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昌小学徐琴语文25古诗两首第一二课时教学设计和课件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请在这里输入段落内容...25古诗两首教学设计.docx《25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龙昌小学:徐琴
一、教材概述:
这两首诗都是唐诗中的极品。它们流传之广、应用之多、影响之深,都难以估量。
也许,孩子们会对“乡音无改鬓毛衰”觉得难以捉摸,却对“笑问客从何处来”产生出会心的微笑;也许,孩子们会对“桃花潭水深千尺”充满神往,却对“不及汪伦送我情”感到难以置信。
《回乡偶书》里那个老人家,面对故乡的小顽童,在感叹时世易移之余,涌现在心头的或许是那鞍马困顿的人生旅途,是那故乡的清风明月,是那童年时听到儿歌、吹起的牧笛,是“少小离家老大回”时急切的足音……贺知章一生仕途顺利,年逾八十告老还乡时,玄宗皇帝亲自作诗送别,还将镜湖赐给他,太子和百官为他饯别,可以说是“衣锦荣归”。但诗人没有描写那些为世俗所羡的情态,只是刻划一个久客回乡的普通人的真情实感。这一点与史籍记载贺知章一生临达豪迈、不慕荣利是一致的。
《赠汪伦》里的李白和汪伦,桃花潭水和踏歌声,“将欲行”和“送我情”,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有形有情的写意画;桃花盛开,潭水轻漾;轻舟欲行,踏歌声起。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刻骨铭心的画面!这是多么真挚而动人的送别!
孩子们在读这两首诗的时候,一定会浮现出自己能感触到的画面或场景,一定会与贺知章、李白一路同行……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古诗短小精悍,富于音乐美,富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易于背诵。学生已经学过几首古诗了,这两首古诗是其中的经典名篇,相信学生也会喜欢的。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认读。2.调动生活体验识字。
(二)朗读感悟 古诗因时代久远,语言精炼,表达简洁,意蕴深长,学生的领悟是有限的。学生对古诗的主题思想、感情、意境、韵味的感悟,需要日后来咀嚼,需要人生阅历来丰富。我们不必逐字逐句地进行串讲和赏析。
1.感悟诗歌情境,合理指导朗读。2.创设情境,进行朗读。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古诗的过程中,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热爱家乡,珍惜友情。
五、教学重难点:
了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思乡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多媒体课件 2、扩展阅读材料 学生准备写话本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学习第一首古诗中的生字,会写本首古诗中的字。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 懂得要热爱家乡。
学习重点:识字写字。
学习难点:体会情感。
课前诵读:
1、诵读经典诗文,传承中华美德。这是我们小庙中心校校园文化的一大特色。同学们,让我们先来诵读本周的经典诵读诗文。(出示课件《绝句》,学生诵读)
2、大家读得真好,今天老师继续带同学们学习另一首经典诗文,大家有信心学好吗?
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1、图上都有些什么?
2、仔细看图,猜猜图上的人在干什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揭示课题:有一个叫贺知章的人,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到了老了才回来,这首诗就是他回到家乡后写的。(出示课题:“回乡偶书”齐读。)释题,偶书:偶然地随意写下。
二、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
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认读生字。
客 何 音
3、小组交流,说说怎样记住这几个字。
4、学习书写。
(1)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客、音、何
(2)分析字形。
(3)指导书写。
客:宝盖儿不要写得太宽,撇捺要伸展开。
音:第二横应当写得长些,突出主笔。
何:右边的“可”,横要长些,竖钩的起笔处不要写在横的末端。
(4)学生描红。
5、自由读古诗,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圈出来。
6、小组合作学习古诗。每人读一遍研讨,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不懂的词语,一起讨论。
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1、提出自己不懂的问,全班解释。
鬓毛衰:鬓毛,面颊旁耳边的头发;衰,稀疏零落。
客:指作者自己。
2、自由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读懂了哪句就说哪句。
学生甲:第一句意思是少年离家,年老才返回故乡。
学生乙:第二句意思是口音没变,可两鬓已是白发苍苍。
学生丙:第三句意思是儿童们见了“我”,都不认识。
学生丁:第四句意思是儿童们笑着问:“我”:“客人你来自何方?”
3、读古诗,给你的伙伴读一读。
4、指名朗读,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出示图)
四、启发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1、如果你就是贺知章,离开家乡几十年后,回到自己的家乡,见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你当时的心情怎样?你当时看到的、听到的和想象中的一样吗?试着说一说。(心情又悲又喜,百感交集。)
2、自由读,并试着背诵古诗。
五、 拓展阅读:
1、 自由读阅读材料第72页“读一读”,有时间的同学 阅读“资料城”1、2、3、4。
2、自读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
六、写话练习:
同学们,让我们也来效仿一下古人吧!设想:将来有一天你也如诗人贺知章一样,年老了回到自己的家乡,见到亲人和朋友。面对他们你会说些什么呢?试着写两句吧!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认识第二首古诗中的生字,会写其中的字。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感情。
3 、懂得珍惜友情。
学习重点:识字写字。
学习难点:体会感情。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1、谁能把《回乡偶书》这首诗背给大家听?(指名背诵)
2、出示课文插图,说说他们在干什么?谁送别谁呢? 诗人离开时的心情怎样 ?
3、揭题,读题
4、课件出示有关作者的趣味小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典故——《十里桃花 万家酒店》
汪伦非常敬佩大诗人李白的才华,特别想请李白到他家住一段时间,但是又不知道怎样才能请到李白。李白这个人不怕皇帝、不怕官、不爱钱,一生喜欢的就是游山玩水、喝酒、写诗。汪伦根据李白的个性特点,写了一封请帖送到李白手里,上面写着:“太白先生:这里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不妨择日光临寒舍共赏桃花,共谋一醉。”
李白一看“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八个字,眼睛都瞪大了。心想,世上竟有这样的地方?便应邀来到汪伦家。
到了汪伦家之后,每天,汪伦只是陪李白喝酒,向李白请教作诗的学问,带着李白在村子周围看看,连“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提都不提。李白急了,反复要求去赏“十里桃花”,去“万家酒店”。汪伦被逼得没办法,只好对李白说:“这些地方你都去了。”李白被搞得摸不着头脑。
汪伦说:“‘十里桃花’,就是离我家十里外的山坡上的一棵桃树。‘万家酒店’就是我们天天都去喝酒的一个姓万的人开的酒店。”
这天,李白要继续他的行程了。正当船缓缓开动的时候,汪伦来到岸边,依依不舍地给大诗人李白送行。
李白深受感动,觉得这才是最真挚的人生友情。情动之下,一首《赠汪伦》便脱口而出。
二、自由朗读,初步感悟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赠、汪、伦、舟、欲、踏、潭、乘。
3、说说记字方法。
4、指导书写,学写“舟、乘、汪”,师范写。
5、描红。
6、再读古诗。
三、熟读成诵,入情入境
1、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
2、提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1)小组交流古诗意
(2)集体汇报交流。
3、品析诗句,深入体会感情。
(1)读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古诗描写了朋友分别时的情景,表达 了朋友间的情谊。)
(2)从诗中找出词句,说明朋友的情谊深。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岩上踏歌声。描写一个朋友诗人李白的那种朴实、真诚的感情。)
(后两句把离别情与桃花潭水相比 ,进一步歌唱了朋友对自己的感情十分深长。)
(3)全诗语言自然平易,但内容都令人回味。盾图想象诗中情景。
(4)此时,如果你就是李白,你有何心情?
(5)育读诗句,进入意境。
①指导朗读。
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②指导背诵。
自由背,展示背,师生共背。
四、拓展阅读:
1、阅读材料72页“猜一猜”。
2、阅读“资料城”第5、6、7、8、9篇。(读完后交流“猜一猜”的答案)
五、写话练习: (以下任选一题。)
1、想想还有哪些古诗是写朋友依依惜别的呢?写一写。
2、选一些生字编谜语或儿歌。
板书设计:
回乡偶书 (贺知章) 赠汪伦 (李白)
少小/离家 /老大回, 李白/乘舟/将欲行,
乡音/无改 /鬓毛衰。 忽闻/岸上/踏歌声。
儿童/相见 /不相识, 桃花/潭水/深千尺,
笑问/客从 /何处来。 不及/汪伦/送我情。25古诗两首课件.ppt
-
-
- 标签:
- 25
- 语文
- 第一
- 小学
- 古诗两首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