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福实验学校——蒋贵仙——称象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称象第二课时

    21《称象》教案 蒋贵仙 3.doc

     

    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名称:

    21 称象

    教师姓名:

    蒋贵仙

    科目:

    语文

    年级:

    一年级

    课时:

    2课时

    .【教学内容概述】

    《称象》是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动脑筋想办法,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七岁的孩子,竟然解决了连官员们都无从下手的难题,学了本文就是想让学生明白遇事要善于观察,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二、【设计理念】

    《称象》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课文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大臣们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教学时,要避免分析,而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启发思考,鼓励学生创新,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校园生活,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而且乐于接受课程标准的将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学生识字能力和读文本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提取文本中有逻辑思维的信息存在一定难度。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并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四、【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称、象”等13个生字,会写“再、象”等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人物对话所表达的意思,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二)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教育学生学习曹冲,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培养学生遇事要开动脑筋,平时多观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从曹冲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2、愿意主动讲《称象》的故事。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认识“称、象”等13个生字,会写“再、象”等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人物对话所表达的意思,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2.教学难点

    1)理解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2)能联系文字和板书初步理解两种方法之间的联系,并从中感受曹冲勤动脑,善思考的好品质。

    五、【学习策略】

    游戏、创设情境、讨论、练习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教师用的资源

    多媒体课件、阅读材料

    2.学生用的资源

    阅读材料、课本

    七、【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3、理解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教育学生向曹冲学习,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4、培养学生遇事要开动脑筋,平时多观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教学难点

    1)理解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2)能联系文字和板书初步理解两种方法之间的联系,并从中感受曹冲勤于动脑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词导入。(2分钟) 

    导入:上节课,同学们和李老师一起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现在它们又来和大家见面了,你能大声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课件直接出示生词,全班齐读上节课学过的生字词。

    直接导入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称象)读课题两遍。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巩固本课生字,为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二)课题“称象”质疑,走进新课。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脉络。6分钟)

    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出示大象图片),这么大的象想称出它的重量,以现在的条件问题并不难。可是,在1700多年前的古代,想称出这个庞然大物的重量,那可得好好办法。现在就让我们穿越到1700多年前,一起来读一读这个有趣的故事。

    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语文书88页,默读或小声读课文,用线划出写象大的句子,再找出都有哪些人想出了称象的办法,并作上自己喜欢的符号。

    生反馈,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

    1.学习写象大的句子。

    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过渡:象实在太大了,大家都在为称出它的重量而发愁呢?你瞧,曹操手下的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句子练习:___一边______一边______

    2象这么大,要称出它的重量,可真得想个好办法。哪些人想出了称象的办法?

    板书:官员们 曹冲

    (三)交流学习官员们和曹冲称象的办法。(12分钟)

    追问:官员们和曹冲都想出了什么办法?分别在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在课文中找一找,读一读。要求:把句子读通顺。

    学习官员们的办法的段落。

    1、指名读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官员们的办法是什么?

    2、指名汇报:归纳两种称象办法

    交流,板书:

    官员们

    大秤

    宰肉

    你觉得这些办法好吗?曹操对这些办法满意吗?为什么?

    学习曹冲的办法。

    3、七岁的曹冲听了大臣们的议论,灵机一动,也想出了一个办法。

    4、指名读,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5、指名汇报。课件演示,看图理解

    出示:赶象上船,沿水画线;

    赶象上岸,装石入船;

    装石入船,齐线停装;

    称石等重。

    边说边板书:用船称

    称石头

    6、曹操对这个办法满意吗?大象的重量称出来了吗?曹冲怎么能想出这个好办法呢?咱们也来动动脑,  

    7、其实曹冲想出的办法与官员们的方法是有联系的,他从官员的议论中得到了启发,造大称称象,谁也不能把它们提不起,可是,水有浮力,水可以托起这艘大船,所以曹冲想到用船来称象,不能把大象宰了,一块一块地秤肉,可是,石头可以一块一块称,石头的重量就等于大象的重量了。

    板书:

    • 标签:
    • 学生
    • 一边
    • 理解
    • 动脑
    • 曹冲
    • 官员
    • 曹冲称象
    • 板书
    • 实验学校
    • 办法
    • 称象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