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鱼游到了纸上

备课类

创建时间:2018-05-21 11:57

学习时间:暂无|年级:四年级下 | 教材:人教社2016年新编教材

  • 学习目标:

    暂无学习目标
  • 简介: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3. 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
重难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
学情分析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

复习导入


教师支持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怎样的青年?(举止特别)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鱼游到了纸上》 ,去细细体会青年的“特别”之处。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品读语言体会特别


教师支持
师:同学们,我们认识的这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你们还记得他长什么样子吗?谁能说出来? 师相机板书(外貌描写)。 1媒体出示学习提示:朗读课文1—4自然段,用直线画出能够体现青年举止特别的语句,并结合重点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最后有感情的读一读。 2、汇报交流 教师相机指导神态描写,板书(神态描写)指导学生作者在写这部分的写法,为了突出人物特点,在具体事例中,对人物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外貌、神态描写。 出示表格,总结写法 特点 具体事例 为突出人物特点描写方法 外貌描写 神态描写 专注 看鱼 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就像玉泉的水。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3、指导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学法总结


教师支持
又是一个星期天,我照例来到玉泉时,却听见有人说鱼游到了这位青年的纸上。毋庸置疑,我们知道青年人是把他看到的鱼画了下来,所以青年人爱鱼不仅表现在他看鱼上,更表现在他画鱼上,那么他画鱼时又有哪些举止特别之处呢?我们用上面的学法来学习课文7—12自然段。 1、学法总结:学生交流,媒体出示 (1)画:画青年举止特别的句子 (2)谈:谈自己的感受 (3)读:有感情朗读 2、汇报交流,完成表格 为突出人物特点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出示表格,学生完成表格,老师指导。教师相机板书(动作描写) 特点 具体事例 为突出人物特点描写方法 动作描写 勤奋、专注 画鱼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3、选择你认为举止最为特别的一处读一读。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教师支持
师:文章最后说,鱼先游到了心里,那么它和鱼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呢? 师总结:正是因为聋哑青年长期认真地观察,对金鱼非常熟悉,抓住了金鱼的特点,在头脑中形成了金鱼准确、生动的形象。又通过自己认真刻苦的描绘,鱼在他的纸上活灵活现,好像游到了他的纸上一样。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学法迁移精略结合


教师支持
那么,《全神贯注》中罗丹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作者又是通过什么手法来描写罗丹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全神贯注》。(板书课题)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运用上一课的学习方法完成表格。 课文 主要人物 特点 具体事例 为突出人物特点描写方法 写作顺序 《鱼游到了纸上》 聋哑青年 勤奋、专注 聋哑青年看鱼、画鱼的事 外貌描写 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事情发展 《全神贯注》 罗丹 全神贯注、执着 罗丹为沉迷工作,忘记朋友的事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事情发展 2.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板书(语言描写) 3. 小结:同学们,通过这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勤劳专注的聋哑青年和全神贯注的罗丹,还学习了作者为了突出人物特点,为了让人物形象生动,在具体事例中运用细致入微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手法对人物进行刻画的方法,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也能尝试运用。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拓展阅读


教师支持
活动备注
活动资源

鱼游到了纸上精加略第二课时.ppt.ppt

预览 下载

暂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