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兰兰过桥》教学设计及课件——福泉市五小常英兰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32、兰兰过桥》教学设计及课件
贵州福泉市试验区教学设计集
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名称:
32、兰兰过桥
教师姓名:
常英兰
科目:
语文
年级:
一年级
课时:
两课时
【教学内容概述】
《兰兰过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在生活中,几乎人人都见过桥,也走过桥。我们见过的桥都是江河湖海之上的,但是兰兰跟爷爷一起却看到了一座架在水底的桥——潜水桥。建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可能所有的水面上都架起桥,但兰兰却看见了爷爷随身携带的一座简易方便的桥——塑料桥。这是一篇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常识性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新奇美观的潜水桥和轻巧实用的塑料桥,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迅速发展的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本课用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是识字、写字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结构;第二课时是理解课文,引导学生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及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二、【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把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定位在“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上。所以在设计这一课时我尽量避免抽象的指导,让学生在听和读中感悟。围绕两种桥神奇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情景,品味语言魅力,从而激发学生情感,开阔学生思维。使学生乐于亲近文本,乐于阅读,喜欢在阅读中品位语言文字的快乐。同时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去理解感悟,扩展学生想象力。鼓励学生动手设计未来的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思想感情。通过这样的阅读与再造想像的训练,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语言,为学生口语表达训练提供机会。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知能基础(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点和技能)
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字词,能够初步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大意,能借助拼音及课件进行自主学习,同时能进行阅读的拓展,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写话训练。
2.学习兴趣及学习动机
学生聪明、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充满想象力,情感丰富,并乐于表达自己的积极情感。他们喜欢朗读,对科学知识充满了兴趣,积极好学,愿意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但还有一些同学自己阅读和书写速度有些慢,在教学中还要给予一定的指导。
四、【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兰、梁”等12个生字,会写“兰、各”等6个字。
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③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及它们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①引导学生主动阅读,结合图片展示,感悟两种桥的不同特点。
②注意思维扩散,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设计出未来的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2.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这些神奇的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五、【学习策略】
这篇一篇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常识性课文,潜水桥和塑料桥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而且课文较长,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应大胆取舍,在全文基本读通的基础上,围绕两种桥及特点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有关的语句,突出以读为主,以读促思的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积极思考发现,激发学生创新表达。
【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教师用的资源
课本、课件、跨越式阅读材料
2.学生用的资源
课本、跨越式阅读材料、美术本、写话本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兰、梁”等12个生字,会写“兰、各”等6个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结构。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分钟)
1、出示课件,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
-
- 标签:
- 意图
- 阅读
- 课件
- 教学设计
- 特点
- 学生
- 设计
- 潜水
- 兰兰过桥
- 生字
- 课文
- 激发
- 福泉市
- 32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