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西县肥光小学-余金红-语文-单元导读——中国古典名著之旅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单元导读————中国古典名著之旅

    请在这里输入段落内容...

    第五部分 单元导读——中国古典名著之旅

     


     肥西县肥光小学   余金红


    单元教材分析:


         悠悠中华,流传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学篇章。本组教材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安排了 4 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等项教学内容。4 篇课文有根据司马迁《史记》中著名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将相和》;有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有根据《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景阳冈》;还有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的《猴王出世》。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编写本组教材的意图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这也是本组教学的重点。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读并掌握本组课文的生字词 。


      2、本组教学,指导学生重点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本组4 篇课文在这两个方面比较突出,学生对这两个方面也比较感兴趣。


       3、通过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达到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兴趣的目的。其次要注意适度拓展,举一反三。


      4、本组教材无非是引子和例子,主要目的还是为学生打开学习古典名著的大门,激发学习兴趣,创造一个交流学习古典名著的平台。


    单元教学重点:


    1、掌握指定的生字词,会读会写。


    2、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3、体会动作描写的写作效果。


    4、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从故事中多角度去发现、领略人物形象与品质。


    5、通过对古典文学的阅读,感受文中人物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难点:


    1、把握故事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重点在《将相和》。


    2、通过具体语句感受人物特点,并通过读表现人物个性。


    3、对于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读通相关句子。


    教学资源:本课教学采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有关四大古典名著书籍。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查找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名著导入,激发学生读名著的欲望


     师:同学们,谁知道四大名著的请举手。学生汇报。


    2、在四大名著里,你都知道哪些人物。学生汇报。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五单元——中国古典名著,去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


    板书:中国古典名著之旅

     

     

    二、感知单元主题,领会学习任务和要求
        1、通过学习单元导读和预习,汇报交流:本单元采用“课文带名著”的编排方式,从课文的学习,引出相关名著的介绍。包括名著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作者及所塑造的典型人物和故事。如,学了《将相和》,了解《史记》;学了《草船借箭》,了解《三国演义》;学了《景阳冈》,了解《水浒传》。(学生学的是一篇篇课文,了解到的却是一本本名著,这样的编排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给学生打开了阅读古典名著的窗口。)

     

     

    ( 设计意图: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如果只停留在单篇短章的阅读而不关注整本书的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会很高,也不全面,不能算真正学会了阅读。因为篇章固然便于精细研读,但在实际生活中需要这样精细研读的机会并不多,更多的是阅读相关书籍,讲究的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去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何况在通常情况下,整本的书同篇章相比,知识的容量总要大些,思路的拓展总要复杂些。)
        
         三、了解单元课文
         师:在这一主题下的四篇课文分别是什么呢?请同学们一齐读课题。
        (多媒体展示:18 将相和 19 草船借箭 20景阳冈  21猴王出世。)
        四、快速阅读课文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每篇课文的大概内容。(遇到不理解的可做上记号)
        五、细读课文,提示学法
        师:下面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了解每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么。在读书之前老师给大家提几个小建议,课件出示:
       (1)课文很长,我们可以采用浏览的方式,从课题入手,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出示问题,如:《景阳冈》:“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布局谋篇的方法,了解选材和表达之间的关系。 这一单元的课文要想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对老师有一个基本的要求:阅读相关的名著。


    (2)我们要养成边学习边做记录的好习惯,把学习收获记录下来。为更好地学习,老师设计了本单元的导读卡,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填好表格。

    单元主题
    课文题目
    课文的主要内容
    质疑的内容
    含义深刻的句子


    中国古典


    名著之旅

    将相和

     

     

     4、教学中,教师根据课文内容与名著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当课文内容相对独立的时候,“课文带名著”重在引出对名著的介绍。如:课文《将相和》改写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几个独立而完整的小故事,这些故事与《史记》中的其他章节没有多大的联系。又如,课文《猴王出世》和《景阳冈》虽然都节选自两部长篇小说,但故事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带出对古典名著的介绍,使学生知道所学的课文分别出自哪部名著,这些名著大致讲了什么内容,作者是谁,有哪些大家很熟 悉的故事出自这些名著,这些名著的地位和价值如何,等等。当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老师也应该鼓励他们去更多地了解名著。如,《将相和》最后写道:廉颇和蔺相如“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根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21 年秦国统一了六国,赵国也包括在内。那么赵国后来怎么也逃脱不了被灭亡的命运呢?由无疑处生疑,引导学生走向更广阔的阅读视野。 如果课文内容与名著紧密相连,“课文带名著”不仅要介绍名著,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名著中的相关内容,使学生明白故事发生的前因、后果,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的学习来说,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要他负责造箭十万,诸葛亮知不知道这是周瑜的阴谋?如果知道为什么不当面揭穿他,反而主动立下军令状?这样的问题就必须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谈。当时曹操率军南下,企图攻打东吴,之后再攻打刘备,以便一统天下。孙权和刘备看清了曹操的阴谋。因此才会联合起来抗击曹操。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诸葛亮才没有揭穿周瑜的阴谋,怕的是伤了和气,孙刘联合战线会破裂,导致被曹军各个击破的危险。因此,课前,老师布置学生去看看根据《三国演义》改编的连环画、电视剧、戏曲录像、白话小说,或者老师做相关的介绍,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将相和》根据《史记》改编,课文讲述的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合起来构成一个“将相和”这一完整的故事。蔺相如“一奋其气,威伸敌国”的气势,不仅维护了赵国的国格,也维护了他自己作为一个使者的人格。不要说他经过巧妙斗争胜利地回来了,即使他在这个时候死在秦国的宫廷也是重于泰山。这是赞美蔺相如的生死观,文章也赞赏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深深打动我们的还有:超越个人的名和利,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荣辱观……尽管故事发生的时间离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但所表现出来的人物精神风貌仍然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草船借箭》以“借”为主线,把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学习这篇课文,要指导学生抓住叙述的几要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课后思考练习:“默读课文,想一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再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正是体现了这样的要求,引导学生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学习有条理地表达。此外,感受人物形象,特别是诸葛亮、周瑜的形象,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学中,可以通过归纳或演绎的方法引导学生去体会。 《景阳冈》《猴王出世》都是属于古典小说,与现代白话文相比,语言风格有较大的差异,一些字词句的用法、意思与现在都不一样。如,“筛酒”是斟酒,“榜文”是指旧时官府的告示。学生阅读这类文章,相比白话文,会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两篇都是略读课文,因此,不必在词句的理解方面有过多的要求。

    (学生有不理解的词句,老师可做解释,但不必主动讲解,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几篇课文的学习重点,还是在于把握重要内容,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5、出示问题,如:《景阳冈》:“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布局谋篇的方法,了解选材和表达之间的关系。( 这一单元的课文要想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对老师有一个基本的要求:阅读相关的名著。)


    六、汇报学习收获,明确学习任务
        师:《将相和》、、、、、主要通过那几个个小故事来表现人物形象的,它主要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下面咱们大家来交流一下。
      七、总结


    在学习这一单元的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在课外多找一些古典名著来读读,演一演,我们将在这单元的口语交际中让大家交流。老师相信同学们能在这单元里感受到古典名著的魅力,爱上古典名著。

     

     

      十、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导读


             主题:中国古典名著之旅 

    • 标签:
    • 古典名著
    • 名著
    • 金红
    • 单元
    • 阅读
    • 故事
    • 语文
    • 学习
    • 学生
    • 肥西县
    • 了解
    • 课文
    • 中国
    • 小学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