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昌小学徐琴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徐琴) -.docx


    贵州福泉市试验区教学设计集

    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名称:

    小蝌蚪找妈妈

    教师姓名:

    徐琴

    科目:

    语文

    年级:

    一年级

    课时:

    2课时

     

    一、【教学内容概述】

    《小蝌蚪找妈妈》是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有趣看图学文,本文以一群小蝌蚪找妈妈为线索,由小蝌蚪变成青蛙后和妈妈捉害虫的过程,教材以童话事故的形式,呈现了有关青蛙成长过程和了解了青蛙是有益的动物,应当热爱和保护它,同时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遇到事情,要主动探索和从小要独立生活。课文一共有五个自然段,结合四幅图来展现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及其变化,第一自然段主要介绍小蝌蚪的特点;第二自然段介绍小蝌蚪问鲤鱼妈妈,它们的妈妈在哪里?第三自然段介绍小蝌蚪误以为乌龟是它们的妈妈;第四自然段介绍小蝌蚪找到自己的妈妈了;第五自然段介绍长大后小蝌蚪和妈妈一起去捉害虫。

    二、【设计理念】

    本课以何克抗教授的《儿童思维发展新论》为指导思想,抓住儿童的该阶段语言和思维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培养结合起来。

    同时,在教学设计时,力求优化老师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由于学前教育程度不一样,学生识字量差别较大。

    2、低年级的学生缺乏生活经验,易接受感性的知识,且思维方式偏重于形象思维,表现欲强,爱模仿,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心,爱说爱问,活泼天真。

    3、有些学生执笔还不够好,得加强指导。

    四、【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一 知识教学点:

    1.学会“塘、群、灰、捕、迎、龟、裳、碧、鼓”这9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开展活动,让学生表演来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想象、表达能力。

    3. 掌握小蝌蚪变成青蛙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让学生懂得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青蛙。

    二 重点,难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4.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不同用法。

    五、【学习策略】

    根据以上的目标和学生情况选择和采用了如下策略:

    1、创设情境教学策略:根据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和表现欲强,结合图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进行角色表演,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特长。

    2、进行拓展阅读:低年级学生求知欲强,同时为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个阶段增加相关的知识进行拓展阅读,一方面增加科学知识满足求知欲,另一方面增加识字量,积累词汇。

    3、引导和自主探索相结合: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想象能力。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教师用的资源

    课件和拓展阅读资料

    2.学生用的资源

    拓展阅读资料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学会“灰、迎、阿、姨、追、顶、披、鼓”这9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会写“什、么”等6个生字。

    2.借助图画通读课文。

    3.能联系课文内容辨析“迎”“追”2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

    5.了解故事大概,能大致讲出故事内容。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整体感知:

    预热:初次见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听仔细:说它像鱼不是鱼,黑乎乎,滑溜溜,大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小蝌蚪)

    一猜就对,你的反应可真快!

    咱们一起亲亲热热叫两声。蝌蚪都是虫字旁,都是形声字,还有哪些带虫字旁的形声字?(这些都是我们前面课文学到的,看来你们学得很扎实哦!)

    再猜一个: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谜底:青蛙

    猜出后问:知道蝌蚪与青蛙之间的关系吗?

    是呀,大家都知道,可是小蝌蚪不知道,这不,它们要去找妈妈了。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它们在找的过程中,遇上了好心人帮忙,还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呢?一起来听一听吧(欣赏故事)(板书课题)

    二、学习生字新词

    师:故事听完了,谁来告诉我们,有哪些好心人呢?

    师:(边出示图,边叙述)有趣的乌龟来了,和美丽的鲤鱼阿姨都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来和我们一起学习了。小朋友们喜欢这个故事吗?

    师:想不想读一读这个故事?可这篇课文一个拼音都没有了,怎么才能读好它呢?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谁来当老师教教我们?

    生: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可以问同学。

    师:大家说的都是好办法。下面,就请大家打开课本151页,自己试着读一读这篇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开始吧!

    老师发现一(1 )班的小朋友读课文特别认真,那现在就去和生字宝宝交朋友!一起拼读,在读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生提醒,请他领读)。

    谁有好办法把这些生字记住:

    1)顶:丁加页

    2)披:它的兄弟可多了,你能区分它们吗?披,破,坡,波,形声字。

    3)阿:啊去掉口字旁

    4)鼓:象形字,组词

    5)迎追:都有走字儿,再说说带走字儿的字。

    6)姨:女子一人一把弓

    7)灰:是一种颜色

    哪些字你在其他地方也见过?生活也是位好老师,他教会我们很多字呢!平时留心观察,经常识字的小朋友肯定是爱学习的孩子!相信我们班的孩子肯定都是爱学习的,是吗?

    那爱学习的你们,去掉拼音冒还认识它们吗?开小火车读。

    8)词语宝宝也来了,女生读一遍,男生跟一遍。

    游戏时间到,小青蛙捉害虫,看谁眼睛亮,叫的又准又快!(个别读,读对了就跟着他读)

    三、品读课文

    1、捉完害虫,小青蛙高兴地回家了,他在池塘里看见了一群小蝌蚪,嘿,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蝌蚪的样子吗?

    课文中是怎样来描写它的?哪位小朋友来填一填?“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大家一起读。

    2、这真是一群怎么样的小蝌蚪?你能带着可爱的语气来读一读吗?好可爱的小蝌蚪啊,怪不得人家要帮助它呢!它们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先碰见了哪位好心人啊,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写字

    小蝌蚪长大了竟然能变成青蛙啊,可他们长得一点都不像,这变化也太大了,像变魔术一样。老师一口气,用了三个带着变字的词语:变成,变化,变魔术。变字是要求我们会写的字,小眼睛看这里:上面部分在哪个字里见过?(弯)下面去弓加又就是变,认认真真把字送进田字格。描一个,写一个。(学生写字,教师巡视)

    提醒:头正、身直、脚平。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

    五、拓展阅读

    为了恭喜小蝌蚪找到了妈妈,老师想送给它们个个小故事,咱们一起读一读,来祝贺小蝌蚪找到了妈妈吧。读阅读材料249253

    六:拓展写话;你能用今天所学的词语写句子吗?8分钟后我检查水写的最对的,有奖励哦

    小蝌蚪究竟是怎么一步一步变成青蛙的呢?下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研究研究吧!

     

    板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

     

     

    四条腿 绿衣裳

     

    宽嘴巴 大眼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复习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及其外形特点。

    2、过程方法

    1)通过图文结合,进行朗读,理解课文。

    2)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语言魅力。

    3、情感态度价值

    1)通过课文的学习,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教育学生热爱、保护有益动物。

    2)体会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词语,开火车复习生字词。

    2、师引语:今天老师要让大家猜一个谜语?看谁是最厉害的谜语王?

    课件演示说谜面: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黝黝,变变变,长出四条腿,丢了细尾巴。,长大是庄稼的好朋友,抓害虫,顶呱呱。

    3、指名反馈,说谜底。(小蝌蚪)

    4、真棒!我们这节课就来继续学习有关小蝌蚪的故事。(板书课题,读题)

    设计意图:开火车复习生字,猜谜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复习生字词同时初步认识小蝌蚪的特点。

    ()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过渡:(出示有关水草的图片)小蝌蚪长的是什么样子的?

    1)让学生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划出相关描述小蝌蚪的句子。

    (2)贴入小蝌蚪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反馈,理解描述小蝌蚪相关的句子。

    (3)引导学生运用“快活地“来说一句话。

    (4)齐读第一段。

    设计意图:根据通过图片演示,学生对小蝌蚪的加深印象,通过看图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特点理解相关句子。同时,运用词语利用口头表达方式练习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过渡:小蝌蚪继续游哇游,(出示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贴图),发现了什么?

    1)对比原来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小蝌蚪有什么区别?

    (2)学生反馈(长出了两条后腿)

    (3)电脑屏幕出示第二幅图,小朋友们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小蝌蚪遇见了谁?当它们遇见了鲤鱼妈妈教小鲤鱼捕食的时候,是怎么做的?

    (4)师生分角色表演,理解“迎上去”,指导朗读小蝌蚪礼貌的询问和鲤鱼妈妈亲切回答的语气。

    (5)小鲤鱼妈妈是怎么说的?划出相关描述小蝌蚪妈妈的特点?(四条腿,宽嘴巴)

    设计意图:通过有关于小蝌蚪新旧的图片的对比,让学生观察发现小蝌蚪先长出后腿的特点。

    同时通过表演和结合图片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小蝌蚪礼貌的询问和鲤鱼妈妈亲切回答的语气。

    3、过渡: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游哇游,(贴出又长了两条前腿的小蝌蚪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几天后,小蝌蚪发生了什么变化?

    (1)课件出示第三幅图,结合图片,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2)小蝌蚪遇见了谁了?又是怎么做的?(学生反馈:遇见乌龟,追上去叫妈妈)

    (3)让学生角色表演,区别“迎”与“追”。

    (4)小蝌蚪为什么会叫乌龟妈妈?乌龟是不是小蝌蚪的妈妈?乌龟对小蝌蚪说什么了?指导学生读出小蝌蚪急切惊喜和乌龟慈祥和蔼的语气。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让学生仔细观察蝌蚪的变化,结合角色表演,指导朗读体会文段内容。

    4、启发学生思考:小蝌蚪为什么会认错自己的妈妈?那么我们学习了前面几个自然段,谁能告诉大家,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长的是什么样子吗?(学生反馈:四条腿,宽嘴巴,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1)根据鲤鱼妈妈和乌龟的描述,小蝌蚪继续游,(出示小蝌蚪最后变成青蛙的贴图)引导观察变化。(尾巴变短了)

    (2(课件出示第四幅图和有关小蝌蚪变化的句子)小蝌蚪终于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当时心情怎么样?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小蝌蚪已经长成一只小青蛙,动作十分敏捷的特点。(蹬—跳—蹦)

    (3指名分角色表演。

    (4课件出示:选词填空。

    披、鼓、蹲、露

    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 )着一只大青蛙,( )着碧绿的衣裳,( )着雪白的肚皮,( )着一对大眼睛

    5读第五自然段:

    读这一自然段你们知道什么?(小蝌蚪尾巴不见了)使学生体会到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引导读出小青蛙自豪的心情。

    6总结:你们喜不喜欢小蝌蚪,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根据所学文段,然后进行总结小蝌蚪妈妈是什么样子的?培养学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选词填空,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同时结合图片,抓住关键句子,了解小蝌蚪变化,并进行角色表演和指导朗读相关句子,体会和理解课文。结合最后一自然段的学习,进行情感教育。

    ()自主阅读、拓展知识。(10分钟)

    1、自由读读阅读材料 :课件出示有关于青蛙知识的阅读材料。

    2、课件出示有关其他小动物的阅读材料必读:254262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知识量,同时增加识字量,积累词汇。

    四、综合运用,升华主题。(10分钟)

    1、小组合作交流:你们喜欢小青蛙吗?为什么?

    2、写写你对小青蛙的看法?

    3、作品展示。

     

    附板书设计:

    17 小蝌蚪找妈妈

     

    鲤鱼(迎) 乌龟(追) 妈妈(游)

    小蝌蚪 青蛙

    • 长出后腿 长出前腿 尾巴变短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请在这里输入段落内容...

    • 标签:
    • 图片
    • 小蝌蚪
    • 小蝌蚪找妈妈
    • 长出
    • 教学设计
    • 出示
    • 语文
    • 妈妈
    • 学生
    • 青蛙
    • 生字
    • 小学
    • 自然
    • 尾巴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