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舒玉《泉水》教学设计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泉水》教学设计课文分析:

    《泉水》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肥光小学 赵舒玉

    教材分析:

    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儿童化的口吻描写了泉水从冲出石缝到汇入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故事。泉水流过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四幅场景意境优美,极富画面感。语言清新明快,韵律感强,充满诗情画意。孩子们见惯了矿泉水,很少见过山泉。因此,课前我布置了学生搜集泉水的有关资料,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和制作的课件,引导学生个性化的自语自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灵活地整合教材资源及多媒体信息资源,创设了一个又一个情境,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这节课的语文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采用“情景、自主、互动、发展”的教学模式,并结合充分朗读课文,自悟课文,体会感情的教学方法,通过文本与学生情感的碰撞,进一步激发学生良好的行为方向。

    教学目标:

    1.抓住描写四幅场景的句段,感悟泉水的纯洁、无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自读自悟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通过反复地朗读泉水说的话,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3.通过读词、品词、用词及说话、写话的练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品味句子,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感悟泉水的快乐与无私。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展开想象,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师自制图片,学生课前了解泉水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我会读”)师:请看这首诗歌,谁来读?请前面的同学读问句,后面的同学回答。注意读出问话的语气。

    师:泉水最后流到哪里去了?泉水是从哪儿流出来,经过了哪些地方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泉水》这一课。(板书课题:泉水)

    2.请打开课本第19页,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泉水从哪里流出来,经过了哪些地方?在这样的句子下面画上横线。(师指导,相机板书:石缝→水池→平地→果园→山谷)

    二、倾情朗读,感悟语言。

    1.品读句段1:来吧,来吧!……

    1)想继续了解泉水吗?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从哪里读懂的?(板书:多)

    2)请看这两个句子,读一读,议一议,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泉水流进山腰水池的背景图及下面两个句子)

    来吧,我的水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生:我发现……(师生评议)

    再来读这两个句子。(读后,问)这两个句子给你的感觉一样吗?你们听出了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我觉得……

    师:第二个“来吧”后面用了感叹号,感情十分强烈,你们试试,读出感叹号。看:带点的部分是词语的重复,表示强调。

    师:谁再读这句话?

    生读。

    你们从他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对他的朗读,谁还有更好的建议吗?(生评议。)

    你再给大家读一读,好吗?

    你一遍比一遍读得好, 推荐一位读得好的同学来读一读。(生读)

    谁觉得自己能读得更好?(生读)

    (师评价)我觉得你们都读得很用心,因为你们读出了自己不同的体会。带着自己的体会,一起读这句话。

    (3) 这个句子里,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理解“天然水塔”)

    4)朗读悟情。

    师:这句话里,热情的泉水把水送给了谁?(贴图)山里的姐姐来打水。(板书:打水)学生当泉水,老师当山里的姐姐,师生来对话读!

    2. 品读句段2:照吧,照吧!……

    1)师:泉水流啊流啊,流过了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板书:照身影) (课件出示下面的句子)

    泉水说:“       !我的水        !像                      。”

    2)师:泉水见了是怎样说的?请同学们齐读带“像”字的句子,这是一个比喻句,你从这个句子体会到什么?(板书:清)用“像”说一句话。

    师:泉水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杜鹃花美丽的身影,杜鹃花开心地笑了,泉水说——男生读。

    3)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仿佛看到了杜鹃花美丽的笑脸,你们还从这面镜子里看到了什么?(师生评议)

    师:是啊,多美的画面,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这句话吧!

    3.迁移法学习课文第45自然段。

    1)师:泉水一路弹着琴不停地向前奔跑着。他还流到了哪些地方?遇到了谁?说了什么?学着老师板书的样子画出相关词语,再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互相读一读,最后在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

    根据学生的交流请学生完成板书:(喝水甜   歌唱 美)

    2)这两个自然段中,还有同学对哪些词语或句子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吗?

    3)师:泉水经过了这么多地方,发生了这么多有趣的故事,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请你们读泉水说的话。

    (师引读)泉水快活地向前跑啊跑啊,它来到了山坡的果园里,果树正大口大口地喝水,泉水说 ——(生第1小组读)

    果树朋友们太感谢你们了,你们组也向果树了出热情的邀请。(生第2小组读)

    谢谢你们,有了你们的热情浇灌,果子一定会更大更甜。

    泉水穿过静静的山谷,画眉鸟在尽情地歌唱,泉水说:   (生第3小组读)

    你们的声音挺美妙的,你们组,也来试一试,(生第4小组读)

    画眉鸟想听到更清脆的伴奏,第56小组一起来读。

    4.小结归纳, 加深理解。

    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这股很清很清的泉水,尝到了它很甜很甜的滋味,听到了它很美很美的琴声。

    你们觉得,这是一股怎样的泉水?(学生自由说)

    为了记住这可爱的泉水,我们再把这几个自然段读一读。老师读前面的部分,你们还是读泉水说的话。(课件出示:第25自然段)

    三、仔细品味,拓展运用。

    1.悟词用词。

    请看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课文写泉水流经不同的地方,分别用了哪些表示动作的词?(引导找出:流进、流过、流到、穿过)

    1)你发现了什么?这些词都表示什么?

    师:同是水的流动,作者用这些词既不重复又非常准确。我们说话、写文章的时候注意这样用词,就会更加生动。

    2) 这四段话中有四处“泉水说”,想一想,泉水会怎样地说呢?谁能说出四个合适的词语,并能做到不重复呢?(生讨论汇报)

    2.朗读领悟句子的韵律美。

    1)课文其它的段落还有很多地方用了重复的词语和句子,读起来很有韵味,找出来,读一读。(课件出示下面的句子)

    丁冬,丁冬,是谁在山上弹琴?

    丁冬,丁冬,欢快的泉水弹着琴跑下山去。

    丁冬,丁冬……

    2)师:“丁冬”是泉水流动时发出的声音,这三句话中都用了“丁冬,丁冬”,谁试着来读读。

    泉水流过不同的地方,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你们试着按老师的提示读出这种区别。

    一股清泉水从石缝里流出来,声音清脃悦耳,(生读第1句)

    泉水欢快地弹着琴跑下山去,(生读第2句)

    泉水流向远方,它的声音渐渐远去,(生读第3句)

    3.展开想象,运用句子。

    1)第三句话就是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后面用了一个省略号。这个省略号告诉我们什么呢?

    2)师:想象一下,泉水还会流过哪些地方?遇见谁,会说什么?请同学们照课文的样子,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课件出示下面的句子)

    泉水流到       ,它看到              。泉水说:“                           。”

    3)请大家把自己想说的写下来。

    四、作业布置。

    课后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5.  泉水


    石缝      水池         平地         果园        山谷


    姐姐   打水   杜鹃  照身影  果树 喝水    画眉鸟  歌唱

     多             清             甜            美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句子
    • 读一读
    • 学生
    • 丁冬
    • 泉水
    • 课文
    • doc
    • 朗读
    • 课件
    • 教学设计
    • 板书
    • 自然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