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庙赵春萍-观摩视频案例反思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 观摩第一课时的反思

    1、第二册《两只鸟蛋》(河北涿鹿鼓楼小学 宋月灵)

    《两只鸟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二册中的一首儿童叙事诗,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图文并茂,富有情趣。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从树上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故事。在这首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宋老师执教的是《两只鸟蛋》第一课时,本节课宋老师的识字教学落实很到位。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主要任务。宋老师这个环节做得较扎实,识字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这是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学生已经有一些识字能力,宋老师鼓励学生自主读课文,自主识记生字,开展了“我的发现”、“说说记字方法”、“生字组词”“读文识字”等各种形式的识字活动,不仅掌握巩固了生字,而且丰富了识字的方法。学生还将生字进行了归类,如“捧、抬、投”这三个字,都与手的动作有关。并让学生演一演这些动作,这样引导学生进行了体验,效果更好了。

     

    2、第四册《雷雨》(肥西紫蓬中心校胡继飞)

    胡老师经验丰富,这堂课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听了我受到很大的启发,收获颇多。

     

    《雷雨》是一篇描写大自然景物的文章。本课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述了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自然界的景象变化。

    老师重视识字写字教学。她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理解并写好“垂”这个生字,让他们掌握写法,由于这个字笔画不容易掌握,老师还编了一首口诀帮助学生记忆,对二年级小朋友来说,这种方法直观有趣,易于理解。老师教得活,学生学得扎实。

     

    3、第三册《从现在开始》(肥西小庙中心校张婷婷)

     

     

     我听了张老师的《从现在开始》一课,感悟颇多。教学中老师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感受与体验。

    学生通过表演、朗读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课文蕴含的思想。如:讲到猫头鹰发号施令时,请小朋友设身处地地想象假如自己是森林里的某种小动物,如果猫头鹰叫你白天休息,夜里做事你愿意吗?然后在学生充分交流后引导他们说:“像我们刚才那样,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就叫——议论纷纷。”用同样方法指导的还有“叫苦连天”等词,这样的形式指导学生释词朗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4、第六册《惊弓之鸟》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刘佳

      从教学细节上看出刘老师的教风朴实,不设花架子,语文功底扎实,潜心研究文本。本节课主要是解决重难点需要理解的句子;需要品味的重点词语;听写的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惊弓之鸟”含义的三个事例。没有“图文并茂,声像毕现”,却“动感无限”。学生的思维在刘老师精心设计的逻辑性很强的问题中得到有效训练,如学习“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一句,让学习找出“哪是条件”、“哪是结果”,进一步引导:当前有条件,后有结果时就用“只要……就……”这组关联词;学习“他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只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一句时,老师引导:与条件对应的是什么,与结果对应的是什么?当学生以为条件只有“左手拿弓,右手拉弦”时,老师进一步启发“没有响声行吗?”学生马上意识到“嘣的一声响”也是条件相信这样的课堂就是“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 标签:
    • 识字
    • 教学
    • 视频案例
    • 老师
    • 一句
    • 引导
    • 学习
    • 学生
    • 理解
    • 观摩
    • 生字
    • 条件
    • 反思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