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组整合推进方案学习元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化学组】整合推进方案

    要求:该学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在某校运用的项目推进方案

     

    课程推进方案

    •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标对学生在化学学科学习方面的要求,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目的,运用信息技术的功能,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主动的发展。通过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掌握水平,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对知识重构。

    •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遵循的原则

    1.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

    在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相整合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决学生动手操作实验难的问题,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动手,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创建以评价学生信息能力为主的评价体系。

    在化学课程整合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是单纯地学会知识,而是转移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因此,在教学评价体系中,不仅要有对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评价,更重要的是要有对学生的信息素养、综合能力、实践能力等因素的全方位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代替总结性评价。

    3.信息技术作为课程学习的工具。

    随着学习资源的迅速膨胀,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来获取信息资源已经成为网络环境下学习模式的重点。师生在各学科教与学的环节中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教师不要一味的追求技术而忽略了技术的运用是否符合学生学习要求。

    5.构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

    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是知识的构建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习者建构恰当的学习情境,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是课程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设计者。要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指导和帮助。

    •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

    1.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

    教师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用多媒体技术模拟真实世界,例如化学学科中的仿真实验室为学生创设体验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从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直观的材料,比如化学分子结构模型的flash或者模型图,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二是利用网络技术创设新型的学习环境。利用教学平台让学生的学习打破了班级的界限,将学习延伸到更广阔的世界里,学生还可通过网络与他人进行交流,共同收集、分享信息资源,参加合作性项目研究。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平台进行资源的共享。

    2.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认知工具。

    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作为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⑵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⑶作为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的工具;⑷作为知识构建和创作实践的工具;⑸作为自我评测和学习反馈的工具。这种整合方式下的教学,往往是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新知识的学习要从其它学科或者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入,使学生借助这些有实际背景的问题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教师要安排一些联系实际、具有时代特征的综合性任务和实践作业,让学生通过网络和其它各种途径获取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来处理、分析信息。同时,还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协作完成任务,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这种整合方式下,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任务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教师仅对学生收集、处理和分析信息资料的方法等进行一般性指导,更加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 四、创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的条件

    1.数字化硬件环境建设,为“整合”提供物质条件。

    计算机的数量和质量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首要的问题。学校要加强校园网的建设,学生自带设备(BYOD)或者学校提供设备来满足信息网络环境下的课程整合。

    2.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为“整合”奠定基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教师把计算机和网络作为自己真正的工具。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进程中的师资培训应包括三方面:信息技术意识、知识、技能与态度。

    3.资源库建设,为“整合”提供资源环境。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更不可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教师在为学生提供丰富资源的同时应该避免学生在信息中迷航。

    • 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应注意的问题

    1.合理地运用网络和资源。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课件对学生的最佳作用点和最佳作用时机,针对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和知识需求,或集中大屏幕展示整体感受、烘托气氛,或学生借助课件自主学习、独立分析、比较归纳。

    2.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要“回归学科”。

    注重教学内容的拓展探究,学科的特点和功能不能削弱。要把握学科课堂教学特点,理解学科教学的功能,根据课程目标、学科属性、学生需求,产生需要后再选择手段。有了坚实的基础,才能很好地融合。

    3.不要重活动形式,轻教学效果。

    课堂中的教学活动要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密切相关,所有的教学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师在设计学生的活动更要准确地体现教学重点,且能体现出学生在活动参与中的理解、表达能力的培养,活动参与后达到意义建构的程度即活动效果。避免只重视活动形式,而忽视了活动效果。

    • 六、推进措施:

    1、组织全体教师参与课程平台的使用培训,指导教师合理运用数字化资源,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备课制度化、常态化。保进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环境的不断优化,培养专任教师参与学科整合的积极性。

    2、组织全体教师积极探索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练习课、创新实践课五种课型的信息技术整合模式,总结学科整合的新模式,进一步提高课堂整合的效益。

    3、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切实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力度。学校每学期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比赛,比赛内容就从实际讲课当中来,学校教务、学科带头人、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等组成评价小组,对相应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4、学校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认真研究、总结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工作的开展情况,确保工作的实效性。

     

    • 标签:
    • 学科
    • 要求
    • 方案
    • 模式
    • 项目
    • 整合
    • 学习元
    • 运用
    • 化学
    • 推进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