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乌鸦喝水教学设计2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19《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紫蓬镇中心学校 余则友

    •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看图、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

    口渴、到处、渐渐”等词语的含义并能正确使用“渐渐”一词。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乌鸦在“找水喝”到“喝着水”这一过程中心情的变化。能简单地复述故事并懂得遇到困难应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 教学重难点:

    1.朗读、感悟课文。

    2.明白遇到困难应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装有半瓶水的透明)瓶子,石子;钥匙,及挂子。

    学生:由于借班上课,学生很难有所准备。

    • 设计理念:

    精心创设实践活动,以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相互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 教学过程:
    • 一、激趣引入,复习旧知

    1. 谈话导课。

    昨天,我们大家一起初学了《乌鸦喝水》一课,和小乌鸦见了面。(课件出示伴有乌鸦叫声的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个故事,现在,小乌鸦衔来了许多字词卡片来考考大家了,小朋友们有信心过关吗?

    2.复习检测。

    (课件出示字词卡片) 开火车认读。

     【设计意图】:

    由于一年级的儿童活泼好动,上课时注意力易分散,上课伊始,教师通过生动的形式带领学生进一步巩固了上节课所学字词,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创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 二、情境再现,朗读感悟

    学习第一段: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并思考:乌鸦遇到了哪些困难?

    2.同桌讨论、交流。(师相机板书:找水喝,喝不着)

    3.师点拨:

    ⑴“口渴”,到处”这两个词要重读。

    想一想:乌鸦为了找水,飞过了哪些地方呢?谁能演一演“乌鸦到处找水喝”?

    (2)朗读指导。

    乌鸦找了这么多地方,真不容易。该怎么读呢?把课文的第一句话读一读。要求学生学学乌鸦的动作、表情,边飞边读。(师评价、鼓励)

    乌鸦终于找到了一瓶水,此时此刻,假如你是这只口渴的乌鸦,你会说什么呢?心情怎样?抽学生以高兴的心情读第二句。(学生评价)

    (3)虽然乌鸦找到了水,可是乌鸦却喝不着水,知道为什么吗?你从哪儿知道的?请勾出来。

    (4)让学生仔细观察瓶子及瓶里水的多少,并用手指当乌鸦嘴伸向课前准备的装有水的透明瓶子,来感受乌鸦喝不着水的原因。

    (5)此时,乌鸦的心情怎样?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6)齐读第一自然段。

    接下来让我们做个游戏,学生分组做。(学生做,教师巡视。)

    1. 小乌鸦没有被困难吓倒,它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继续默读

    课文的二、三自然段,把相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 全班交流。(师相机板书:想办法,喝着水)

    3. (观看动画)思考:乌鸦是怎么放石子

    的?(理解“一个一个地”的含义)我们也学着乌鸦的样子试一试。请大家注意观察:瓶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

    5.交流。

    瓶子里的水是一下子升高的吗?书上是用哪个词来描述的?

    6.说话训练。

    你能用“渐渐”一词说一句话吗?

    7.朗读指导。

    (强调许多、一个一个、渐渐、喝着水了)

    8.有感情地齐读二、三自然段。(师评价)

    【设计意图】: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通过动画再现课文内容,帮助学生体会乌鸦的心情;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朗读感悟课文。

    三、合作讨论,拓展思维

    1.你喜欢这只乌鸦吗?为什么?(师相机板书: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

    2.乌鸦的这个办法好吗?要是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怎么办?

    3.学生讨论,合作交流。

    看动画,做游戏。

    4.师小结:

    乌鸦聪明,同学们更聪明,通过认真读书,积极开动脑筋,不但弄明白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而且,就是瓶子旁边没有石子的情况下,也为乌鸦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今天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做做实验,讨论讨论,看看到底哪一种方法最好呢?明天与小朋友们交流。

    【设计意图】:

    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既为学生的思维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学生的动手操作与探究提供了实践的机会。

    • 四。课外阅读

     同学们:

    1.请把书翻到28面,看看伯尼小白兔是如何对付老狼的?

    2.再看看30面聪明的小猴-如何运送木板的?

    3.读读32面蚂蚁如何过河?

    仔细阅读,准确解决问题,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行。

    • 五.写话练习

    1.刚才同学们做了,石子放入瓶子的游戏,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把它写一写?

    2.如果当时乌鸦它找不到石子又该怎么办呢? 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能力,积累语言素材,从而使每位学生有话可写。]

     

     

     

    • 六、盘点收获,拓展延伸。

    1.这节课学完了,你有什么收获?

    2.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应该怎么做?

    【设计意图】:

    这一盘点,使一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得到进一步的凸显,使学生一课有一得,天天有进步。

    • 七、课后作业

    1.用自己的话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故事新编:在瓶子旁边没有石子的情况下乌鸦是怎么想办法喝到水的。

    • 板书设计:

    19.乌鸦喝水

    找水喝----喝不着----想办法----喝着水

    (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

    【设计意图】:

    板书是课文精华的体现,设计时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体现文章的思路,又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让学生感悟到遇到问题要善于观察,动脑筋想办法才能解决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乌鸦喝水
    • 语言
    • 19
    • 朗读
    • 教学设计
    • 故事
    • 乌鸦
    • 学生
    • 设计
    • 瓶子
    • 课文
    • 2.
    • 1.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