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谓有效的课堂提问--王方林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何谓有效的课堂提问
何谓有效的课堂提问
□王方林
摘 要 :有效的课堂提问所应具备的技巧是:提出更少的问题 、提出更好的问题 、提问要有深度 、提问要有 广度 、使用等候时间 、选择学生 、给予有用的教师反馈。旨在表明有效的课堂提问就是有效的教,它不仅能引发 学生讲出一些“清晰而生动”的观点 ,而且能激活学生的想象 、唤醒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的行动… …,从而使每 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 ,使课堂变成学生主动进取、施展才华 、走向成功学习之路的场所。
关键词:提问;课堂问题;教师反馈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4 -633X(2002)07 -0045 -03
-
正文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是每一位教 师都向往和追求的;然而理想与现实往往会有差距, 教师在课 堂提问的实践中, 常常会出现许多误区。
-
误区一:控制不良行为
有的教师见个别同学在课堂上 睡觉、做小动作或偷看其他书籍, 不是采取提醒暗示的方法来 制止他们的不良行为, 而是借提问来进行惩治。 这样做效果 恰恰相反, 被问的学生因为刚才的走神, 会很吃惊地起来回 答。 这时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教师问的问题, 学生刚 好知道, 于是顺利答出, 这种时候教师只好很失望地(失去一 个教育机会)让学生坐下, 这客观上强化了学生的不良行为, 因为该生得到了额外的指导和注意;第二种情况是学生答不 出或答不对, 这时教师就会很得意地抓住时机讲一通专心听 课重要性的大道理, 甚至再冷嘲热讽几句, 势必会使该生产生 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 好事变成坏事。 再说老师在课堂上忽 然停下来进行说教, 既打断了正常的学习过程, 又浪费了其他 同学的时间, 还会引起全班同学的反感。
-
误区二 :恩赐"弱势" 学生
有的教师喜欢把一些几乎没 有什么难度的问题恩赐给“ 弱势” 学生。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 学生都会意识到教师的这种“ 恩赐” 策略。 经常问这样的问 题, 会让“ 弱势” 学生觉得教师甚至班上其他同学认为自己差, 看不起自己。
-
误区三:贬低、羞辱学生
一些教师经常提出一些刁钻古 怪的问题来为难那些“ 棘手” 的学生, 即使偶尔有少数学生回 答出来, 教师也会用尖刻的语言加以评论。 这种让学生当众 出丑的教训手段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 使学生觉得受惩罚, 没面子, 很容易与教师发生心理对抗, 抵触情绪日增, 导致对 该教师所教学科的学习兴趣下降, 造成恶性循环。
-
误区四:控制问题的答案
一些教师为了完成预定的上 课进程, 经常对学生的答案加以自由的解释。 结果是在课堂 上只能听到教师的观点, 而不是学生的观点, 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对还是错。 这样会贬低学生的价值 , 挫伤学生的 积极性, 同时也把课堂提问变成了教师控制课堂讨论的工具。
-
误区五:提供声名狼藉的" 是…, 但是…" 的教师反应
有 的教师经常处于“ 既不同意学生的答案, 但又不愿伤害学生自 尊心” 的两难冲突之中, 于是他们就会对学生的答案作出“ 是 …, 但是…” 的教师反应。 这种“ 是 …, 但是 …” 的教师反应会 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猜疑, 感到教师不信任自己。 误区六:促进全体学生的参与 为追求课堂的热烈气氛, 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常常设计大量的让学生很容易答出的, 或 者是一些容易让学生高兴 、激动的问题, 好让更多的学生对课 堂主题作出反应, 美其名曰活跃课堂气氛。 这种提问很可能 沦为一种课堂“ 做秀” , 尽管表面上很热闹, 但往往会偏离创造 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一提问目的。
很明显, 以上所提到的误区都是教师不恰当地使用课堂 提问的结果, 都背离了教育的宗旨。 那么教师如何才能走出 误区, 有效地实施课堂提问呢?
-
一 、提出更少的问题
有的教师对课堂提问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认识:
1 .通过提问, 教师可以强化他们的“ 权威者 、负责任的个 人、知道正确答案的专家” 形象。
2 .既然讲授被看作是“ 教条的、过时的、教师中心的” , 那 么提问则应恰恰相反。 如果一个讲授的教师是“ 专制的” , 或 许一个提问的教师就应是“ 民主的” 。
3 .教师提出的问题越多, 学生学习就越努力, 学生学会的 东西也就越多。
4 .提问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上课进度 , 并能突出要 点和难点。
5 .提问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于学习任务上 , 从而减少或 消除纪律问题的产生。
6 .在课堂上, 学生的角色(或工作)是学习上课内容和回答问题, 教师的角色(或工作)是提出问题。
7.提问是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唯一工具。
8.当教师年轻的时候, 他们的老师曾经向他们提出了很多 问题, 于是他们就自然地会模仿学生时代所经历的教学样式。
正是这些错误的认识, 使得教师的课堂提问过多、过滥。 某校一位教师在一节课上竟向学生提出了 98 个问题。 〔1〕教师 平均不到半分钟就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 几乎以问题贯穿始 终, 学生忙于应付, 根本无暇思考, 这样“ 为提问而提问” 又怎 能保证课堂学习的效率呢? 因此改进课堂提问的第一个技巧 就是提出更少的问题。
-
二、提出更好的问题
有些教师的提问缺少“悬念” , 所提的问题几乎都只有一个 答案, 大多是事实、记忆类的一般常识型问题, 而启发学生思 考、拓展思维的应用、综合型问题却凤毛麟角。 还有一些教师 的提问, 一个个问题较独立单一, 无问题转换, 缺少应有的层次 感。 以四年级语文《蝴蝶王国》为例, 一位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这些蝴蝶各有什么特点? 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蛇头蝶的特点 是什么? 皇蛾阴阳蝶的特点是什么? 黄裙凤蝶的特点是什么? 诚然, 这位教师能做到一次只提一个问题, 但问题之间缺乏联 系和变化, 没有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变换与组合, 这样就不利 于培养学生逆向思维、逻辑思维能力。 事实上关于蝴蝶的特点 完全可以用一个表格的形式填入, 这样更利于对比和记忆。
-
三、提问要有深度
“ 哥伦布什么时候来到美国?” 这是一个教师非常熟悉的 仅仅要求记忆的事实性问题。 然而课堂上应该提出一些超越 简单的回忆并能深化学生对课堂主题理解的问题。 一个与之 相连而又有深度的提问可以是:“ 如果哥伦布早到(或晚到)一 个世纪, 美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这就是一个能给学生的学 习有更多意义和实质内容的高水平的问题。
有时为了弄明白学生对课堂问题到底理解到什么程度, 教师可以超越学生的第一反应, 使用探询性提问。 如一位教 师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 先让学生找出最能体现邱少 云英雄精神的一个词语“一动也不动” , 然后设计提问:①邱少 云在什么情况下一动也不动? ②他为什么一动也不动? ③如 果他动了就会怎样? ④“我” 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⑤他 一动也不动直到牺牲的结果是什么? ⑥他能够一动也不动直 到牺牲说明了什么? 问题解决了, 主题思想也被“ 探”出来了。
当学生不能够回答一个问题时, 教师要为他们提供各种线 索, 引导他们得出正确的答案。如一位教师在讲三角函数中的一 节时, 连续提出问题:“与 30 度终边相同的角怎么表示?” 、“α角终 边相同的角怎么表示?”同学都能按定义直接回答出来, 他又接着 问:“ 终边在 x 轴上的角怎么表示?” , 连问两个同学都是回答 “ k360, kπ” 。 他对此回答首先给予肯定, 然后又问:“ 那么 180 度角 的终边是在哪里呢?”同学们思考后明白了, 上述答案不完整。 接 着请一个同学再回答, 他就得出了“k180, kπ” 正确的答案。
-
四、提问要有广度
教师的提问不仅要有知识型问题(如:中国的首都是什 么? 当我们加上另一个化学元素时, 溶液将会变成什么颜色?谁是中国国务院总理? 谁写的《狂人日记》 ? ……)、理解型问 题(如:这个图表所呈现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用你自己的话描 绘一下这张卡通画所表达的思想……)、应用型问题(如:根据 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定义, 下面哪一个国家今天仍然被认为是 社会主义国家? 写一个违反婚姻法政策的例子。 如果李志洗 车需要三个小时, 王亮洗车需要两个小时, 那么他们两人一起 洗车需要几小时? ……);还要有分析型问题(如:什么因素影 响着鲁迅的写作 ? 看一下这个新发明, 您认为这个发明的目 的是什么? 你能选择什么样的证据来确认抽烟比喝酒更有 害? ……)、综合型问题(如:为当地的新闻报纸写篇你所关注 的社会问题的文章。如果不接受大学教育, 您的生活将会有 什么不同? 我们如何成功地募捐一些钱以帮助那些无家可归 的人? ……)、评价型问题(如:如何评价你在学校的成绩? 为 什么这幅画是你最喜欢的, 你能讲出三个理由吗? ……)。
此外, 教师的提问不仅要关注学生语言的能力(演讲、诗 歌和新闻工作能力, 对语义、语调和语言功能的敏感性)、数学 -逻辑的能力(科学的和数学的能力、与数学运算相关的技 巧、察觉及解决逻辑问题的能力);还要关注学生身体—运动 的能力(与控制身体运动有关的技巧、熟练操作物体的技巧, 比如运动和跳舞的能力)、音乐艺术的能力(发声的、混声的、 作曲的能力, 音乐欣赏的能力以及生产和欣赏韵律、节奏、音 调、音色的能力)、空间的能力(准确地感受物理世界的能力, 比如雕刻家、航海家、建筑师在工作中所特别需要的能力)、人 际交往的能力(对他人的情绪、脾气、渴望和需求的分析与反 应能力, 比如商人、教师和心理学家在工作中所特别需要的能 力)、内在自我成长的能力(有关个人自己的需要、优点和弱点 的知识, 使用这些信息指导行为的能力, 大多数职业都需要这 种能力)、自然主义的能力(能够明智地生活和尊重这个世界 资源的能力, 在职业和相关的领域节约资源的能力)。
-
五 、使用等候时间
当前, 太多的教师喜欢使用“狂轰滥炸”式的提问。 当教师 提出一个问题后, 如果学生不能在 1 秒钟之内作出回答, 教师 就会重复这个问题、或重新加以解释、或提出别的问题、或叫其 他的同学来回答, 根本不考虑学生是否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思 考、去形成答案并作出反应;如果学生在一秒钟之内成功地作 出反应, 教师就会迅速地(绝不会超过 1 秒钟)提出另外一个问 题, 这种高强度的教师提问频率与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效 率成反比。在这种充满言语评价和测试的高压的课堂气氛下, 学生很少有时间或者是不情愿去思考和表达他们的观点。
有研究表明, 当教师打破这种“ 狂轰滥炸” 式的提问模式, 学会把等候时间(教师提出问题以后的时间和学生作出回答之 后的时间)从 1 秒钟增加到 3-5 秒钟(特别是对于高水平的问 题)时, 那么他们的课堂将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
1 .学生会给出更详细的答案。 2 .学生会自愿地给出更好 的答案, 拒绝或随意回答的情况就会较少地出现。 3.学生在 分析和综合的水平上的评论就会增加, 他们会做出更多的以 证据为基础和更有预见性的回答。 4.学生会提出更多的问 题。 5 .在学生的评论中会显示更大的自信, 并且那些被教师 认为反应相对迟缓的学生会提供更多的问题和作出更好的回答。6 .学生的成就感明显增强。
既然仅仅增加等候的时间, 学生就会发生如此显著的变化, 那么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如何使用等候时间的技巧就显得非常重 要。 以下建议对想掌握这个技巧的教师来说或许很有帮助:
①避免重复学生的回答。
②在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线索或时间帮助他们思考之 前, 避免使用“ 想一想” 的指令。
③避免依赖于诸如“喔” 、“ 好的”之类的反应。
④对学生的回答避免使用“ 是 ……, 但是 ……” 的教师反 应, 这种反应暗示着教师拒绝接受学生的观点 。
-
六、选择学生
课堂提问应该面向全体学生, 内容要有梯度, 要有层次; 入选要不拘一格, 要坚决避免让少数优秀学生或愿意表现的 学生独占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时间。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对尖 子生可合理“ 提高” ;对一般学生可逐步“ 升级” ;对差生可适当 “ 降低” 。 引路性提问 , 要多问优等生;锻炼性提问, 照顾中等 生;鼓励性提问, 穿插点问差等生。 教师提问回答的方式可以 是个别回答或小组代表回答, 也可以是抢答。 这样可以使每 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 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 使课堂变成学 生主动进取、施展才华、相互促进的场所, 从而使课堂提问发 挥出更大的效应。
-
七、给予有用的教师反馈
有的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对错与否, 不作评价, 马上又提出 第二个问题叫学生回答;或评价含糊其辞, 叫学生如坠云雾, 摸不清头脑;或者只说缺点, 不说优点, 挫伤学生积极性;或者 过早地把正确答案告诉学生, 代替学生思维, 如此等等, 都是 不重视反馈和评价不当的表现。
教师应当认识到 , 教师的教, 学生的学, 同样都是辛勤地 劳动。学生做出正确的回答, 显示了他(她)出色的劳动成绩, 因此, 教师理应给予肯定和表扬。 如说:“ ××同学回答得十 分圆满” 、“ ××同学为我们做出了正确的答案” ;如果题目难 度较大, 教师还可以说:“ ××同学回答得很好, 让我们向他 (她)表示祝贺” 。 这样, 回答问题的同学感觉到自己的劳动得 到大家的认可, 感受到胜利的喜悦, 无疑会提高他们掌握新知 识和课堂发言的积极性。 如果学生回答问题不够完善, 教师 不要包办代答, 也不要轻易找别的学生进行补充, 而应通过教师巧妙的启发、提示, 化难为易, 仍由原先被提问的同学答出, 然后对其适当鼓励, 如“ ××同学终于想出来了” 、“ 经过 ×× 同学自己的补充 , 问题完全解决了” , 使被提问的学生觉得问 题是自己答对的, 感到自己完全有能力独立解答问题。 这对 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是十分有利的。
教师还要意识到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需要不同的反馈。 一些学生喜欢接受教师的非言语反馈(如:目光交流、面部表 情、身体姿势、微笑……), 而另一些学生可能感到不舒服;一 些学生对教师的公开表扬感到高兴和自豪, 而另一些学生则 可能感到尴尬… …尽管期望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作出适当的 反馈是不现实的 , 但教师应该敏感地意识到不同的反馈会产 生不同的效果。
最后有一点还要指出的是, 教师要意识到有效的反馈应 具备以下特点:
1 .有效的反馈要与学生的回答或行为相适应。 当学生做 了正确的事时, 要随时随地予以表扬;当学生做了错误的事 时, 要尽可能快地给予纠正。 反馈与学生的行为在时间和地 点上联系得越快 、越近, 则会越有效。
2 .有效的反馈是明确的。 要能准确指出赞扬的是什么, 需要改正的又是什么。 明确的反馈能为学生扬长补短提供实 实在在的指导。
3 .有效的反馈是诚实的和真诚的。 教师言不由衷的反馈 会迅速被学生所摒弃。
当然课堂提问技巧的有效应用会碰到很多困难, 其中最 大的困难是它需要教师的无私奉献, 需要教师把自己的知识、 智慧和美德融入到课堂提问的实践中去, 融入到学生的成长 中去, 但是正是这一点却能使教师走出误区, 更有效地实施课 堂提问, 并能体味到课堂提问的真正意义和乐趣。
-
参考文献:
〔1〕苏军.文汇报.2001 -3-20.
〔2〕Kenneth Tobin , The Role of Wait Time in Higher Cognitive Level Learning ,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7, no.1 (1987), P69 -95 .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上海 邮编 200062
-
-
- 标签:
- 请在
- 修改
- 输入
- 段落
- 标题
- 默认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