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南的冬天》人教版教案(4)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济南的冬天》人教版教案(4)
    • 教学目标

    知识储备点:

    根据课文中和的具体语境理解词语的意义。

    学习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

    能力培养点:

    抓住景物特征进行准确的描写。

    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

    情感体验点:

    1.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3.掌握情景交融的写景方法。

    课文类型:阅读讨论型

    教学方法:在朗读的基础上,先让学生归纳出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再概括出每一小节的具体内容。弄清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一特点的,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录音机、挂图

    课时安排:2课时    

    •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本课目标:

    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及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速读测试。

    计时速读全文,答题,计算出阅读速度、理解率与阅读效率。

    l.本文题目是:          ;作者是:        ;本文写于:          年以前。

    2.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请你用三个词来概括。

    3.作者通过哪三个比较来说明"济南夏算是个宝地"?

    4.本文采用了怎样的描写顺序?

    5.本文是怎样描写阳光朗照下济南的山的?

    6.本文是怎样描写小雪点染后的山的?

    7.本文是怎样描写济南冬天的水色的?

    8.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9.下面这些句子中,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

    B.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

    C.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

    10.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济(    )南             伦敦(        )          髻(     )  

    镶(    )                 贮(     )蓄             水藻(         )

    测试记录

    阅读速度:            /分钟

    理解率:            %

    阅读效率:            字/分钟

    (二)激疑质疑。

    1.本文一共5个自然段,可分为几部分?()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2.本文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说说作者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

    3.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三)精读导引。

    第1题要求在统摄全文内容的情况下,划分段落,以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做此题要注意在整体性阅读基础上进行分段。

    第2、3题都是对写作特点的理解。应当结合自己的有关知识,深入分析体会。并注意随时吸收,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四)疑难讨论。

    1.C√。因为从全文来看,写了三个方面内容:(1)济南的天气;(2)济南的山景;(3)济南冬天的水色。而第1自然段是写"天气"的,第5自然段是写"水色"的,中间三个自然段是写"山景"的。

    2.本文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1)直接抒发作者赞美的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三个地区和济南的天气对比,得出"济南其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

    (2)创造意境,以情动人。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流露出作者赞美的真情。

    (3)用虚实结合的方法,给读者以想象的余地,抒发作者的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髻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十分传神。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使冬天阳光下的济南出现"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的神情;小山说出"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的低语,薄雪"微微露出点粉色"的羞容;这些,不但非常传神,而且饱含着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3.这篇写景散文写得成功、动人是与作者善于运用各种语言技巧分不开的。

    在修辞方面,比喻、拟人、对比都用得十分出色。例如,把济南比做婴儿,把城外山景比做出于"唐代名手画的""水墨画",那么清新明丽。这两个比喻都很精彩。作者还融生命与感情于景物之中,使景物活了起来,生动而逼真,这是运用拟人手法的妙处。至于对比,是把两种相反、相对的事物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方面,放在一起相比较的一种修辞方法。本文以矮松的青黑,映衬树尖上顶着的一譬儿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衬蓝天等,色彩鲜明悦目。

    在词语的选用方面,也是十分讲究的。如,老城是"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句不仅用了拟人的方法,而且"晒"、"睡"、"醒"三个动词准确地勾画出济南温晴的气候特征。

    老舍写作用纯正的北京话,简洁的短句,不仅生动活泼,而且朴实明快。

    附:速读测试参考答案

    1.《济南的冬天》;老舍;1934。

    2.无风、晌晴、温晴。

    3.写风同北京比;写日光同伦敦比;写日光的强度与热带地方比。

    4.采用的是景物的排写顺序。第1段写天。以表现济南的冬天的暖;第2段写地,以表现济南冬天的舒适;第3、4段写山色,以表现济南冬天的秀气;第5段写水光,以表现济南冬天里孕合着的春色,并顺势用一句话勾勒了济南冬天的总体形象。

    5.先是用一个设问句和一个反问句指出济南的"出奇"不单是因为经常有温暖的阳光,还因为它有迷人的山水;继而写济南的地理特征:是"山围城";然后写济南人情态的特征:因为山就是依靠,山就是温暖,所以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6.先写山的色彩。从山上、山尖、山坡一直写到山腰,一步步地细看,一笔笔精心描绘。它是白的,"树尖上顶着一会儿白花",它是银白,"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它是彩色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再写山的情态,"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那些小山太秀气!"这样,就写出了小雪点染的山的"妙"处。不仅使读者感受到小雪点染的山的外在美,也写出了其内在美。

    7.写水,作者抓住一个"绿"字,着重写了自己对济南冬水的感受,概括水的鲜明形象。作者描绘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这其实都是写水的绿,写济南冬天里绿的精神,绿的生命。在此基础上作者又写"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这实际上是把水艺术化了,感情化了。最后写"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勾勒出一幅完整的济南冬景图。写出了这座有泉城之称的济南的特色。

    8.在这篇写景散文中,作者抓住济南地处北国而冬季气候"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的阳光、小雪、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挚爱深情。

    9.A.拟人;B.比喻;C.拟人

    10.(l)jǐ(2)dūn (3)jì(4) xiāng(5)zhù(6)zǎo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地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2.继续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描写景物的方法。

    3.了解本文首尾呼应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自然界中美的事物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朱自清先生绚丽多彩的春景图使人感受到春的勃勃生机,老舍先生描绘的冬天也一样具有可爱之处。

    (二)引导学生阅读"自读提示"第二段,以此作为阅读思考、圈点批注的主要依据。

    (三)自读课文,圈点批注。

    教师提出导读题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题目事先写好,以小黑板或投影片形式展示。

    1.本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你能用第一段的一个词语说明它的总体特征吗?

    2.作者运用哪些修辞方法对景物进行描绘,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3.全文的结束语和课文标题有怎样的联系,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圈点批注时,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肯定和表扬批注好的,对欠妥的给予指导。

    学生发表意见后由教师明确:

    1.天气的温晴;老城的暖和安适;阳光朗照下山的可爱,小雪点染下山的秀美;雪后村庄的秀丽典雅;水的暖绿明净。总特点--温晴。

    2.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山景绘水色,全力表现济南冬天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特点。如把环卫济南的山比作"小摇篮",把卧雪的山庄比作"小水墨画",把整个冬天的济南比作"蓝水晶";拟人的手法把没有生命、没有感情的山水写得脉脉含情,景与情紧密结合,以景感人,以情动人,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3.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与开头的"宝地"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美好景象的由衷赞美之情,有力地总结了全文。

    (四)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路,划分课文的结构,教师补充强调如下:

    一、总写(第1段)温晴(宝地)对比

    二、分述 山 阳光朗照下的山:可爱拟人

    (第2~5段) 不雪点染下的山:秀气比喻

    水:暖、清、绿比喻、拟人

    【小资料】                              作者与课文

    作者老舍,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杰出的语言大师。

    老舍是满族人,1899年出生在北京一个贫民的家庭。1918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先后做过小学教员、中学教员;1924年,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汉文;193O年回国后,曾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担任中国文学系教授。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积极参加进步文艺界的各项工作。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老舍正在美国讲学,他接到了周恩来邀请他回国的信,便立即动身,于同年12月回国。

    老舍自1924年开始创作,发表了不少极有影响的作品。北京市人民政府在1951年12月,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他在1966年不幸逝世。

    课文是作者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时写的。出生在北京,又刚从英国回来的老舍,十分喜欢济南。他曾经这样说:"从民国十九年七月到二十三年秋初(按:193O~1934年),我整整在济南住过四载。在那里,我有了第一个小孩,即起名为'济'。在那里,我交了不少朋友……,在那里我努力地创作,快乐地休息……时短情长,济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 标签:
    • 教案
    • 作者
    • 济南
    • 初一
    • 语文
    • 济南的冬天
    • 特点
    • 景物
    • 冬天
    • 本文
    • 拟人
    • 老舍
    • 人教版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