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亭中心校 高燕艳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27、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

    肥西官亭学区中心学校 高燕艳

    • 一、概述: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7、两只小狮子》,这是一则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故事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不同的生活状态:一只勤恳地练习本领;另一只自以为父母是森林中的大王,每天懒洋洋地什么也不做。通过对懒狮子和勤狮子的学习,以及领悟狮子妈妈的话,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凡事不能依靠别人,要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

    这里是第一课时。本节课,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知识库,获得知识准备,并在此基础上,多读、多看、多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 二、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遵循低年级的心理特点,以激发孩子的兴趣为主,把课堂学习转变为有趣的生活故事学习,培养孩子喜欢语文课的情感,同时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在师生的有效互动中,使他们主动地去接受与学习知识。

    •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经过一个半学期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拼读和识字能力,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识字方法,因此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主动识字。

    2、学生是67岁的孩子,他们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对童话故事十分感兴趣。

    3、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阅读课文后有自己的想法,大部分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个别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够。

    • 四、教学目标:

    1、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能在其他阅读材料中熟练认读。会写“练、习”等6个字,掌握书写笔顺,在田字格中写得端正美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3、学习积累“懒洋洋”这类ABB式的词语。

    4、通过品读课文和拓展阅读材料,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这一教学目标可放在第二课时)

    5、能自主阅读拓展材料,并根据主题进行创编写作练习。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意见或看法。

    • 五、教学重难点:
    • 重点:

    1、认读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指导写好“练、习” 。读好后鼻音的字。

    2、抓关键词语朗读并感悟课文。

    • 难点:

    1、理解故事的内容,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

    • 六、教学策略:

    1、自主学习与交流互动策略。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并把自己好的识字方法介绍给大家。学生能够在拓展阅读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巩固生字、新词。

    2、情境教学策略。

    创设故事情境,感受勤狮子与懒狮子的不同表现,突破难点。

    • 七、教学资源:

    1、跨越式教学资源。

    2、教师演示课件。

    3、板书材料。

    • 八、教学课时:

    2课时

    •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课时目标:

    1、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会写“练、习”等4个字,积累ABB式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3、了解课文大意。

    4、通过阅读识字通,更深层次的了解两只小狮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享受识字的快乐。

    •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2分钟)。

    1、昨天我们认识了可爱的小白兔和小灰兔,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新朋友,它们在大草原上生活的很快乐,有着“草原之王”称号,是谁呢?(课件出示狮子)

    2、随机学习“狮”的读音和字形。

    3、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可爱的小狮子,我们快点认识它们吧!板书并齐读课题。

    •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1分钟)。

    1、借助拼音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宝宝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

    2、(出示生字词)用“和狮子交朋友”的游戏检查字音

    3、请小老师带读。(请小老师带读之前是否要老师带读一遍,或是否要检查一下小老师的读音)

    4、去拼音后,开火车认读生字。

    5、齐读生字,集体交流识字方法。

    1)比一比:字——学

    2)加一加:氵+=羊 非+=

    3)编字谜:十张口藏草下(苦)。东边拉丝带(练)。天大的口(吞)。

    4) 形声字:狮

    6、练习说ABB式的词语。(这一段感觉可以删去)

    • 三、指导写字"练、习"(4分种)。

    1、观察字形,说说这两个字书写时哪些地方要注意。

    2、师指导并范写,生书空。

    练”的右边不是“东”,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习字的“横折勾”末端需稍弯。

    3、学生仿写,师巡视。

    4、学生自学剩下的4个生字。描红、仿写各一遍。

    5、展示与评议。

    •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3分钟)。

    1、生字回句:指导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2默读课文,小组讨论:课文介绍了两只什么样的小狮子?请给他俩取名字。

    3、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 五、拓展阅读(10分钟)。

    两只小狮子一只勤劳,一只懒洋洋的,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资料城,读一读《识字通-读一读》、《短文一》和《短文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必读:《识字通-读一读》、《短文一》和《短文二》

    选读:《懒狮子的变化》、《小狮子的下场》

    • 六、打写练习(10分钟)。

    1、从资料城出来,你的收获一定很多,和狮子也成为了好朋友。可是,这些小狮子迷路了,回不了家,请同学们帮助它们,用这些小狮子身上的词语写上几句话或编个小故事,能用上几个词就用几个词,这样就能把小狮子送回大草原。现在就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神笔,赶快写写吧!

    2、师生评议:挑选好的例文读给学生听。(可用投影的方式直接将学生的例文展示给学生。

    • 七、板书设计。

    27、两只小狮子

    勤劳           懒洋洋

    • 八、教学反思。
    • 《两只小狮子》是新教材二册第七组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本课的识字量也比较大,要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于是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主要是让学生认识14个生字、初读课文并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兴趣是其主动学习的前提,因此在导入新课时说给大家带来好朋友-狮子,狮子妈妈生下两只小狮子,今天我们要学习27课《两只小狮子》,看看这又是两只怎样的小狮子。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自然地就把学生引进课文当中。

            在学生自由读文后,我就以检查的方式让学生认读生字,并请同学当小老师提出要注意读准的字音。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自由读、开火车读、摘苹果读、齐读),学生对生字有了初步的认知。紧接下来就引导学生记住字形。平时这一环节学生是表现得很活跃,可是乱插话的现象会很多。针对这一现象,本节课我则先指名让学生说说识记方法,(加、减、换偏旁和猜字谜)小作总结后就让他们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识记方法。因为在小组里同学们都有机会发表的意见,所以就没有出现平时抢着说的现象大大减少。在识记生字这一环节,同学们表现得还是比较积极,大家都有自己的识字方法(由于我没有在词语中着重标出本课的生字,所以孩子们说的不仅是生字还有其它的字,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这个环节耗时较长)。然后进行了ABB词语的训练。当学生读通课文后,就指导学生书写“练、习”两个字。接着指导学生读好文中疑问句和感叹句,注意语气,并进行分角色朗读。最后学生默读课文,通过给两只小狮子取名字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特点(课文讲授部分用时25分钟)。

            在接下来的15分钟,拓展阅读用时8分钟,给学生推荐了四篇阅读材料,两篇必读,两篇选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个问题感觉太宽泛,没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如果换成“懒狮子发生了什么变化?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可能会更好吧。)说话写话环节用时7分钟,用狮子身上的词语写话,送狮子回家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足之处:没有让思维活跃的孩子先说说,做个示范,所以觉得学生写出的内容不是很满意,有少数同学不知从何写起。

             从整节课来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前半节课。可是到了到了后半节课,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而自己又没有更好地进行调控,在时间分配上没有很好地把握,细节上考虑不到位。我想: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在以上方面多下工夫,对跨越式教学理念还要深入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进步。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识字
    • 阅读
    • 教学设计
    • 故事
    • 狮子
    • 学习
    • 学生
    • 生活
    • 生字
    • 课文
    • doc
    • 中心校
    • 两只小狮子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