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泉市第三小学 曾丽 语文 司马光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司马光教学设计2.doc


     

    《司马光》教学设计

    概述

      司马光是我国宋代伟大的史学家。这篇课文讲的是他七岁的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全文情节生动,叙事性强,利于激发学生读书兴趣,浅显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沉着、机智、勇敢、聪明的小司马光形象,对学生也起到了一定的榜样感召作用。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课文内容相对熟悉,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课文故事性强的特点,突出以读为主的线索,促使学生在读中熟悉,读中感悟,读中思考,进而体会司马光的机智、勇敢。同时应结合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增进对课文的理解感悟。

      教学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能正、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3、能从课文插图中观察出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4、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ppt课件,拓展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2、能从课文插图中观察出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复习生字词语(2分钟)

    1、课件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

    2、课件出示:我来猜字谜。
    犬”字上面两个口 ( )

    元”字掉在框框里。 ( )

    另有立刀旁。 ( )

    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 ( )

    二、品读感悟课文(18分钟)

    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边读边想: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得正开心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危险的事?

    2、交流,相机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⑴“一不小心”是什么意思?能用它说句话吗?

    想象:请你们仔细想想,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一个人物,说说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如何?
    (3)为什么着急呢?掉进缸里的小孩子面临着哪些危险呢?
    (4)
    你准备怎么读?

    (5)组内练读后,全班汇报读。
    3、学习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思考:在这危急关头,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边读边用横线画出描写司马光表现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其他小朋友的语句。
    学生汇报。
    其他小朋友们见到这情景都怎样了?(都慌了)说说怎样做是“慌”了?了解哭的、叫的、喊的、跑的都是慌的表现。指导读出慌张、急切的心情。
    照样子,说句子。
    例: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下课了,同学们有的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______
    司马光的表现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
    (遇事不慌,很沉着)你们是从哪些词中体会出来的?
    试着做司马光砸缸时的动作。评议:谁表演得好?为什么?
    (
    学生砸缸的动作要十分用力,才能体现是“使劲砸”
    )为什么司马光要用这么大的力气?小组讨论。(因为这样才能很快地把缸砸破,救出小朋友。)
    练习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讨论司马光的做法好在哪。(司马光的办法最好,因为缸大,水深,水对缸中小朋友威胁最大,如果让水流出来,小朋友不就得救了吗?所以他想到砸缸,并且用力砸,赢得了时间)
    小组讨论:司马光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吗?(遇事不慌、善于动脑筋、聪明勇敢的孩子)
    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这一段。

    6、司马光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救了他的小伙伴,我们一起开心的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吧。
    7、指导背诵
    你们一定想把这个故事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吧。咱们来看图试着说说。
    教师小结过渡:由于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会想办法,所以后来他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几百年后我们也一直记得他。老师希望同学们在困难面前也能像司马光一样沉着、机智和勇敢。下面我们就走进资料城看看吧!
    三、内化情感,拓展阅读:(10分钟)
    1、资源准备:课件中“资料城”模块,学生的《拓展阅读材料》。
    请你读资料城中的积累词汇、谚语、《比嗓门》、《这个徒弟我收下了》、,读完的同学接着读《《路边苦李》和《诸葛亮妙施空城计》一边读一边想,哪篇小故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1分钟)
    2、学生进行阅读。(8分钟)
    3、个别汇报读后感。(1分钟)
    四、写话练习,评价交流。(10分钟)
    1、资源准备:课件中“写话练习”模块。

    打扫卫生时,同学们有的 ,有的 ,还有的

    上体育课时,同学们有的 ,有的 ,还有的

    2、学生进行写话练习。(8分钟)
    附:板书设计:

    没有慌

    司马光────举石头砸缸救人
    想办法

    教学反思:

    司马光》是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写的是司马光和几位小朋友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盛满水的缸里,别的小朋友都慌了,而司马光却没有慌,他急中生智,举起石头砸破水缸救出小朋友。通过对这个故事的学习,启发学生遇事不慌,沉着勇敢,并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别人想的是人赶紧离开缸,而司马光想到的是缸里的水离开人。是一篇比较好的开拓学生思维的文章,目的在于教育孩子们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能想出好办法。 

      这篇课文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课文内容相对熟悉,在教学中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课文故事性强的特点,突出以读为主的线索,促使学生在读中熟悉,读中感悟,读中思考。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先让小朋友们自己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然后想想课文讲了谁,他做了一件什么事情。

    本课中我采用句子对比,引导孩子抓住关键词词语来理解花园的环境之险和司马光的沉着勇敢,同时我还注意了单元知识的整合,但由于时间关系,只是匆忙带过这样反而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但过于频繁的对比,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的。 

        本课教学上,我还是存在以往的老毛病,不够放手,讲的太多,抛出问题也是较多的,所提问题的思维含量要加强,考虑到提问对象能否表达清楚。其次在单元整合是应该落实到每一步教学,落实到课文中,关注课文前后联系,进行扎实有效的教学。以后我会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请在这里输入段落内容...

    • 标签:
    • 第三
    • 语文
    • 司马光
    • 小学
    • 福泉市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