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堂教学设计表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内容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题名称
古诗词鉴赏《春夜洛城闻笛》(中小学教学衔接探究)
学科
语文
课型
讲读课
授课班级
初一3
授课时数
1
本节(课)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2.初步探索诗歌的典型意象,学习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3. 实现诗歌教学从小学的诵读、想象,到初中阶段的赏析、品味的目标的平稳过渡与上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诵读,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2.初步探索诗歌的典型意象,学习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设计意图、依据
创设 情景,引入 课题
出示图片,让学生猜猜是谁?
教师对图片和文字做简单评点
猜一猜,这是谁?
图片
吸引学生进入课堂,并从老师评点中了解并学习李白的优秀精神品质
读诗
进入新课,指导诵读
一读,齐读
正字音
填空:谁家 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 。
此 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1)听到什么?在哪里听到的?
是什么时候听到的?
二读,小组读
女生读:情感细腻
男生读:有情有义
明诗意
(提示基本信息)
(1)怎样的笛声?用一些词语来形容一下。(轻缓,深长、幽怨、凄清。)
你怎么想象出来的?(“暗”、“散”、夜晚、《折杨柳》是一首哀怨的送别曲)
(2)此时此刻,诗人心情怎么样?展开想象,描述一下。诗人自然而然想到了什么?(故乡。妻儿父母朋友等)
(3)老师范读,再现情景,引读:高、中、低读后两句。
三读,多层次多组合读
跟读全诗——跟读后两句——个别背诵
背景音乐
懂诗情
(通过找诗眼了解诗人感情,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再现诗歌情景)
品诗
问:
(1)是什么触动了诗人的心弦?
为什么?
(2)还有学过哪些关于笛声的诗歌?
(3)小结:诗人通过一些有情有味的形象来表情达意——笛声,杨柳。这就是诗歌的意象。
回答:
1、(声音,笛声。哀怨、凄清、悲凉)
2、《凉州词》。
羌笛,杨柳。杨柳:“留”,留恋,挽留;丝丝缕缕、飘忽不定的形状,《折杨柳》曲。
品读,升华!
引出意象的概念,初步探索诗歌的典型意象,学习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运用
通过寻意象,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通过 ,表达了诗人
思想感情。
运用所学习的方法,分析诗歌,理解诗人感情。
选取小学学过的诗歌,检查学习成效,落实学习方法的运用。
诵读,升华!
配乐演示小学初中部分具有典型意象的诗歌。
明月: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 《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 《月夜忆舍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宋】苏轼《水调歌头》
杨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的《凉州词》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笛声:
江上何人夜吹笛, 声声似忆故园春 。
——【唐】白居易《江上笛》
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
——【唐】杜甫《吹笛》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唐】李白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背诵《春夜洛城闻笛》
全体有感情诵读。
背景音乐
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经典的魅力,积累典型意象。
2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
- 标签:
- 学习
- 诗人
- 想象
- 诗歌
- 诵读
- 杨柳
- 吹笛
- doc
- 典型
- 笛声
- 课堂教学设计
- 意象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