求:

    自由读第四节。

    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小组成员之间共同探讨。

    说说豌豆是怎么传播种子的?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各组选派代表汇报学习情况。

    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拿出一颗豆荚,将豆荚一捏,壳子突然收缩,形成弹力,豌豆便弹射出来。同时,教师告诉学生这与“豌豆晒在太阳底下,豆荚炸开,豆粒儿蹦着跳着离开妈妈”的效果是一样的。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让学生明白了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教师板画:太阳)

    出示句子:

    豆荚炸开,孩子们离开妈妈。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比较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引导学生从豆荚炸开的响声、豆子蹦跳的动作、联想生活中蹦跳的快乐等方面去思考)

    指导学生读出豌豆宝宝蹦着跳着离开妈妈时的高兴的心情。

    4、试着根据板书背诵课文,可以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通过直观教具的演示,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也激发了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动手操作,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全文

    1)师:在这次学习活动中,我们一起采集身边的植物,观察、了解它们传播种子的方法,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啊!你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发现?(学生畅所欲言)

    2)齐读课文第五节。

    3)教师总结:植物王国里的奥秘还有很多,粗心的小朋友是找不到的。希望你们做细心的孩子,探索大自然中更多有趣的事物和现象。

    【设计意图】对课文知识进行拓展,加强课内外知识的联系。

    五、拓展阅读

    1)必读:P20-244.小伞兵和小刺猬》《5.树木可以依靠风力超长距离传播种子》《7.奇妙的植物》

    2)选读:P22-256.奇妙的种子传播方式》《8.苍耳的自述》

    六、快乐写话:

    1、植物妈妈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呢?(让学生介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如:太阳一晒,凤仙花娃娃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2、你能像课文一样夸夸这些植物的妈妈吗?为你喜欢的植物编一编儿歌。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仿写,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

     

    11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请在这里输入段落内容...

    • 标签:
    • 陆坪
    • 教学设计
    • 语文
    • 小学
    • 植物妈妈有办法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