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李趁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选自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的主题介绍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文体都是说明文。《故宫博物院》如同一篇解说词,按照空间顺序,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由中间到两侧,逐次介绍建筑物。这种顺序安排,既符合一般的游览参观习惯,也符合故宫各建筑物之间的主次关系。作者条理分明的介绍了故宫博物院宏大壮丽的规模和层次井然的布局,重点介绍了三大殿,使我们了解到故宫的位置、地位、总体布局、艺术风格等多方面的知识,也使我们认识到封建社会的奢靡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 教学对象分析

           首先初中学生空间概念不很强,其次是有许多学生没有见过故宫。只靠老师画个箭头或借助图片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所以,只有凭借动感影像,形成感性认识,然后才能达到目的。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动眼、动嘴、动脑、动手,从而突破空间想象困难,明确说明文的空间顺序。

    • 课时安排

             二课时

    • 教具环境

    ipad移动设备

    第一课时

    •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故宫博物院》全文以及所涉及的生字词与文章所用运的说明方法。

    •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 积累字词,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重点把握“磬、攒、鳌头、琉璃、藻井、蟠龙、中轴线、金銮殿”等词语。

    2.了解作者采用的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作用。

    3.了解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巨大成就,学生能够按照课文顺序复述课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说明顺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故宫博物院集中体现了我国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和独特风格,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学习本文,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清本文说明顺序以及文章结构层次

    难点:能用自己的话介绍故宫博物院

    •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2.网络学习法

    •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多媒体播放通过百度搜索的“故宫”全景录像: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k0NjExMjg=.html

            故宫集中体现了中国几千年建筑的精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代表着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是中国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今天,就让我们跟着作者去参观故宫,一起感受故宫的宏伟壮丽和无与伦比吧!

            教师板书文题及作者。

    二.初读课文

    1.教师朗读课文(配背景音乐),学生听读并圈点文中不认识的字词。 

    2.教师PPT展示本节课学生需要掌握的生字词并讲解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中表示方位的词标出来。

    4.教师提供故宫平面图,小组内合作,填写各个部分的名称,并分享上传至课程论坛,组间互评。

     

    三.把握文章说明顺序

           1.关于说明顺序

            (1)复习有关说明文说明顺序的知识

            (2)教师提问:本文采用了那一种说明顺序?

            (3)我来当导游。

       教师提供故宫三维地图平台,学生根据课文路线拖动进行介绍。

    1. 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把握本文总说、分说相结合的特点。

     

    第二课时

    •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故宫博物院》5-8自然段。

    •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  了解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巨大成就。

    2.    了解文中的详略得当的协作风格。

    过程和方法目标

    1学习本文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写作风格,分析作者这样运用的好处。

    2学会搜集信息、筛选信息、整理信息,并加以整合进行创造性地运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故宫博物院集中体现了我国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和独特风格,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学习本文,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清本文详略得当的写作风格以及运用的好处

    难点:通过老师提供或者自己搜索的信息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整理信息,并能够拓展延伸。

    •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2.网络学习法

       3.拓展延伸法

    一.精析5-8段

    1.这三段作者重点介绍了太和殿(教师展示与太和殿有关的图片),现在请大家精读5-8段

    2.学生精读5-8段,思考:

    (1)作者的立足点有哪些?请找出来。

    (2)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内容?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3)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3.学生有感情的朗读5-8段,深入领悟作者详列得当的写作用意

     

     

    二.拓展延伸

           学生自行浏览故宫博物馆官网时空漫游部分,并采用空间顺序之外的说明顺序介绍一下故宫博物院。

           http://www.dpm.org.cn/shtml/541/@/96666.html

     

    三.课堂小结

           故宫博物院规模宏大,建筑繁多,作者紧紧抓住中轴线,采用空间顺序,运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条理清楚的介绍了故宫的方位、布局、特点、风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作业

    按照空间顺序向别人介绍你们的学校,要求重点突出,总说分说结合。

     

    • 附录

    故宫博物院

    作者:黄传惕

    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这是明 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了。

    紫禁城十多米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间。城墙外是50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从天安门往里走,沿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午门的前面。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桥的北面是太和门,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在门的两侧。

    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上面刻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在线,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8公里。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这是一个亭子形方殿,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一个大圆鎏金宝顶,轮廓非常优美。举行大典,皇帝先在这里休息。

    中和殿后面是保和殿。殿前广场是举行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

    从保和殿出来,下了石级,是一片长方形小广场,西起隆宗门,东到景运门。它把紫禁城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广场以南,主要建筑是三大殿和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叫「前朝」。广场北面干清门以内叫「内廷」,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主要建筑有干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和东六宫西六宫。

    干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报的地方,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

    干清宫后面是交泰殿,交泰殿后面是坤宁宫。坤宁宫是皇后宫,也就是皇帝结婚的地方。

    干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称「后三宫」。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彩画图案也有明显的变化。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彩画,还有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

    东西六宫是妃嫔居住的地方。这就是俗称的「三宫六院」。现在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专馆,展出宫内收藏的青铜器、绘画、陶瓷、工艺品等。西六宫大致按原来面貌布置,可以看到帝制时代的真实史迹和帝后的生活情况。

    在西边,最引人关注的是养心殿。从雍正,到清末近二百年间,皇帝大都住在这里。皇帝常在这里召见大臣,批阅奏报。军机处设在养心殿南面院墙外,就是为了皇帝在养心殿召见军机大臣的方便。

    养心殿东间叫东暖阁,是皇帝休息和召见大臣的地方。

    从养心殿往北,一个宫院连一个宫院,幽雅宁静,其中长春宫和储秀宫是慈禧太后住过的地方。现在储秀宫的陈设,就是按慈禧五十岁生日时的情景布置的。1884年正当帝国主义入侵,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慈禧太后却为自己的生日大肆挥霍,光是储秀宫、翊坤宫两处的装修和给臣仆的赏赐,就花了一百多万两银子。

    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御花园面积不很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但毫无拥挤和重复的感觉。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来到这里,彷佛进入苏州园林。

    从御花园出顺贞门,就到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对面就是景山。景山是明代修建紫禁城的时候,用护城河中挖出的泥土堆起来的,现在成了风景优美的景山公园。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纵相连,而井然有序。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令人不能不惊叹。

    • 标签:
    • 学生
    • 作者
    • 地方
    • 顺序
    • 故宫博物院
    • 皇帝
    • 介绍
    • 教学设计
    • 故宫
    • 紫禁城
    • 建筑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