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丽景小学刘吉文三年级语文《蜜蜂》+《找骆驼》教学设计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蜜蜂》+《找骆驼》教学设计
 -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 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弄清实验过程。 教学流程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1.回忆旧知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 2.导入新课 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会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想知道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让我们走进《蜜蜂》这篇课文一同去看看,同时也看看实验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2.互帮互助学生字。 (1)出示生字,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2)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 (3)指名读、开火车读。 3.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三、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明确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还可以动笔画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2)初次默读,感知全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再次默读,带着问题思考: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做了一个怎样的试验? (4)复述故事:用自己的话将试验的过程说一说。 四、初读《找骆驼》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简要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五、指导写字 1、 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1)出示要写的生字:论、试、验、袋、证、概、阻,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书写,然后,教师用投影展示,集体评议学生写的字。 2.抄写词语。 六、作业设计 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积累语言。 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上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 2.说说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是怎么做的。 3.试验结果怎样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蜜蜂》课文,探究结果 1.激励学生多遍朗读第3.4.5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3.4.5自然段。 (2)指名读。你喜欢读哪一自然段,能读给大家听听吗? (3)教师激励:觉得自己能读得和他一样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来再读。 2.感知主要内容。说说蜜蜂回家的只数和时间。 3.讨论辨别。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不能说蜜蜂有辩论方向的能力? 4.再读再思,深入理解。 (1)两次回来的蜜蜂情况有什么不同? (2)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来的蜜蜂,中途可能会遭遇到什么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让学生充分想象) (3)其他同学点评他们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角色换位,使学生入情入境,启发想象,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4)教师深入引导:从蜜蜂回来时遭遇到的不同情况,你有没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强的辩认方向的能力?说说理由。 三、赏读片断,表达感情 1.教师引导。小蜜蜂真了不起!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再想一想,当作者介绍“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时,心情又是怎样的? 2.学生自读体会。 3.指名学生多人次表演朗读相关的两段,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四、再思导疑,再激兴趣 1.诱导生疑:读了第3.4.5自然段以后,同学们对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产生了一些疑问? 2.学生发问。(主要目的就是要诱发学生提出疑问,把兴趣拓展到课外的生活实践中去。) 3.教师引导。我们来看看作者法布尔是怎么说的,好吗? 4.学生多形式地朗读最后一段,或指名读,或小组读。 5.教师再引导。 (1)对于法布尔所说,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交流吗? (2)小结;学到这儿,同学们也许又产生了更多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到书籍中,到生活中,用我们的实践和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五、回顾课文,感悟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探索精神 1.快速默读,画出体现作者严谨科学作风的词句。引导学生从实验的目的,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结论几个方面去体会。 (1)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证实“听说”一词,体现作者不亲信盲从,探个究竟。 (2)实验的过程,考虑周全吗?能不能少掉一个环节? 捉自家蜜蜂,便于观察;给蜜蜂做记号,为了与其他蜜蜂区别;在两里外放飞,更能说明问题;叫女儿等在蜂窝旁,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等。考虑周密,体现作者做事严谨。 (3)实验的结论为什么没有明确的答案? 有明确的肯定,也有模糊存疑,符合科学现象,不能坦然说出自己无法解释的结论,更能说明他对待科学严谨,实事求是。 2.思考推测:另外三只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 2、 齐读课文,讨论交流:从法布尔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六、细读《找骆驼》 1、教师引述:老人没有看见商人丢失的骆驼,怎么会知道这头骆驼的特点呢?下面我们细细读读课文,寻找一下问题的答案,好吗? 2、自由组合或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合作填写下表。 老人看见了什么 知道了什么 3、展示、评议。 4、谈谈读了这个故事后受到的启发 5、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留心观察或不注意观察的事例。 七、布置作业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将你搜集到的蜜蜂或其他昆虫的相关知识制成一张手抄报,与同学们一同分享。 ... 
- 
													
- 
							- 标签:
- 作者
- 教师
- 实验
- 课时
- 语文
- 三年级
- 找骆驼
- 学生
- 蜜蜂
- 生字
- 课文
- 小学
- 2.
- 1.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