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校区-周贝贝-英语- 浅谈“情境交际”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请在这里输入段落内容...浅谈“情境交际”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周贝贝

                     (肥西上派中心学校西校区,安徽合肥 231200)

    【摘要】以“言语交际”为中心的英语教学课堂即“交际型”英语教学模式包含三个基本教学环节:复习--新授--拓展;三大基本教学活动:教师引导的师生对话、学生的两两对话、拓展听读。这一模式具有情境性、交际性、层次性三大特性。

    【关键词】交际性;情境性;拓展运用

    从事英语教学已经十余年了,之前从未接触过“111”英语教学模式。今年当学校安排我学习这种很新鲜的教学理念时,我感到很彷徨。因为我根本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后来,我加入了肥西跨越式课题组,在王阿习教授发给我的PPT中,我了解到这种跨越式理念就是以“言语交际”为中心的教学课堂即“交际型”英语教学模式,它把英语课堂分为三大教学活动,分别是:师生对话、两两对话和扩展听读。这一模式又包含了三个理念:以言语交际为中心;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这两个月的学习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以言语交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对小学生来说更加实用有效。

    “交际型”英语教学模式的显著特征就是教学中所开展的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是以交流为指向。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想法,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交际性教学以交流为中心,具有显著的活动性和实践性特征。这就要求教师要知道自己的角色: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协助者,课堂教学活动的管理者,学生问题的建议者,交际活动的参与者。

        在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所何克抗教授提出的一种新的“儿童语言发展理论”——语觉论中,我了解到:儿童的语觉敏感期(即语音辨析和语义辨识两种能力的发展成熟的关键期)大致是在2至12岁之间。针对这一时间段的儿童,“以语言运用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是他们学习语言的更好途径和方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会创设“言语交际”的语言环境(一般包括“复习--新授--拓展”三个基本环节),为学生创造“听”和“说”能力培养的环境,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能力。下面我以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为例,浅谈一下我的方法。

    一  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很多老师会习惯以听写或直接问答的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而学生就像是一个接收知识的被动的容器,机械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和完成任务。“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并没有得到体现。这种被动的教与学会使学生形成某种具有依赖性的思维定势,从而导致很多的中国孩子的英语被称为“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与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英语教学需要培养的是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英语课不是单纯的知识课,而是语言实践课。而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语言进行交际活动,是受情境制约的。因为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和模拟的情景中能更好地理解具体情景中所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触景生情,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从而促进运用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发展。克鲁姆指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由此可以断言,寓交际活动于英语教学的每步骤之中,是语言知识向交际能力转化的根本保证。这就需要师生围绕所学内容和知识, 创设尽可能真实的情景, 共同构建一个“活动的舞台”。

    以四年级下册Unit 5PartB的第二课时为例。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展示一家服装店的场景,并出示上节课所学过的单词的实物图片,对学生说“I bought some beautiful clothes with Sarah yesterday. What’s this? Is this Sarah’s?让学生回答“It’s a hat.No, it isn’t.It’s yours.”通过这样的情境对话设置,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吸引他们较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从而激发其求知欲望, 积极参与语言交际活动。这既复习了上节课的重点单词和句子,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  情境交际,激发兴趣,学习新知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积极性和潜能发挥的主要心理因素是动机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

     

     

    是促成学习走向成功的动力。在英语教学中采用形式多样的情境交际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新知、理解新知、掌握新知。

    同样以上面的内容为例,在学习Let’s learn 中的新单词时,我继续创设情境:展示另外一个服装店的场景,对学生说“Today is Mother’s Day.Sarah is going to buy a gift for her mom.She comes here.Wow ,the clothes is too beautiful.Now,you look at the picture.What clothes do you see?”我接着呈现新单词的实物图片,问学生:“What’s this?/ What are these?”并引导学生回答:“It’s a coat./ They are shorts.”通过这样的情境交际方式,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习并运用了新单词,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有培养了学生的交流和应用能力,一举两得。

    三  创设情境,拓展运用

    英语教学最终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教师不应该认为只要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学生的语言的应用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但是,语言应在实践中学习和发展语用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只能在交际运用中才能实现。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课堂上引导学生运用新知识,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进行自由对话,介绍真实情景,通过大密度、快节奏、高速度的训练, 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这一环节我们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创设情境进行交际游戏、完成故事、角色扮演等一系列活动,拓展学生的语言运用,通过知识运用进而形成技能,提高交际能力。

    在Unit5PartB这一课时里,我在教授过新知后,结合之前的情境,继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说:“If you are Sarah, what will you do when you see the beautiful clothes?”我让学生四人一组,发挥自己的想象,结合实际生活常识进行对话讨论,说说自己的观点。我再邀请两名学生和我进行示范对话(Shop assistant:Can I help you? Sarah;I like the red coat. I want to buy it. How much is it? Shop assistant: 80 yuan. Sarah: I’ll take it. Shop assistant: Here you are. Sarah: Thanks.)。之后我让学生两两进行对话练习,分别扮演Sarah和售货员,可以结合自己的喜好进行适当的修改。这个情境设计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拓展,而这样的拓展可以让学生更直接地了解到语言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让他们感受到语言的学习就是为了交际运用。

    上述的整个教学案例中,我做到了把语言学习与语言运用相结合,通过情境设置,让“言语交际”贯穿于整个英语课堂教学中,把复习旧知、学习新知、拓展运用有机的进行了结合;并在整个过程中实施了分层次、由易到难、逐步递进的语言交际教学模式;做到了“词不离句,句不离词”。

    对“111”英语教学模式的理解,我还只是刚刚起步,它的真正意义和正确的实施方法我也只是一知半解,我还要继续摸索;在以后的学习交流中,我还要向其他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和请教。希望我们的英语教学模式能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2015/5/11

    • 标签:
    • 进行
    • 语言
    • 运用
    • 交际
    • 英语
    • 浅谈
    • 对话
    • 贝贝
    • 学习
    • 能力
    • 情境
    • 学生
    • 校区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