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区别】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区分】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异同初探.docx
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异同初探
吴成军 北京市第15中学 100054
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到底有何不同?这两者之间有何共同点?既然要将探究性学习渗透于各个学科的教与学的环节之中,为什么还要专门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呢?本文就这些问题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列出了6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其中的第二项是关于课程结构的改革,第四项是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第六项是对课程管理模式的改变。由此比较研究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一、研究性学习定位于课程改革,探究性学习定位于学习方式的变革
1.定位不同
在我国已推出的《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实验稿)》、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均新增了一门课程,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可见,“研究性学习”是作为一门独具特色的课程而提出的,像其他的学科如语文、数学、英语一样,“研究性学习”首次成为了每个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首次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程列入课程计划,从制度上解决和保障了这一活动的开展和深化,因此,研究性学习是基于课程结构的改革。
此外,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23学分,而其中研究性学习计15学分,甚至比传统学科语文、外语和数学各学科的10学分还要高出5学分,所占比例高达毕业总学分114分的13.2%。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然而,探究性学习也出现在了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普通高中教育课程计划中,不过不是作为课程改革出现,而是要求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中,开展探究式的教学和探究性学习,因此,“探究性学习”是基于转变学习方式的改革。探究性学习涉及到学习方式的变革,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师教学观念和方式的转变。
2.目标指向性有所不同
改革课程结构,是要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没有固定的教材,是基于学生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和应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一种特殊而综合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满足了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此,研究性学习还具有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的目标指向性。
作为转变学习方式的探究性学习,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探究性学习实际上是指科学探究,《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是这样定义的: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经。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由此可见,探究性学习的目标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而且更加注重探究过程和处理信息的科学方法,并致力于培养他们探究、合作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总之,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获得科学观念、掌握科学本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
二、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一般共性
1.学习过程的自主探究性
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己得出结论的学习方式的探究性,是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最主要的共同特点。
在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需要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或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或半自主学习的过程。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是由教师指定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记忆,而是引导、归纳、呈现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供学生探究。同样,探究性学习也不是要求教师直接讲授,而是要求教师展示某些背景或创设一种情景,引出需要探究的问题,即问题探究的由来,但也可以直接提出,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进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己得出结论。
2.学习目标的生成性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之时,教师和学生都需要一个整体规划,在每一个活动开始之前都要有对活动的周密安排和设计,这是研究性和探究学习所具有的计划性的一面。但是,现实活动过程中,由于学生智力和行为的影响,不可预测的因素会随机发生,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根据当时的情况重新调整自己的活动,那么,学习的目标也就会因为活动的调整而发生改变。当一个新的主题产生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入,创造性的火花也不断迸发,这就是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目标的生成性,这种目标的生成性反应出学生的个性和素质的多样化,也是符合现代教育个性化的基本原则。
3.培养目标的共同性
(1)体验研究和探索的过程,提高学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亲身参与是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首要要求,在参与的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快问题的能力是学习的核心。对于研究性学习而言参与探究,能真正发现问题的复杂性,体验出解决任何一个实际问题的艰巨性;能体会到具有克服困难,不断上进,顽强进取的精神品质是多么地重要,也才能真正品尝获得成功后的快乐;对于探究性学习而言,体验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从中学习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体验科学家研究方法的巧妙和研究过程的艰辛,认识到科学家那种锲而不舍、克服种种困难不畏艰辛的精神品质,对于他们的成长,逐渐形成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学习品质,激发起他们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发现创新的积极欲望,是相当重要的。
(2)培养科学探究的创新能力。能力的培养是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核心问题之一,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研究性学习而言,师生共同提出研究性课题,确定研究的方法、途径,获得有新意的成果,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大的创新,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表明,创造性的设想、方法和措施是思想的火花,随着研究的进程而不断地涌现。对于探究性学习来说,动手实践,学科学其实就是做科学,这本身就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之一,另一方面,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创造性思维,它是培养创新能力最经常的途径。
(3)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科学的态度和科学道德是研究性学习追求的高尚人文精神。真理的追求,需要脚踏实地,来不得半点虚假。在通向成功的崎岖道路上,只有不畏艰难才能到达终点。研究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虽不能与先辈们的上下求索和科学家们的创造历程相比,但同样需要同学们认真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追求进取的精神,磨炼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此外,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都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分享快乐和成果,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研究性学习为同学们的人际沟通创设了广阔的空间,在开展研究活动过程中同学们要发扬团队精神,学会合作与分享。
三、研究性学习相对于探究性学习具有更加明显的特点
相对探究性学习来说,研究性学习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1.更大的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它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实践应用也可能偏重于理论研究。在同一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可以各不相同,它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非常开放的学习空间。另外,研究性学习在活动的类型和方式上也具有更大的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活动的类型和方式可以由学生根据所研究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确定,方法上也可以自由选择,因为选择的课题不同,所以活动的类型和方式也各不相同,即使是面对同一个课题,但由于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不相同,所采取的方式也会各不相同。
例如,《埙的制作与研究》(指导教师朱宏达),虽然是一个与音乐有关的研究性课题,但研究的内容是开放的,多种多样的:包括埙的历史、埙的制作工艺、异型埙制作、埙的音律、埙的演奏艺术等。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自愿组成小组,自选研究内容,确定子课题。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更愿意制作埙;参加数学建模的同学认为,研究埙的音律正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研究方向;喜欢历史的同学更愿意通过文献了解它的古老性;喜欢演奏乐器的同学,希望获得对埙的演奏技能。于是他们分别选取了《不同材料埙的制作》;《埙的容积与音高的关系》;《埙的历史与演奏家》;《对埙的演奏技巧的研究》等子课题,由于是同学们自己选定的,符合他们的学习意愿,因此,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注:本案例活动由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神奇之窗》栏目拍摄播出。)
相比较而言,探究性学习的内容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这种开放性是有一定限度的,例如学科探究活动的内容往往是预置的,是取自教材,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限制在各个学科内进行的,它与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与整个学科的知识体系是一脉相承的。此外,学科探究性学习的活动程序往往是固定的,因而活动类型的开放性较小。
2.更强的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也就是说,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其研究的课题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来自生活、来自变革中的社会,而这恰恰是学生在校学习基础知识时有所欠缺的,这种研究可以弥补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课本书”的现状,这种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实践性,正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学生将来更好地溶入社会,更好地参与社会工作打下必不可少的基础。
例如,《计划性升血──挽救更多的生命》(作者张立获得数学知识应用竞赛论文一等奖),研究者写道:我的母亲是一名医生,受她的影响,我从小对治病救人感兴趣,对于当今社会医疗费用高昂的现实矛盾,我和母亲一样感到困惑。用较低的费用同样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是我进行研究的动力。在院方的同意和我母亲的帮助下,我在医院里随机选取了49份癌症患者的病例,记录和分析了癌症治疗中白细胞降低时使用升血药物(GCSF)的用药量。我将每个病例的数据绘制在直角坐标系上,在排除各种函数规律的可能性之后,经过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我终于确定了用最简捷的直角组来进行描述并得出了符合实际治疗的结论。这一研究成果如果采用,大约可以为病人节省1 500~4 000元。
3.明显的综合性
研究性学习正因其研究,因此必需对其产生兴趣,正因其需要产生兴趣,因此需要学生主动选题和确定研究的课题,而这种选择研究的课题不一定是课本的知识,不一定是老师知道的知识,它可大可小,大可到不同国家的文化比较研究,小可到一块草地的昆虫分布的研究;文科的学生可选择理工类进行研究,理科的学生也可以选择文史类进行研究,在各种课题的研究中用到的科学方法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调查、资料收集、实验、实践和实习,等等;培养的能力是全面的,如观察、分析、归纳、综合、推理、演绎、实验计划和设计,等等。因此,一个课题研究完毕,收获的不仅仅是课题报告,更重要的是各种有效科学方法的应用,综合能力的提高。
例如,《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指导教师吴成军),酸甜香脆的泡菜怎样制作?制作泡菜的过程中由于乳酸菌发酵会产生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在特定的条件下可能转变成致癌物──亚硝胺。怎样通过化学分析的方法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食盐浓度和发酵时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要研究这些问题,需要的不仅仅是兴趣,而是查找资料的能力,动手制作的能力和科学实验的能力,还需要的是食品安全的知识、生物学知识、化学知识,以及物理学知识。与此同时,在制作和检测的过程中,又增长了生活技能,增添了生活乐趣,关注食品安全,提高了生活质量。(注:本案例活动由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神奇之窗》栏目拍摄播出。)
四、开设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首先,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与之对应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进行的分科课程。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首先体现在“综合”二字,课程期待从综合实践问题切入,以各种学科知识为基础,学会多种方法思考问题,在相关学科知识的整合中,获得多种能力。诸如,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撰写表达成果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等等。因此,设置并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体现了课程结构要实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其次,学习方式的改变需要载体,这个载体就是课程。受学科课程特点所限,与之对应的“讲解式教学”、“接受性学习”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人类承传的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是人类把握现在,面对未来的捷径,但这种学习方式又导致了种种的偏差,例如,学习往往被理解为背诵、模仿和做题,缺乏动手和创新能力,学习内容和工作要求严重脱节,等等。正因为如此,改变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就应运而生。然而,仅仅依靠学科探究的学习是远远不够,它需要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共同的改变,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过程,需要制度的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研究性学习,它所传递的知识可以摆脱学科知识树型结构的逻辑体系,以不够系统的知识为基本内容,诸如,实验制作的技能技巧、道德伦理体验、问题解决途径等,可以在动手操作、情感体验、模仿尝试、角色效仿等方式中学习和内化。
第三,尽管各个学科都提倡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探究性学习,但各个学科之间的探究又往往是孤立的,然而当今的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在工作和生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又是综合性的问题,需要的是整体的人文和科学素养的提高,因此,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就有了必要,研究性学习课程超越了学科的视界,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整个的生活。
第四,作为一门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研究性学习却有别于其他的必修课程。这是一门由国家和学校共同管理的课程,国家管理的是课程界定、对课程性质、功能、任务、目标等方面的定位以及对
同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学校管理的则是课程的开发、组织、实施及教学管理,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内容系统的建构、教学方式的选择、评价方法的制定,等等。学校通过开设这门课程可以形成办学特色,教学特色和育人特色。可以实现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现课程的三级管理,增加课程对于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
-
-
- 标签:
- 研究性学习
- 区别
- 探究性学习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