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学习专家库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国外移动学习专家

    1.凡特霍夫特

    个人简介:他是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手持设备特别兴趣小组的创始人。他担任伦敦手持学习年度会议的执行委员和一系列国际会议(如AERA,NECC,ED-MEDIA和mLearn)中移动学习论文方面的评委。近年来,他主编了一系列普适计算和移动学习的专刊,如教育技术研究期刊(JRTE,2004)、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2007)和RCETJ(2008;www.rcetj.org)等,对移动学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基础教育内普适计算和移动技术应用,以及在正式的教育情境中如何来应用数字移动设备提供新的学习经验,特别是如何使用手机来连接课堂内和课堂外的活动。

    所在单位:美国肯特州立大学教育技术中心的高级研究员

    2.克拉克·奎因

    个人简介:克拉克·奎因博士涉足教育技术学领域有关设计、开发、应用与评价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近30年,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其涉及计算机辅助教育、游戏设计、认知科学、绩效技术等领域的良好教育背景为其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还参与许多有关企业学习、绩效技术、计算机辅助教育、在线教育、移动学习等领域国内、国际重要学术会议的演讲。克拉克·奎因的4C模型,可以说是最受企业界欢迎的移动学习理论之一。

    研究方向:移动终端究竟如何应用于企业培训教育和学校教育情景中的移动学习

    3.山内祐平

    个人简介:东京大学信息学院与研究生院教授,1967年爱媛县出生,人文科学研究生院,大阪大学博士生辍学截止到2000年大阪大学助教,茨城大学的讲师,助理教授,从信息学副教授,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在2014年教授。

    研究方向:相关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的学习环境设计;学习运用信息传媒环境(如Internet)的设计

    研究项目:MELL项目;BEAT(东京大学信息学院倍乐生尖教育技术实验室)

    所在单位:东京大学

    4.迈克·沙尔普斯

    个人简介:迈克·沙尔普斯是国际移动学习学会(IAML)的主席,他发起了一系列移动学习(mLearn)国际会议,并担任国际移动学习学会(IAML)的主席。他是PI(Personal Inquiry)项目的首席专家,该项目主要研究21世纪正式和非正式环境下的科学探究学习。他还主持CAPITAL(Curriculum Peda-gogy in Technology Assisted Learning,技术辅助学习的课程与教学)项目,主要研究英国下阶段的技术运用策略。作为欧洲第五代框架项目MOBIlearn的重要成员,他负责情境感知系统的设计和评价。他曾经研究的项目包括:学校或家庭Web2.0学习技术的研究、EL-Mo项目(与夏普欧洲实验室合作,主要开发针对语言学习的移动技术)、写作助手的设计、写作作为创造性设计的探索、故事生成(Story Generation)的自动化技术、基于知识的导师系统开发等。

    研究方向:沙尔普斯教授的研究兴趣包括以人为中心的学习技术设计、移动学习、情境化学习、基于人类认知和社会交互的新型交互系统设计。

    所在单位:英国诺丁汉大学学习科学研究院

    5.Inge DE Waard

    个人简介:Inge DE Waard参与了一个MobiMOOC 应用的案例研究,该案例使用MOOC 形式创建一门课程,研究展示了MOOC 和m-Learning 之间的协同特性,并将当前数字化的协作学习和知识建构这两个理想领域结合在一起。

    研究方向:探索MOOC 教学方法在m-Learning 中的运用

    6.A.J.Ripin

    个人简介:A.J.Ripin毕业于哈特福德大学,Moving Knowledge公司战略参与和决策的副总裁,他与来自工业,医护,学术,军事和非盈利组织等行业的世界级领导一起合作创新,在移动学习,移动游戏,游戏化和社区化学习领域为全球劳动力创造出成品。在加入移动学习部门之前,Ripin是Mem-Cards 公司的共同创始者和负责人,他与Tom Peters, Jeffrey Gitomer, Stephen Covey和Ken Blanchard等人一起提出了数以千计的就业援助和支持移动学习的指导。Ripin还参与了美国创新教育者关于科技与教育相融合的圆桌会议。Ripin在2013美国培训杂志Learning3.0中国峰会上发表的演说题为《移动知识遍及全球移动社会:移动学习,游戏化和社区化学习的方方面面》。他还对关于移动学习,游戏化和社区化学习的全球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并借助社区媒体,社区化游戏,游戏化,模拟,虚拟世界以及其他方式来探索移动学习的交集。

    研究方向:创造移动学习,移动游戏,游戏化和社区化学习领域的成品

    所在单位:Moving Knowledge公司

    7.John Traxler(约翰•特拉克斯勒)

    个人简介:英国唯一一位移动学习学教授,约翰•特拉克斯勒教授认为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学习者们对移动学习的态度和期望将会与日俱增,但这并不是由于企业的推动,而是由更广泛的社会力量所驱策。对任何组织而言,移动学习变得愈来愈重要,而且它的本质已经从组织内部设计的技术或者课程,转变成为一项更广泛,更深远,并需要组织去充分关注和利用的社会现象。

    研究方向:移动学习

    8.Gary Woodill

    个人简介:Gary Woodill博士是知名咨询公司Brandon Hall Research的高级分析师。他在《The Mobile Learning Edge: Tools and Technologies for Developing Your Teams》(《移动学习的优势:团队发展的工具和技术》)一书中指出,企业移动学习必须跨越三个主要障碍:1.缺少移动教学设计以及开展正式和非正式学习的经验。2.在成本、收益及风险方面缺乏经验数据。在推进移动学习项目时,这一障碍会出现在人们竭力制定准确的、令人信服的商业企划案的过程中。决策者们对培训负责人继续施压,而他们本该如此,以期在批准移动学习提议之前获得这一综合战略和商业企划案的更加明确的阐述。这些领导者本来是想探索一个立足企业层面的战略,其目的是为了弄明白如何使一个实验项目适合更加广阔和复杂的企业事务。3.学习负责人与IT执行人员的各种不和谐。

    研究方向:移动学习

    所在单位:Brandon Hall Research咨询公司

    9.Allison Rossett

    个人简介:Allison Rossett是美国圣地亚哥大学教授,美国电子学会协会董事会首席学习官,曾担任ASTD的国际委员会,人力资源开发杂志“培训”名人堂成员之一,ISPI终生会员,并被授予托马斯·吉尔伯特奖,专注于移动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研究。有《绩效支持和实时辅助--移动学习时代已经来临》,对于绩效支持/实时辅助技术,她更倾向于理解为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帮手,是信息、流程、观点的集合,它能为人们的计划和行动提供信息的指引。她认为,提高参与度需要关注五个方面: 1. 合适的内容,内容要有关联度。2. 引导,要直接引导,提供针对性学习,针对性授课。3. 积极主动。 4.关系和社区,发挥社交的力量。 5.只能在需要时出现。

    研究方向:移动学习和非正式学习

    所在单位:美国圣地亚哥大学

    • 国内大陆地区移动学习专家

    1.余胜泉

    E-mail:toyusq@gmail.com , ysqetc@163.com

    个人网站:http://mllab.bnu.edu.cn,http://www.etc.edu.cn

    个人简介:余胜泉,男,1973年8月29日生于江西波阳,1991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1995年9月至1997年7月于北京师范大学电子系攻读计算机教育应用硕士学位,97年转为直接攻读博士学位,2000年7月取得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并兼有“移动学习”教育部-中移动联合实验室主任、数字学习与教育公共服务教育部工程中心副主任等学术职务。并主持了多个项目,如教育部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多媒体作业系统研究》、《评价分析和数据挖掘工具》;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多媒体课件点播系统研究》;现代远程教育标准研究项目:《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规范研究(资源、管理系统、课件互换标准)》;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的研究项目《国家远程教育支撑系统开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研究》等。

    研究方向:移动教育与泛在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学习平台、区域性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生态等。

    所在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2.方海光

    E-mail:fanghg2013@163.com

    个人网站:http://fang.csai.cn

    个人简介: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副教授,数字化学习实验室主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CSAI顾问团教育信息化首席顾问,计算机软件博士,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教育硕士导师,现工作于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在站博士后,国家信息系统高级项目管理师,E-Learning咨询顾问,WSCE2009程序委员,CCSE2009程序委员,我国教育软件工程专家,我国移动学习专家。

    研究方向: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教育软件工程(Educational Software Engineering),绩效技术(Performance Technology)

    所在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3.叶成林

    个人简介: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安徽师范大学电化教育专业毕业,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硕士,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1997年7月到深圳大学任教,曾担任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工作。现任职于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育信息技术系,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研究方向:数字化学习系统、移动学习系统、远程教育、教育技术学

    所在单位:深圳大学

    4.杨现民

    E-mail:yangxianmin8888@163.com

    个人网站:http://lcell.bnu.edu.cn/TeamMember/Yang/index.html

    个人简介:教育技术专业理学博士,现为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科项目等在内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独立承担多个横向课题。担任国内外多个教育技术专业核心期刊(CSSCI、SSCI)的评审专家。多次受邀作为演讲嘉宾参加包括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金融网络培训峰会、第三届中国学习与发展大会、问鼎资讯移动学习高峰论坛、移动学习开发者专业会议等在内的多个学术会议和行业会议。

    研究方向:移动与泛在学习、智慧教育、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网络教学平台开发

    所在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5.申瑞民

    个人网站:http://www.chinavalue.net/841445/Default.aspx

    个人简介:对于移动学习,申瑞民教授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认识与理解取向:第一,将移动学习作为远程教育新的子集;第二,将移动学习作为数字化学习的延伸;第三,从认知学习的角度认为,移动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申瑞民教授主持研发了移动学习直播互动平台。该平台不仅支持在固定的教室或会场中使用,也支持主讲人通过便携式笔记本或平板电脑进行移动现场直播。在这样的环境中,主讲人只需要关心演讲的内容即可,其音频、视频、计算机屏幕等信息自动连接到后台的制作中心,通过后台编码服务自动转化为直播流,发送到直播中心,并同步录制成为流媒体存档。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流水化内容批量生产,一个后台制作人员可以同时为多个主讲人提供服务,可广泛应用与实时授课、大型会议和论坛等。

    研究方向:移动学习平台的开发研究

    所在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6.詹青龙

    E-mailqlzhan@eyou.com

    个人简介:运用质量功能配置理论的思想和核心技术,参照我国《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和澳大利亚《移动学习标准》,着力从移动设备制造商、学习内容提供商和平台服务提供商等层面,揭示移动学习中的技术、资源、服务与学习者需求之间的关系,建立以学习者需求为取向的移动学习资源建设质量屋模型,发现质量改进的要素,提升资源建设的质量。

    研究方向:移动学习资源建设以及移动学习终端的设计

    所在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工程学院

    7.李玉顺

    E-mail:lyshun@bnu.edu.cn

    个人网站:http://fe.bnu.edu.cn/t002-ti-1-19-23.htm

    个人简介: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近些年来,在移动学习研究领域开展的工作包括移动学习应用模式、融合移动学习形态的教学设计、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基于学习对象的智能化移动学习资源推送系统等研究;围绕区域高开用性数字资源应用环境建设,开展了海量数字资源平台支撑下教与学应用有效性研究、富媒体技术支撑下面向教学实践的对象化资源包设计及有效性验证研究等。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出版专著及教材4本,在国内核心期刊及国际会议发表论文近120余篇。数字学习与教育公共服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中小学百所数字校园实验项目指导专家、北京数字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专家、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高级研究员、苹果公司杰出教育工作者(ADE)、Adobe创意大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Mobile Learning大会程序委员会成员,全国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会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2014年、2015年)等。

    研究方向:移动学习与泛在学习、智能教学系统、区域高可用性数字资源应用环境、中小学数字校园与区域教育信息化等

    所在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8.李浩君

    个人简介:副教授,浙江工业大学教育技术系系主任,CISCO认证工程师,H3C认证讲师。在进行基于ANFIS 的移动学习资源自适应呈现模型研究,分析移动学习资源呈现方式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学习者的学习位置、学习需求、网络速率以及设备电量等情景因素组成的移动学习资源自适应呈现函数和呈现模型,并采用模型训练与测试方法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分析了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的影响因素,出了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原则,将概念图设计思想引入移动学习资源设计中,并从设计可行性、概念图优化以及设计流程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基于概念图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理论,开展基于概念图的服装销售移动学习系统资源设计实证研究。

    研究方向:移动学习以及协作学习

    所在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9.李青

    个人简介: 北京邮电大学教育技术研究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教育技术专业博士学位。近年来在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中国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研究等杂志以及多个国际会议发表论文四十余篇。2006年至今先后承担了“网络教育中的移动学习模式研究”、“移动学习模式探索与关键技术研究”、“泛在学习视域下的本科实践教学活动创新模式研究”、基于WEB的无线泛在重大专项”等研究课题,在移动软件开发和移动学习领域有多年的研究经验和丰富的开发成果。2007-2008年美国密歇根大学数字媒体中心(DMC)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是移动学习、学习技术系统开发和学习技术标准化。

    所在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 国内港台地区移动学习专家

    1.黄国祯


    E-mail:gjhwang.academic@google.com
    个人网站:http://www.idlslab.net/
    个人简介:黄国祯讲座教授为国立交通大学资讯工程博士,过去曾主持国科会、教育部、新闻局、研考会、电信总局、经济部等单位一百多个项目计划,获得多次国科会研究奖励,并于2007年、2010及2013年度获得 国科会/科技部杰出研究奖。目前已发表超过500篇与数字学习及智能型系统相关之论文及著作,同时担任三十多个SSCI/SCI/TSSCI/EI 学术期刊的论文审查委员及编辑委员;在2013年,更获选为IEEE Transactions on Learning 。
    学术专长:包括数字学习、行动与无所不在的学习 (mobile and ubiquitous learning)、智能型计算机辅助测验与评量、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
    所在单位:台湾科技大学数为学习与教育研究所
     

    2.陈年兴


    E-mail:: nschen@mis.nsysu.edu.tw
    个人网站http://km.mis.nsysu.edu.tw
    个人简介:

    国立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系教授
    数字学习国家型科技计划国际合作小组召集人
    国科会科教处「信息教育学门 」复审委员
    教育部「大专校院数字学习访视计划」委员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SSCI Journal) Associate Editor

    国立清华大学信息科学研究所博士

    主要经历

    国立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系主任
    台湾网络信息中心网络安全委员会主任委员 
    台湾计算机网络危机处理暨协调中心主任
    国立中山大学计算器与网络中心副主任
    国立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系副教授
    国防部陆军兵工整备发展中心信息预官
    国立中山大学电子计算器中心网络组长
    国立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计算机中心主任

    学术专长:计算器网络、数字学习与网络教学、无线网络、知识管理
    所在单位:国立中山大学资管系

    3.陈志铭


    E-mail:chencm@nccu.edu.tw
    个人网站:http://dlll.nccu.edu.tw/?page_id=10
    电话:02-29393091
    个人简介: 教授及所长
    学术专长:数字学习、数字图书馆、数据探勘、智能型因特网系统
    所在单位:国立政治大学图书资讯与档案学研究所
     

    4.杨振华


    E-mailjhyang@csie.ncu.edu.tw
    个人网站http://jhyang.lst.ncu.edu.tw/
    个人简介:杨镇华教授现任国立中央大学资讯工程学系特聘教授。 杨教授为教育部资讯及科技教育司首任司长 (2013~2014) ,历任国科会 ( 现科技部 )资讯教育学门召集人、国立中央大学副教务长、总教学中心主任、电子计算机中心主任,并于 2010 年荣获国科会 ( 现科技部 ) 杰出研究奖、以及于 2015 年荣获教育部三等教育专业奖章。 杨教授 1995 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大学芝加哥校区资讯工程博士,至今已发表 超过 70篇 SSCI 、 SCI 学术期刊论文。
    学术专长:教育云、大数据、磨课师、行动学习、创意学习。
    所在单位:国立中央大学
     

    5.刘晨钟

    E-mail:
    个人简介:
    中央大学资讯工程学系博士 、中央大学网路学习科技研究所副教授 、95年度吴大猷先生纪念奖、100年度国科会杰出研究奖、95、96、99、100学年度中央大学研究杰出奖、101学年度中央大学特聘教授奖、Best Presentation Award, The 3rd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Wireless and Mobile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2005、IEEE WMUTE 2005 Best Presenter Award、Invited keynote speaker , The 5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 Mobile and Ubiquitous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 WMUTE ), Beijing , 2008
    学术专长:电脑辅助合作学习(CSCL)、社会化科技环境、行动通讯等无所不在的学习环境、网路学习系统、资料探勘
    所在单位:国立中央大学

    6.黄意雯


    E-mailhuangi@mail.nutn.edu.tw
    个人简介:2005年获得美国爱达荷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
    学术专长:资讯教育,数位学习,远距教学,数位内容
    所在单位:台南大学数位学习科技学系
     

    7.施如龄


    E-mailjuling@mail.nutn.edu.tw
    个人网页https://sites.google.com/site/shihjuling/
    学术专长:质性研究、教学设计、行动学习、数字游戏、传播媒体
    所在单位:台南大学数位学习科技学系

    8.许庭嘉


    E-mailckhsu@ntnu.edu.tw
    个人网页https://sites.google.com/site/ntnuckhsu/
    学术专长:数位学习/网路学习行动学习资讯与传播科技(ICT)应用知识工程应用资讯教育适性化学习
    所在单位:台湾师范大学
     

    9.洪碧霞

    E-mailhungps@mail.nutn.edu.tw
    电话:0930289978
    学术专长:教学评量、教育测验、计算机化适性测验、认知诊断
    所在单位:台南大学数位学习科技学系
     

    10.伍柏翰

    E-mail:hungps@mail.nutn.edu.tw
    个人网页http://sites.google.com/site/pohanwu811/index
    电话: 886-952273820
    个人简介:毕业于国立成功大学工程科学系博士班; 近年来,致力于临床护理及数位学习领域,将概念构图及知识撷取技术,应用于行动与无所不在学习环境与工具之开发与应用。 目前已发表22篇学术论文,包括8篇国外学术期刊及14篇国内外学术研讨会论文,其中多篇论文发表在具学术影响力的SSCI/SCI/EI期刊,例如Computers & Education、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及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学术专长:主要研究范畴为医疗资讯系统开发与应用、行动与无所不在学习、知识工程及知识撷取系统。
    所在单位:台北教育大学
     

    11.刘继仁


    E-mail:gizen@mail.ncku.edu.tw
    个人网页:http://myweb.ncku.edu.tw/~gizen/
    电话:06-275-7575 分机52225
    个人简介:美国印第安那大学教学系统科技博士

    起始时间

    结束时间

    工作单位

    2014-08-01

    迄今

    国立成功大学外文系教授

    2010-08-01

    2015-07-31

    国立成功大学外语中心主任

    2009-08-01

    2014-07-31

    国立成功大学外文系副教授

    学术专长:数位英语学习、行动学习、防治英文写作抄袭、英语教学设计与评量、教学系统设计
    所在单位:成功大学

    12.贺喜生

    E-mail
    个人网页
    电话
    个人简介
    学术专长
    所在单位:中原大学
     

    13.曾秋蓉


    E-mailjudycrt@chu.edu.tw
    个人网页http://judycrt.csie.chu.edu.tw/
    电话:(03)5186383
    个人简介:国立交通大学资讯工程博士
    学术专长:数位学习、知识管理、资料探勘、电子商务、资料库系统
    所在单位:中华大学资讯工程学系
     

    14.高台茜

    E-mailmkao@mail.ndhu.edu.tw
    个人网页http://134.208.10.216:8080/PDF_FILES/3908.pdf
    电话:( 03 ) 8632588
    个人简介:美国普渡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教育科技组PhD
    学术专长:教育科技、网路教学、资讯融入教学、行动学习
    所在单位:东华大学教育研究所
     

    15.黄国豪

    E-mail: ghhwang @teamail.ltu.edu.tw
    个人简介:国立交通大学电子研究所博士
    学术专长:数位学习、电子商务、智慧型系统
    所在单位:台东科技大学
     

    16.刘远祯

    E-mail
    个人网页
    电话
    个人简介
    学术专长
    所在单位
     

    17.朱蕙君


    E-mailcarolchu@csim.scu.edu.tw
    个人网页http://sites.google.com/site/carolhcchu/
    个人简介:朱蕙君博士毕业于国立台南大学数字学习科技学系,目前服务于东吴大学信息管理学系。主要研究范畴为行动与无所不在学习(Mobile and Ubiquitous Learning)、悦趣化学习(Game-based learning)、教学设计、智能型学习与评量系统、知识工程与专家系统。近年来,致力于将知识工程技术应用在医疗诊断及数字学习领域;同时,结合概念构图及知识撷取技术,应用于行动及无所不在学习环境。目前已发表80余篇学术论文,包括40余篇国内外学术期刊及40余篇学术研讨会论文,其中20篇论文发表于具学术影响力的SSCI期刊。在过去4年来,获得多次的国科会及科技部奖励,包括100至104学年度连续获得国科会补助大专院校奖励特殊优秀人才奖励,101学年度获得国科会补助101~103年「优秀年轻学者研究计划」,并于103年度的科技部吴大猷先生纪念奖。
    学术专长:智能型学习与评量系统、行动与无所不在学习、知识工程与专家系统
    所在单位:东吴大学资讯管理学系
     

    18.杨雅婷


    E-mail: yangyt@mail.ncku.edu.tw
    个人网页: http://www.ed.ncku.edu.tw/SiteDirectory/YTYang/Pages/Teacher1.aspx
    电话:06-2757575-56230
    学术专长:数位学习之研究、教育科技融入教学之设计制作与评鉴、批判思考能力之教学设计与研究、创意思考能力之教学设计与研究、问题解决能力之教学设计与研究、数位语言学习
    所在单位:国立成功大学教育研究所
     

    19. 宋燕捷


    E-mailysong@ied.edu.hk
    个人网页https://oraas0.ied.edu.hk/rich/web/people_details.jsp?pid=142850
    电话:(852)2948 8644  
    学术专长:移动学习,信息素养,探究式学习,知识教育活动的建筑模型,活动理论,概念的启示,设计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定性的研究方法。
    所在单位:香港大学教育学院

    • 标签:
    • 专家库
    • 请在
    • 移动学习
    • 输入
    • 段落
    • 内容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