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恋问题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早恋问题
初三是个比较敏感的时期,男生女生的对异性的好奇,以及其青春期的冲动,都会为他们的早恋埋下“伏笔”。鲁迅先生曾说:其实地上并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在这里把它转换为:其实这里并没有事,说的人多了,或处理不当了,也便成了事。很多中学生的早恋并不是刻意而为之,而是由众人无意之中一哄而起的。或是由老师或家长的过激防范措施引起的。只要我们能够给予足够的理解和信任,再加以正确的疏导,事情还是可以迎刃而解的。
研究对象
小张,男,16周岁,初三学生,班级干部,态度端正,学习认真,工作非常负责。主要问题其中考试后的两个星期发生了很大变化:有时上课精神恍惚,或经常盯着某个地方出神;情绪不稳定,班级工作不闻不问,而且自己也时常违规,甚至出现与同学打架等过激行为。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背景调查
1)本人原因:他喜欢上了隔壁班级里的一位女生,该女生才貌双全,也是学生干部,赢得不少男生倾慕。他觉得脑子里全是她的影子,而她却没有表现出对他的在乎,他因此非常苦恼。对工作也就不那么热心了,而且他觉得自己都违反纪律,根本就是一个不称职的干部。
2)班级环境:其实起先他也没什么别的想法,他们同是学生干部,俩人的家也比较近,上学放学经常不期而遇,所以接触的机会比较多。后来不知被哪位同学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在班级里大肆宣传,说李贤和某某女生是一对,还说李贤有很多“情敌”等等。其他好事的同学也跟着起哄。使他感到震惊和难为情之余还多几分了欣喜和自豪,而且感觉真的好像喜欢上了对方。于是在大家的玩笑和“期望”下,他真的开始“想入非非”了。原因分析
(1)早恋是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的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到了青春期,青少年容易产生朦胧的性意识。但是早恋是单纯和冲动的产物。早恋者出于冲动,只觉得和对方在一起很愉快,缺乏理智,缺乏对家庭、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理智思考。
(2)早恋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现象,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的冲击与影响,“张扬个性”的口号,使部分青少年丢掉了传统的含蓄与矜持,接纳了西方开放的性观念。
(3)早恋是当今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的苦果。社会(包括网络)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性信息使学生产生模仿的冲动。
(4)早恋是不恰当教育方法的附生物。管制过分严格,或方法不当,缺乏爱心关怀,学生感到压抑,易激起他们的叛逆心理。
(5)早恋又是压力的产物。学习成绩差及家庭不健全的学生产生早恋机率大些。他们利用两性交往,寻求同龄异性的关怀,来缓解压力,抚慰自己受伤的心灵。
(6)学生虚荣心作怪。盲目追求时尚,高中学生盛行这样一种观念:有对象有能耐,没对象没能耐。学生中竟相谈对象,而且换得越多越好。
表现特点表现:(1)讲究打扮和发型,在异性面前表现失常。(2)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心事重重,学习成绩呈下降趋势。(3)沉默不语,逃避集体活动。(4)出现不正常交往,通讯联系明显增多。
特点:(1)旨意朦胧,对早恋的发展结局并不明确。(2)内心矛盾,既想接触又怕被发现,早恋的过程中愉悦和恐惧并存。(3)变化无常,关系一般不会持续很长时间。(4)行为差异:有的青少年的早恋行为较隐蔽,有的却十分张扬,毫不掩饰,俨然成年人的谈情说爱。
早恋危害(1)早恋必然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直接影响正常求学、生活。(2)恋爱中的男女同学情绪都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恋爱中受挫折,容易诱发心理疾病,导致不健康心理,严重的导致犯罪。(3)早恋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一位资深妇产科医生说,女性过早发生性关系,会导致阴道炎、盆腔炎等。男女青少年身体发育不完全成熟,过早性接触,对身体发育不利。(4)攀比打扮、约会、互请客等,加重家庭经济负担。(5)平时行为做作,装腔作势,捏腔拿调,或“傻冒”,以博得异性好感,产生畸形人格。(6)直接影响班风、校风。(7)人为地缩小了中学生自己的社交圈子,使之囿于两人世界,不利中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8)对中国传统道德产生冲击。中国传统道德观“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主张人应有善恶之心,羞耻之心,矜持之态,而早恋学生尤其是张扬型的早恋,则丢掉了中国传统美德。(9)学生因争风吃醋而产生矛盾甚至打架斗殴,据统计,其比例要占违纪事件的40%左右。
如何对待
1.进行青春期知识教育。目前,全国上下都相当重视青春期教育,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青春期卫生保健的知识,从而减少对异性的朦胧感和冲动感,有着减少早恋比例的功效。在一定程度上是解决早恋问题之根本。
2.要教育学生积极向上,自尊自爱。部分早恋同学在公共场合有着较亲密的行为。现在学生中堕胎现象逐年增加,特别是放假期间。这些可以说都是青春惹的祸。对这一问题,我们教师千万不能以异样的眼光看早恋学生,相反要教育他们积极向上,懂得自尊自爱,如果真正懂得自尊自爱,就会积极向上,就不会沉溺于早恋。
3.要理解,切忌粗暴干涉。人们会发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观念的转变,男孩或女孩学会与异性交往是一件大好事。大文豪歌德曾说:“哪个少女不怀春?”不要夸大问题的实质。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在青少年心理卫生讲座中讲到:“早恋并不是洪水猛兽,你越是压抑他的欲望,那种偷偷摸摸的爱情,反而让他觉得更具诱惑力,所以,你要允许他有适当的接触。”
4.要宽容、疏导,对青少年应多一点理解。在中学尤其在高中,处于对性朦胧渴望状态,处于青春萌动期的孩子内心充满希望和幻想,他们的内心世界很精彩。这时如果得到积极的引导,他们便会打开美好而神秘的心灵之窗,如果受到强制的压服,他们便会把受了伤的心灵深藏起来,让压抑、困惑相伴左右。所以,通过与学生交朋友方式,让这些中学生正确处理同学与恋人的关系,明确中学阶段的主要任务,从而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上。
5.学会尊重学生,尽量丰富学生的社交。相当数量的学生“早恋”的直接原因是社交范围狭窄,如果设法扩大其交往的队伍,而不是单独与某一个异性伙伴独处,这样就可以避免许多酸涩的早恋。
6.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处理情感问题。高中课本中引入大量的涉及爱情的诗文,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三大美好情感之一。不要以教育者的身份,而是以经历、体验过类似困难的长者的身份去帮助他们排除困扰。态度要真心交流,才能帮助学生重新摆正自己的位置,培养他们追求理想的信心。教师不必过于追究细节,以免挫伤自尊心。宜单独交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他们之间的纯洁感情。
7.家校密切配合。学校作为学生的第二个家,往往相当重视早恋问题,但是学生的家庭不一定重视,有时是有心无力,有时是有力无心。这样给早恋问题带来了隐患,甚至带来了负面影响。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配合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不再是难题。当然,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将对此起到积极的作用。
8.既不能不闻不问,也不能小题大做。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的个性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有的需进行个别的谈心教育,寓教育于谈心之中;有的只需通过适当形式的“暗示”教育;有的则需要进行悄悄地说理;有的还需要进行个别的有说服力的批评;有的还可以巧妙地进行“冷处理”。
总之,千万不能“热处理”——当众训斥,搞得学生抬不起头来。总之,在处理中学生早恋、引导学生避免早恋问题上,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人格,追根溯源,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引导学生,有区别、有针对性地实施生理及心理健康教育,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
-
- 标签:
- 男
- 初三
- 身体攻击行为
- 违反课外纪律行为
- 早恋行为
- 完整家庭
- 网络媒体影响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