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轴对称现象(杨敏宁)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第五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

    第一节轴对称现象

     

    一、 对本节内容的整体说明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第七章共分6节,本节《轴对称现象》是第一节 ,它在本章中起着起始新课的作用 。本节通过大量的生动的生活中的实例引领学生进入图形中的对称世界,深刻体会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 。同时通过本节的学习与探索 ,使同学们对对称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 ,由浅到深,为后面抽象的对称图形的学习作好铺垫工作 。

     

    二、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在小学时已经学习轴对称图形只不过是没有去研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学生在七年级上就对对称图形有所接触 ,如:扇形 ,圆 ,线段 ,角等 ,所以当今天学习了什么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时 ,学生识别起来应该顺理成章 ,在对对称定义的理解和应用上也应有水到渠成的感觉 。只是在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上可能会产生一些模糊 ,这是教学中应该突破的地方 。

    学生生活经验基础:对称现象及对称图形在生活中存在大量实例 ,因此 ,对称对于学生来说应该不陌生 ,理解起来也应不困难 。

    三、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主要是感知和体会轴对称现象 ,也要为以后学习图形对称的相关知识起到一个承接的作用 。为此,本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感知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探索轴对称的共同特征 。

    2.通过大量的实例初步认识轴对称 ,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 。

    3.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 ,体会其文化底蕴及价值 ,学为所用 。

    4.感受生活中的美,感受数学来源生活。

    四、 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课前准备 、情境引入、合作学习、练习提高、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  课前准备

    活动内容:收集与对称相关的图片和实物(提前一周布置)

    活动目的:通过收集整理与对称相关的图片和实物 ,使同学们先对对称有一个整体的感性认识 ,并且初步了解对称在生活中大量存在 ,理解学习对称的必要性 。

    实际教学效果:通过分组合作 ,走向广阔的生活天地——田间、山村、工厂、社区等等,能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数学是对自然的浓缩与抽象 ,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极大地激发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也展现了同学们小组合作的团队精神。

    第二环节  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从各小组收集的图片中有代表性的选择一些 ,用投影仪演示 。使学生能够形象直观地感受图形的对称 。

    附小组收集的部分图片:

                  

            

     

    把一个平面图形沿着某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理解轴对称图形应注意三点:(1)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图形;(2)对折;(3)重合。

    做一做:

    将一张纸对折后,用笔尖扎出如图所示的图形,然后将纸打开铺平,你会得到什

    么图形?你还能用这样的方法得到其它的轴对称图形吗?(能否放到下一节课去研究性质)

    说明:(1)“轴对称”是两个图形       (2)对折     (3)重合

    活动目的:通过感官加深对轴对称图形和成轴对称的理解。

    实际教学效果:学生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展示、讲解亲自搜集到的生活中的图片,从中获取大量的信息,亲身经历、感受生活中的数据的过程。而且讲解中小组之间互相补充、互相竞争,气氛热烈,使图片信息的获取更加全面。事实上,通过对各种图片特点的一个自然感知的过程,学生都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出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一些特点,这就为下一环节“合作学习”打下了一些基础。

    第三环节  合作学习

    活动内容:1.学生根据小组收集到的感兴趣的图片,结合本小组制定的研究方向,小组讨论,选择哪些图片才是教科书上讲的轴对称图形。

    2.各小组成员各自画了一些图形,互相判断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教师给予适当辅导 。

    活动目的:此处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选择、绘制,并培养学生对某个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合理决策的能力,使学生完整地经历“收集采样       整理对照     理性思维”的活动过程,深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实际教学效果:只有调查才有发言权 ,实践是检验客观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与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讨论学习 ,各小组都获得了对轴对称图形及轴对称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

    第四环节  练习提高

    活动内容:进行适当的由浅入深 ,由感性到理性的一些练习 ,老师进行了一些必要的讲解 ,打好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基础 。

    选一选

    1.下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角      B.线段       C.太极图     D.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上的紫荆花         E.等腰三角形             F.五角星

                       

     

     

    2.观察下面图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找出它的对称轴。

                          

    看一看

    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找出下文中成轴对称的文字:

    一叶孤舟,坐着两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

     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

     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次,今天一定要中.

    想一想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角是一个以角平分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B.英文中大写的字母A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C.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是它的对称轴                          D.等边三角形每一条边的垂直平分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2.一天, 小明, 小刚, 小强, 小军四个人发生了争论:

        小明认为:凡是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小刚认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小强认为:有一个角等于45˚的直角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小军认为:有一个角是30˚, 另一个角为120˚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你知道他们谁说的不对吗?

    3. 下面的图形你认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是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4.指出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还是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并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第五环节  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师生共同交流 ,总结本节收获——从实际到理论 。

    活动目的:鼓励学生自己动手 ,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 ,加强同学们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 。

    实际教学效果:教学相长 ,共同进步 ,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 ,也再次认识到教师在教学中的“导和授”的作用。

    第六环节  布置作业

     

    活动内容

    1.请根据本节所学收集或设计一些简单的,漂亮的轴对称图案 ,在班级后面的板报上展出 。

    2.课后练习 。

    3.预习和准备下一节课内容

    活动目的:增强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及爱好 ,充分给学生们展示的空间 ,让他们心灵之花得到舒展与开放 。

    教学设计

    学校

    佛山市城北中学

    课名

    轴对称现象

    教师

    杨敏宁

    学科(版本)

    数学-北师大版

    章节

    第五章第1节

    学时

    1

    年级

    七年级

    使用节点

    课前

    微课嵌入点

    引入环节

    选该内容进行微课探索的原因

    引起学生对轴对称图形与成轴对称的图形的思考

    微课类型

    解决重点、激发兴趣

    微课嵌入目的

    使学生意识到轴对称图形与成轴对称的图形有区别也有联系

    选取策略

    学生容易混淆轴对称图形与成轴对称的图形

    微课效益分析

    1、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与成轴对称的图形之间联系与区别更清晰

    2、使学生能快速找出对称轴

    3、知道轴对称图形与成轴对称的图形能互相转化。

    预设的问题是

    轴对称图形与成轴对称的图形区别在哪里?可以互相转化吗?

    怎么设计本堂课

    1、图片欣赏

    2、情景引入

    3、探索性质(小组合作)

    4、巩固练习

    5、内容小结

    6、作业布置

    引导语如何设置

    嵌入微课前后的引导语怎么设置,技巧是什么,应注意哪些问题

    • 标签:
    • 轴对称
    • 现象
  •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