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师启示 (0'56")
- 教师活动
- 未填写
- 学生活动
- 未填写
- 师生互动
- 未填写
- 媒体信息
- 未填写
- 反思内容
- 未填写
-
步骤 2 (0'7")
- 教师活动
- 未填写
- 学生活动
- 未填写
- 师生互动
- 未填写
- 媒体信息
- 未填写
- 反思内容
- 未填写
-
-
-
梳理课文前后经过 (3'34")
- 教师活动
- 未填写
- 学生活动
- 回答问题,课文事情经过
- 师生互动
- 未填写
- 媒体信息
- 未填写
- 反思内容
- 未填写
-
学生回答警示 (2'24")
- 教师活动
- 未填写
- 学生活动
- 一起回答课文的警示内容
- 师生互动
- 未填写
- 媒体信息
- 未填写
- 反思内容
- 未填写
-
学习第二篇短文 (4'32")
- 教师活动
- 指引学生回答问题
- 学生活动
- 回答问题
- 师生互动
- 未填写
- 媒体信息
- 未填写
- 反思内容
- 未填写
-
课文小结 (0'55")
- 教师活动
- 起主要作用,做总结。
- 学生活动
- 未填写
- 师生互动
- 未填写
- 媒体信息
- 未填写
- 反思内容
- 未填写
-
-
-
出示照片,联系大自然的启示 (1'19")
- 教师活动
- 未填写
- 学生活动
- 未填写
- 师生互动
- 未填写
- 媒体信息
- 未填写
- 反思内容
- 未填写
-
学生自主拓展阅读 (12'48")
- 教师活动
- 未填写
- 学生活动
- 未填写
- 师生互动
- 未填写
- 媒体信息
- 未填写
- 反思内容
- 未填写
-
总结 (0'6")
- 教师活动
- 未填写
- 学生活动
- 未填写
- 师生互动
- 未填写
- 媒体信息
- 未填写
- 反思内容
- 未填写
-
-
-
步骤 1 (23'42")
- 教师活动
- 未填写
- 学生活动
- 未填写
- 师生互动
- 未填写
- 媒体信息
- 未填写
- 反思内容
- 未填写
-
优点记录:
王老师这堂课是《大自然的启示》,为一篇略读课文,带领学生学习本节课的两篇小短文,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旨,即让学生理解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以及人类从大自然得到的启示。随后,王老师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学生针对所调查的内容进行汇报。在课堂的最后环节,学生进行写作表达,从而达到言语运用的目的。从整个教学活动的安排来看,这是一堂典型的211课文课,教师前半节课带着学生熟知课文大意,渗透写法,后半部分设计拓展阅读和写作表达。整个教学流程清晰直观,学生基本能够根据自己所搜集的资料,按照一定的写作技巧,围绕“大自然的启示”进行一定的书面和言语表达,基本上达成了教学目标
讨论点:
两篇短文的内容看似相同,实则稍有区别,如短文一旨在让学生明白要尊重大自然的发展规律,人类要避免肆意破坏生态系统;短文二则从大自然给予人类发明创造的启示而开展,王老师如果设计些过渡的话语使两篇短文衔接的自然一些就更好了;学生在网上搜索资源的时候,可以给予一定的引导或者文本上的框架,避免学生在网上搜索时出现网络迷航的困境;教师可以灵活根据出现的网络资源问题进行任务的调整,如本节课由于网络资源的问题,学生可以进行搜集和口头汇报的形式,替代原有的写话任务。
评分总数:
74
暂无资源
暂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