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效获取信息教案3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教学课题

    教学时间:_2015___9__16_ 课时序号 第__3__课时 主备人:宋平 编号_3__


    教学课题

    第一单元 走进信息世界

    有效获取信息

    教学目的(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体验信息获取过程,能分析信息来源与获取的多样性;

    2)能根据实际信息需求(数量、质量、形式、时效等),获取信息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验信息获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体验信息技术的魅力;

    2)能据问题确实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用适当的方法获取,对信息获取效率进行关注。

    教学重点:

    1、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

    2、能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采用适合的方法获取信息。

    教学难点:

    分析信息需求。学生虽然在生活、学习的过程经常需要分析问题、确定信息需求,但他们可能很少认真关注分析的方法,这需要教师引导其认真归纳、总结。

    主要教法:

    情境导入、演示、引导讨论。

    教学用具:

    基于因特网的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信息及其特征

    二、情境引入

    导学:

    前段时间很多学校开展了主题为“拒食野生动物,倡导饮食文明”的爱护动物周系列活动,现在假如我们也来参加这个活动,怎样搜集资料、获取你想要的信息呢?说说需要怎样做吗?

    独学:

    下面我们来看看别人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观察一份以禾花雀为专辑的电子作品,名字叫“爱鸟仔”,思考一下几个问题:

    1、作品里收集了哪些方面的信息?

    2、从那里获得作品中所需要的这些信息?

    3、作品是以什么形式展示给我们看的啊?

    三、课堂导学——合作与探究

    群学:

    我们在进行研究时需要获得很多课本没有的相关知识,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自己想办法去获取,如何才能有效的获取需要的信息,一般需要经历下面的几个过程:

    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保存信息,这个是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

    1、确定信息需求

    获取信息,首先要从分析问题出发,确定需要哪些方面的信息,以及最后希望达到怎样的目标。我们可以通过制定信息需求内容大纲,然后确定目标形式及所需载体类型,再列出信息需求清单,将信息需求内容、所需载体类型、成果目标形式等内容列出来。

    2、确定信息来源

    信息需求确定后,就要确定哪里有这些信息。哪里方便寻找所需信息。我们可以通过下表的三个方面去寻找:

    通常信息来源的途径:

    来源

    示例

    说明

    媒体

    报纸 书刊 广播 电视 音像制品 网络 其他_____

    包括各种纸质媒体、电子媒体、网络媒体等,提供的是人们加工过的信息或转载信息,要考证其出处及权威性。

    他人

    老师 父母 同学 朋友 专业人员 其他____

    能为你提供所需信息或如何找到所需要信息的人。

    事物本身

    动物 山河 风雨 表情 行为 化学反应 活动过程 事件现场 其他__

    包括各种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及人的各种特征等,可获取没有加工的信息。


    因此,应尽量拓展信息来源,以保证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但同时也要从实际出发,因为选择的信息源应当是在你的能力范围内可触及的。为了使采集到的信息更具说服力,选择信息源的时候,应尽量选择可靠的信息源,同时力求信息来源具有多样性和代表性,避免从单一渠道获取信息。

    3、采集信息

    信息采集的方法很多,根据不同的信息来源会有不同的信息采集方法,主要是通过检索媒体、通过与他人交流息、通过亲自探究事物本身来获取信息。

    1)通过检索媒体采集信息。如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广播电视、网络等

    2)通过与他人交流采集信息。如学习上请教同学或老师,形式上有面对面或电话、网络等(3)通过亲自探究事物本身获取信息。通过直接观察事物本身或事件发展过程获取信息

    信息采集的原则是:(1)主动及时原则;(2)真实性原则;

    3)准确性原则;(4)全面系统性原则。

    信息采集的工具除了传统的纸和笔外还可以使用更现代的工具,如: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录音设备、计算机等。

    4、保存信息

    有效获取信息后就要学会保存信息,采集来的信息往往比较零散杂乱,需要进行分类整理和保存,以便更好的使用这些信息。

    1)整理信息、分类保存

    由于采集到的信息具有各种各样的类型,我们可以利用信息采集卡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编号,并按信息内容、信息类型、信息来源对信息进行分类,以方便调阅和使用。

    2)输入计算机保存

    我们可以按采集到信息的不同类别,将他们分类保存,文件的管理可以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文件夹对不同类型的文件或不同用途的文件分类存储。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数据库对采集的大量同类信息进行有效存储和管理。

    板书设计:

    有效获取信息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中学生的信息技术的第三节课,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教材中“信息采集卡”的运用使得信息需求分析这项工作表格化,从而养成规范分析问题的良好素养。还要求学生能亲历、体验获取信息的过程,并理解获取信息的方法。



    东海县驼峰中学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第5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需求
    • 分析
    • 保存
    • 确定
    • 有效
    • 教案
    • 需要
    • 信息
    • 来源
    • 采集
    • 内容
    • 获取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