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月潭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内容 《日月潭》教学设计肥西小庙中心校 吴梅 一、教材分析: 《日月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组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的专题是:爱祖国、爱家乡。 《日月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日月潭是台湾省的一个大湖。那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依次介绍了日月潭的环境、形状、以及清晨、中午、雨天的景色。第一自然段有三句话,概括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第二自然段描写了日月潭的形状,通过两个形象的比喻句:“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写明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第三自然段写清晨,日月潭被晨雾包围着,朦朦胧胧的,景色宜人。第四自然段描写了日月潭中午、雨天的景色。“太阳高照”、“清晰”写出了晴天日月潭美得明朗;“蒙蒙细雨”、 “轻纱”、 “朦胧”几个词语点明了雨天日月潭美得宛如仙境。在这样的对比中,感受到日月潭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给人们带来的不同美感。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了全文,赞美日月潭风光秀丽、是旅游胜地。课文中配有一幅日月潭风景的照片,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 二、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的主体是小学二年级学生,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对身边的事物充满着无限好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并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鉴于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和知识积累,我在教学中采用课件展示大量图片,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学文;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把识字与认识事物联系起来,把识字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与朗读感悟、观察图画有机结合,以读感悟、以读促悟、画图助悟、抓关键词领悟等学文形式,落实学习目标,让学生做学习的真正主人。 根据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会写“环、绕”等12个生字;运用熟字换偏旁、形声字特点等方法会认“环、绕、茂、晰、朦、胧、境”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群山环绕、树木茂盛、清晰、朦胧、仙境、隐约”等词语,品味文中的佳句,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产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通过口语交际“家乡美”,产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生字,仔细品味文中佳句,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2、难点:读中感悟,感受日月潭不同的秀丽风光。 五、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进行预习。 2.制作关于课文重点句段和配乐朗读的音乐等方面的课件。 六、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读“薄” “晰” “朦” “胧”等九个字,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能与同学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习难字和易写错的字:潭、岛、绕、展、茂、 2、朗读课文,结合所读内容初步体会日月潭的美景。 教学用具: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生字“潭”,师谈话:孩子们,你们认识这个字宝宝吗?,它叫“tán”。给这个字宝宝注上拼音,指导孩子们读读拼拼。师谈话:你们知道“潭”字是什么意思吗?孩子回答后教师补充讲解。 2、师: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这个地方就叫“日月潭”。补齐课题并读课题。出示课题图片。 3、介绍日月潭的位置,教师点击鼠标,出现中国地图,让学生观看中国地图,然后请学生走上讲台指指宝岛台湾的位置。师生结合课外资料简要介绍介绍台湾岛 4、师:今天我们就要到台湾岛去,看看那里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出现日月潭的全景图学生观看,然后,(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象美丽景色,学生谈谈,听了老师读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2、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3、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读准字音。 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4、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①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拼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潭 附 环 绕 岛 隐 约 建 筑 境 纱胜 省 展 晰 茂 盛 ②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去掉拼音,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潭 附 环 绕 岛 隐 约 建 筑 境 纱胜 省 展 晰 茂 盛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对读得正确的同学及时送上赞美的话,鼓励她们再接再厉。 5、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熟字加偏旁: 不——环 急——隐央——映 勺——约 竟——境 熟字换偏旁 晓——绕 你——称律——建 6、再读课文,理解词语。 让学生先说一说对词语的理解意思,相互补充,然后教师点拨。 环绕:围绕。本课指:四周围着,日月潭就在其中。 倒映:本课指湖水中照出天上的星星和岸上的灯光。 清晰:非常清楚,晰:清楚。 展现:全部显现出来,使人一目了然。 仙境:传说中神仙住的环境优美的地方。 朦胧:模糊不清,与清晰相对。 名胜古迹:就是指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 5、观看大屏幕,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请学生走上讲台,自主地指词语,带领同学们读词语: 太阳高照 群山环绕 风光秀丽 树木茂盛 湖水碧绿 名胜古迹 隐隐约约 点点灯光 蒙蒙细雨 台湾省 光华岛 建筑 展现 轻纱 朦胧 三、再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及时纠正读音。 3、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让学生自选读哪个自然段,然后进行评议。 四、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动手书空写一写。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岛”、“展”、“绕”、“茂”“建”等易错字的书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2、指导学生在课文后“我会写”的田字格中正确地书写生字。 五、拓展阅读: 1、学生打开阅读材料翻到第82页,自由阅读“读一读”中的《雾》、《日月潭的传说》、《台湾介绍》、《感受台湾》,有时间的同学读一读《乡愁》。 2、读后简单交流:说说日月潭有哪些美丽的景色? 六、快乐写话: 给本课所学生字组词,并从中选几个你喜欢的词语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日月潭 不——环 急——隐央——映 勺——约 竟——境 晓——绕 你——称律——建 岛 展 绕 茂 建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增强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和期盼祖国统一的意识。 2、使学生了解日月潭的的特点,知道我国台湾省的日月潭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3、比较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我国台湾省的日月潭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 1、抓住景物的特征,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意思。 2、增强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和期盼祖国统一的意识。 教学用具:多媒体、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抓小鱼的游戏。(谁抓到了小鱼就带着同学们读生字)。 2、邀请同学当小老师带领同学们读词语: 环绕 仙境 建筑 朦胧 清晰 隐隐约约 童话 附近 倒映 茂盛 吸引 风光秀丽名胜古迹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1、从整体入手学习:教师伴着音乐范读: 2、让学生边听边在文中标出自然段。谈感受:日月潭在你的眼中是什么样子的? 3、出示幻灯片,学习第一自然段。 4、教师点击鼠标:出示问题: 第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日月潭是我国的哪个?在那里,周围有许多什么? 请学生口头回答。出示幻灯片,口头填空。 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5、抓住重点段学习课文: 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一边读课文一边标出共有几句话。 (2)让学生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谈一谈读懂了什么? (本段描写了日月潭的形状,通过两个形象的比喻句:“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写明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教师板书:名字的由来。 教师出示幻灯片。 (3)教师出示句子让学生进行比较:(出示幻灯片) “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叫日潭。南边叫月潭。” “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学生读一读这两个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使学生知道使用比喻句使句子更具体。) 指导朗读:突出日月潭的特点。让学生自己练习,而后指名读,大家进行评价。 (4) 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动笔画一画日月潭的样子。 (5)展示。 第三、第四自然段: (1)小声读这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两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2)让学生在书中画出喜欢的语句,谈自己的体会,体会日月潭的美丽。 (3)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共同感受日月潭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给人们带来的不同美感 (4)教师出示幻灯片,和学生一起进行归纳: ( 清晨,日月潭被晨雾包围着,朦朦胧胧的,景色宜人。第四自然段描写了日月潭中午、雨天的景色。“太阳高照”、“清晰”写出了晴天日月潭美得明朗;“蒙蒙细雨”、 “轻纱”、 “朦胧”几个词语点明了雨天日月潭美得宛如仙境。在这样的对比中,感受到日月潭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给人们带来的不同美感。)板书:清晨:隐约。中午:明朗。下雨:仙境。 (5)师小结:这些语句中使我们感受到:日月潭风光秀丽,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让我们欣赏到独特的景色,同学们面对这一切你会想到什么,让学生运用读的方式体会,而后指名读,进行评价。 (6)结合学生读书情况进行指导: 第三自然段:突出雾的特点,要读得轻柔,缓慢;在读描写晨星和灯光的语句时,要读得慢一些,虚一些,读出若隐若现的感觉。 第四自然段:突出“太阳高照”“蒙蒙细雨”的特点,表达当时的意境。这些词语要加重语气:“清晰”“整个”“展现” 读这些词语时要轻柔些“轻纱”“朦胧” (7)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在读的过程中可以表演,可以进行配乐。 三、加深理解,情感升华。 组织学生观看日月潭的风光片(教师加以解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日月潭的风光秀丽,为什么吸引游客,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增强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和期盼祖国统一的意识。板书:风光秀丽。 四、拓展阅读:台湾是我国的宝岛,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台湾人民期盼着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我们都期待着台湾回归祖国,早日统一祖国。 1、学生打开阅读材料翻到第90页,接着读《阿里山》、玉山积雪》、《夕阳下的淡水镇》、《三潭印月》,有时间的同学读一读《瓦尔登湖》。 2、读后师生简单交流:蝴蝶谷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 五、快乐写话: 我当小导游:每位同学当一次小导游,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一下台湾日月潭的美景。 板书设计: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 
							- 标签:
- 进行
- 日月潭
- 词语
- 学生
- 教师
- 台湾
- 生字
- 课文
- doc
- 出示
- 自然
 
- 
				
				加入的知识群:
 
			 
		 
	
.jpg) 
								.jpg)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