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分享课——多种多样的植物(芦荻西小学梁瑞红老师)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学校名称

    芦荻西小学

    执教教师

    梁瑞红

    课程内容

    多种多样的植物

    课程学时

    第三课

    所属学科

    科学

    教学对象

    六年级

    一、教学设计理念

             为了更好的引导、培养课程中学生主动探究和有意义知识建构的能力和意识。本次教学过程中利用iPad和情境感知学习系统为学生搭建一个课内与课外无缝融合的学习空间。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拓展阅读资料的学习,以及在校园内对植物的主动探究,来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理解植物分类的科学方法。

    二、教材内容分析

    从校园植物多种多样性的植物认识,拓展到对自然界植物多样性的认识。地球上植物种类繁多,教科书以学生熟悉的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类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建立植物多样性的认识,并且领悟到分类是研究植物多样性的基本方法。本课是生物领域的教学内容,是在三年级学习《植物》《植物的生长》以及五年级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本单元知识学习的。 认识植物多样性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地球上自然资源、保护地球环境,保护地球珍稀的生物。本次教学是一次进行环保教育的很好契机,相信通过这次课程的研究性学习能够教育孩子友好的对待植物大家族中每一个成员。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与态度等)

    科学概念:

    1、植物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2、不开花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

    过程与方法:

        1、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2、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2、能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植物的多样而美丽 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他们所熟悉的校园的植物种类。启动学生原有认知,再继续本课的学习,在让学生通过调查后学生又发现很多植物,三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研究过周围的植物,再加上多年来通过各种方式积累的对于植物的认识,他们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了许许多多有关植物的知识,但是这样种类繁多的植物到底如何表现为多种多样呢?学生并不清楚。因此学习本课时让学生以已知的植物为基础,让学生在分类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植物的多种多样,从而建立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进一步让学生学会分类的方法,领会分类是学习科学的一种方法!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阅读法、探究式学习、合作-研讨法。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PAD、云平台资源、课件等)

    iPad、情境感知学习系统、教室和校园

    七、教学过程

    学习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媒体资源

    (环节一)

    导入

    1、 学生观察校园植物图片。

    2、 学生肯定会回答在校园里见过

    1、  播放校园植物幻灯片?

    2、这些植物你们在哪里见过?

    PPT

    1、 应该不全认识吧。

     

    1、我们校园一共有多少种植物吗?你都认识吗?

    2、今天我们就收集一下校园的植物,给校园里的植物分分类。

    3、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多种多样的植物》。

     

    (环节二)

    收集校园植物

     

    学生分组在校园规定的区域进行收集植物

    1、由于时间关系,要给同学们布置一下任务(每组7人,每人负责一个区域):

    1

    小花园

    的左侧

    2

    小花园

    右侧

    3

    金鱼池前

    4

    泳池后

    5

    舞台左侧

    6

    操场旁

    7

    二楼

     

     

     

     

    PPT出示各组的收集的区域,并向学生发放区域地图。

     

    iPad和情境感知学习系统

    (环节三)

    探讨植物的分类方法

    1、 各小组上传图片。

    (学生将个人收集到的植物图片,通过情境感知系统上传至小组讨论的群聊里(群聊里头能够列表显示小组成员提交的有关植物+文字说明的内容)

     

    2、 学生思考交流。(根据已有的科学经验,他们会想到分类的方法)

     

    3、 学生在iPad上对校园的植物在组内开展面对面的讨论交流,并将讨论结果,即植物分类的概念图(用纸和笔完成),以拍照方式上传到情境感知学习系统的作品提交区中。植物进行分类。

     

    4、 学生汇报分类结果。

     

    5、 各小组汇报自己小组对植物进行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1、  请大家把收集到的植物照片上传到云平台的资料夹上。

     

    2、 看到这么多的植物,我们怎么样科学的去认识他们,记住他们呢?

     

    3、你们认为给植物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学生给ipad本上的植物分类。

     

    3、 你们小组是按什么标准给这些植物分类的呢?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5、教师板书学生的分类标准:

    (生活环境(水生、陆生)、茎的特点(草本、木本)、根的特点(直根、须根)、是否开花(开花、不开花)、是否落叶(落叶、常绿)、生长年限(一年、两年、多年)、木本植物的树身高度(乔木、灌木))

     

     

     

     

    1、 情境感知学习系统

    2、 网上搜索植物分类的信息(提供网址链接)

    (环节四)

     

    观察开花植物和不开花的植物。

    1、学生按开花和不开花给植物分类。

     

    1、这是大家的分类标准。这么多的方法说明同学们一直在动脑筋思考着,真不错。而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例如,他们根据有没有花将植物分为两大类: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如果请你按这个标准来分类,你能区分吗?谁来试一试?

    2、质疑:这些分类正确吗?(学生可能会将小叶黄杨,小叶女贞、牛筋草分为不开花植物。)

     

    2、学生自学课本P72电子书的学习资料。

     

    3、汇报按科学家提出的植物分类方法,把校园的植物进行分类的结果。

    3、电子书内容:

    ①、我们曾经在三年级时养过凤仙花,哪位同学来回忆一下凤仙花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②、我们就将类似于凤仙花这样的植物称之为开花植物。(展示小叶黄杨,小叶女贞、雪松、圆柏、牛筋草等的花)这些植物都是开花植物,只不过雪松、圆柏等植物的花为隐性花,不太明显,所以我们很少看见。

    ③、哪些是不开花的植物呢?(展示苔藓、蕨类、藻类等不开花植物的图片)

    ④、仔细观察一下不开花的植物,看看有哪些特点?(实物展示:海带、蕨类,以及开花植物)

    电子书

    (用mac来做)

    (环节五)

    课后延伸

     

     

    我们已经知道了世界上的植物可以按多种方法来分类,也知道了科学家对植物是怎样进行分类的。自然界多种多样的植物不仅给带我们美的享受,而且它们珲不断地制造氧气供人类呼吸,我们应该爱护植物、多了解植物。

    课后请同学们进一步地观察,不开花植物的生长环境有什么特点?

     

    八、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

    第一步:课程导入(教师)

    第二步:学生活动(校园内收集植物、教室内小组讨论、小组提交作品)

    第三步:师生共同探讨植物分类的方法

    第四步:拓展阅读资料的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习科学的植物分类方法)

    第五步:课程小结,并布置课后延伸任务。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植物
    • 教案
    • 多种多样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